文/悅然
宋·范成大 谷雨如絲復似塵,煮瓶浮蠟正嘗新。牡丹破萼櫻桃熟,未許飛花減卻春。
三月即沒,四月在望。四月者,送嚴寒而迎東君,歷清明而過谷雨。金風和煦,萬物復蘇。百芳發(fā)而幽香逸,春鳥還而鳴聲碎。或為風雨凈濁世于清新,或為和日得天朗之氣清。新綠吐珠,朝露含翠,細柳初裁,桃杏斂羞,好一個暮春時節(jié)。
清明,有天氣清澈明朗、草木繁茂之意,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五個節(jié)氣,在春分之后,谷雨之前,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
《歷書》:“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鼻迕饕坏剑瑲鉁厣?,正是春耕的大好時節(jié),故有“清明前后,種瓜點豆”之說。
傳統(tǒng)的清明節(jié)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清明二字,最早只是一種節(jié)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jié)日與寒食節(jié)有關。另有一種傳說春秋時代為紀念晉國的忠義之臣介子推而設立的。因為清明與寒食的日期接近,故兩個節(jié)日的習俗逐漸融合,到了唐代,清明和寒食節(jié)合而為一?,F如今,清明節(jié)又稱踏青節(jié)、冥節(jié),成為了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jié)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故清明的習俗與上巳節(jié)、寒食節(jié)有著密切的關系。
清明節(jié)的習俗豐富有趣,除了講究禁火寒食、掃墓、踏青外,還有蕩秋千、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jié)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都要參加體育活動,以強身健體。
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說,是春之告別。
每年4月19日~21日時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谷雨,是二十四節(jié)氣的第六個節(jié)氣,也是春季最后一個節(jié)氣,谷雨節(jié)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惫扔陼r節(jié),已經沒有了陰柔氣息,完全是純陽的青綠,谷雨因此才是沐浴五谷的生養(yǎng)之雨,同時也是播種移苗、埯瓜點豆的最佳時節(jié)。谷雨,也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惟一一個將物候、時令與稼穡農事緊密對應的節(jié)氣。
谷雨有三候,分別是萍生,鳩鳴,戴勝落桑。
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開始生長,接著布谷聲聲催種,然后是桑樹上開始見到戴勝鳥。這時,長江以南的地方,秧田如鏡,蠶豆已經滿莢,牡丹吐蕊,田野里到處飄飛著蒲公英的種子;而北方的桃花、杏花等開放,楊絮、柳絮四處飛揚,榆樹結滿了榆錢,風吹榆錢落如雨,繞林繞屋留不住。
谷雨日,民間有賞牡丹(牡丹花被稱為“谷雨花”)的習俗。江南雨前茶(也被稱為谷雨茶)開始采摘,茶農炒制新茶。谷雨時節(jié)還有漁家祭海(谷雨也叫做漁民出海捕魚的“壯行節(jié)”)、食香椿、洗浴消災避禍(谷雨河水被稱為“桃花水”)、祭文祖?zhèn)}頡等風俗。
從清明至谷雨,或踏青,或騁懷??v然無錢帛之富,卻有山水之怡。日高春暖,賞花游春,不如,一起出去走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