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琪
很喜歡一句詩:“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毕矚g那靜寂而又清幽的意境,更喜歡與這境界相合相稱的人。
讀白槿湖的散文就會讓我想到這境界。白槿湖獨自去長白山觀景,下山途中遇見一只受傷的小鹿,幫它簡單處理好傷口后,小鹿清澈的眼眸中似乎涌動著清淚。白槿湖第二年重游故地,竟然又神奇地遇上了那只小鹿,它的腿上還包扎著那塊方巾,它的眼眸清澈如初。一只小鹿,有生之年竟能偶遇兩次。白槿湖伸出了那雙帶著愛意與溫情的手,換來了一次美好的人生經歷。她的心上棲息著一只金蝶,掌心盛開著一朵蓮花,純美而溫馨。
大自然是美好的,應以平等之心待之,愛惜眾生就是佛的境界。
周末,我騎單車回鄉(xiāng)下看望奶奶。奶奶的小院坐落在綠樹花海之中,她自己開墾了一小塊地,種蔬菜,還有薄荷。新鮮的薄荷葉上還沾著露珠,奶奶小心翼翼地摘下它們,放進籃中,打算送給鄰居和親戚。
飯后,我陪奶奶送薄荷,鄰里也回贈我們一些瓜果,空氣里彌漫著淡淡的清香,我貪婪地嗅著這氣息。奶奶和鄰里互相贈予對方自己美好的收獲,在一雙雙手的交替中傳遞著美好的心情。
路過三叔家,隔著那扇半掩的舊鐵門,我看見三嬸正在家里擦桌子。奶奶邁步就要進去,我連忙拉住奶奶說:“三叔和你吵過架,三嬸那么尖酸刻薄,你們不是早就不來往了嗎?”奶奶回頭望著我,嘆了口氣:“都這么多年過去了,早該放下了?!蹦棠碳膊阶哌M院子,三嬸笑意滿滿而又略顯尷尬,她握著奶奶的手久久不肯松開。多年的積怨,只要能伸出雙手,也是可以煙消云散的。
親情是可貴的,應以包容之心待之,放下執(zhí)念也是佛的境界。
從兒時至今,我共丟失過兩次貴重物品。一次是在公園散步,不小心把手機落在了自己坐過的長椅上。天黑了,想打電話,才發(fā)現手機不見了。帶著一顆火急的心趕緊往回找,暮色中,一位老人拿著手機站在長椅旁靜候著。手機失而復得,我堅持要買些水果給老人,老人堅決不要,向我揮揮手,消失在暮色里。另一次是在外地旅游,將一串珍珠手鏈落在了賓館的房間里。我抱著無望的心,打電話過去。兩天后,那串手鏈竟完好無損地郵寄到了我家。
眾生是相依的,應以兼愛之心待之,與人為善更是佛的境界。
江蘇省阜寧縣第一高級中學姜有榮老師點評
作者以清純脫俗的仁愛之心,將生活中、書本上互不相干的瑣事,串聯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可謂形散而神聚。文章共記述了三件事,從人與自然的關系到人與身邊人的關系,再到人與陌生人的關系,都綰系在“伸手”這一文題的關鍵詞上。不僅如此,作者在敘事之后還能精到地點化,生發(fā)出自己對平凡生活的理解,禪意裊裊。
(編輯/張金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