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我是來自鄉(xiāng)下的婦女。2009年冬,經人介紹,我來到城里周老先生(70歲)家給他當保姆。見我年輕(小周老先生13歲),人也質樸、勤快,我們二人感情很快升溫,并于2011年登記結婚。婚后夫妻關系還好??山鼛啄陙?,因我鄉(xiāng)下的兒子做買賣虧本,經常要求周老先生給予幫助,未果后幾次將我接回家,以冷淡周老先生。這樣一來,我們常為經濟問題產生糾紛并伴隨爭吵,致夫妻感情逐步淡薄。2017年11月初的某日晚上,我外出辦事回來路上不慎摔倒致右腿骨折住院。出院后因我干家務活力不從心,加之周老先生年事已高,無能力照顧自己與我,于是我與兒子商量后,由兒子將我接回家生活,我要求周老先生給付一定的生活費,遭到拒絕后,我一氣之下,向周老先生提出離婚,并要求周老先生給付精神損害賠償金6萬元。周老先生同意離婚,但認為自己無過錯,更沒有對不起我的地方,我提出的精神損害賠償金無任何依據(jù),且雙方婚后多年來,除了靠周老先生的退休金維持生活外,并無共同財產。據(jù)此,不同意給付我精神損害賠償金。
讀者:趙蘭蘭
趙蘭蘭讀者:
《婚姻法》第四十二條規(guī)定:“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xié)議;協(xié)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彼痉▽嵺`中,人民法院判決支持“經濟幫助義務”,通常把握三個條件:一是要求適當經濟補償?shù)囊环酱_有困難;二是提供經濟幫助的一方應當有經濟負擔能力;三是接受幫助的一方沒有再婚或與他人同居。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一方生活困難”包括“依靠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shù)鼗旧钏健币约啊耙环诫x婚后沒有住處的,屬于生活困難”兩種情形。本案,周老先生系鐵路國企單位退休人員,月退休金4800余元。而你無任何經濟來源,離開周老先生后,根本無法維持基本生活。據(jù)此,綜合考慮雙方實際情況,周老先生應當依法給予你適當?shù)慕洕鷰椭U仙罾щy的你離婚后能夠正常生活,安享晚年。(楊學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