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清廉
1.熱愛生活不畏老。長壽老人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熱愛生活,有豁達的胸懷,積極向上的人生觀,“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每天都有好心情,能快快樂樂地過好每一天。能正確認識“生老病死”的人生規(guī)律,不怕老不畏死,即使生活中有磨難和跌宕起伏,也能夠平靜地對待,決不會被一點病痛和困難嚇倒,更不會悲觀絕望。所以,老年人應時刻注意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樹立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念,堅信良好的心態(tài),是戰(zhàn)勝疾病和困難的最佳秘方。
2.承認年高不逞能。老年人在心理上應該不畏老,有奮發(fā)向上的精神,有年輕人的心態(tài)。但在人生之旅中,一定要承認自己年事已高,精力不能與年輕人相比,不可再逞強斗勝,在生活中不要勉強自己做不能做到的事,外出旅游也不可再登高涉險??傊磺袘员WC安全為原則。
3.興趣廣泛不寂寞。老年人在退休之后,都應有一兩項業(yè)余愛好(或拾起年輕時的愛好,或向親友、或去老年大學學習一兩項新的技藝),如種花養(yǎng)魚,或從事書法、繪畫,或集郵,或下棋,或進行吹拉彈唱等。業(yè)余愛好是生活中的潤滑劑,不但是很好的精神寄托,讓生活豐富多彩不感到寂寞,同時還能增強大腦活力,從而達到延年益壽之目的。
4.老少親友不疏遠。莫忘親情,重視友情。家庭是生活的港灣,是安樂窩。家庭和睦、夫妻恩愛,不但能帶給我們歡樂溫暖,有利身心健康,而且當我們受到意外傷害時,還能為我們撫痛療傷。我們應該很好地享受親情,享受兒孫滿堂的天倫之樂。俗語說,“不是親人勝似親人”,“遠親不如近鄰”。與老同學、老同事和退休后新結(jié)識的棋友、釣友、舞友以及一些忘年之交,保持經(jīng)常往來和溝通,經(jīng)常在一起聊聊天,或電話聯(lián)系互致問候,會使我們感到溫暖,不再孤單。特別是當我們有了困難和處于某種心理危機時,向親友訴說訴說,往往會使我們茅塞頓開,心情舒暢,緩解心理壓力。
5.淡泊名利不嫉妒。淡泊名利,多行善事、寬以待人,是每位長壽老人的重要特點。所以,一個人首先應有平和、寧靜、樂觀的心態(tài),為人處世做到不偏不倚,無太過與無不及,辦事通情達理,遇事想得開,沒有嫉妒之心,不患得患失。對人生的許多不如意,順境逆境,悲歡離合,都能看得開。這種處世之道,能使老人保持愉悅的心境,生理功能協(xié)調(diào),對各種挫折、打擊有較強的承受能力,能經(jīng)得起生活中的不良刺激,即使遭受重大精神創(chuàng)傷,也能較快調(diào)整好自己的情緒,度過危機。
6.知足常樂不攀比。“識福知足”是長壽老人的另一個特點。知足并不是一個人不該要求上進,不該奮發(fā)圖強,而是不應有不切實際的妄想和欲望。俗語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一個人在工作和學習上應該向前看,生活上則應向不如自己的看,不要總是攀比。否則越比心理越不平衡,甚至越比越氣憤,影響健康長壽。
7.老伴管制不反對。老夫老妻共同生活了幾十年,只有老伴對自己的性格、愛好和身體健康狀況了解得最清楚,平時也最相互關心體貼,最細心耐心。特別是自己平時愛吃什么,患有什么病,只有老伴心中最有數(shù)。所以,飲食調(diào)理、生活起居、按時服用藥物,一定要服從老伴的“管制”,在這個時候能當個“妻管嚴”,那真是自己的福氣。
8.勤奮用腦不停筆?!盎畹嚼蠈W到老”,大腦越用越靈。經(jīng)常讀書看報,能使我們增長知識,獲得新的信息,健腦益智。老年人在閑暇之時,戴上老花鏡,品一杯香茗,悠閑自得的看看書,既是一種消遣享受,還是保持大腦活力、預防老年癡呆的有效手段。特別是許多知識淵博的著名作家和學者,如蕭乾、巴金、郭沫若、季羨林等人,到了耄耋之年仍每日堅持筆耕不輟,這對他們享有高壽,有特別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