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蝦米醬"/>
文/方華
在巢湖,說到醬,人們自然就會想到鮮美的蝦米醬。巢湖,中國的五大淡水湖之一,水域廣闊、河網(wǎng)密布,是著名的魚米之鄉(xiāng),這里盛產(chǎn)獨特的白米蝦和其他蝦類。舊時巢湖鄉(xiāng)野幾乎家家做醬,沿湖人家更是將豐產(chǎn)的蝦仁拌入醬中,制作出巢湖特產(chǎn)的蝦米醬。20世紀七八十年代原巢縣有一家極具名氣、也是當時檔次規(guī)格最高的酒店——巢湖飯店。當時巢湖飯店自制的醬味道異常鮮美,既為菜品增色添味,更讓食客胃口大開,一時聲名鵲起,被人追捧。據(jù)稱因制醬師傅姓孫,起名“老孫頭”。
老孫頭醬制作工藝到底始于何時,已無從考證。但有一個傳說或許可說明它的醬香久遠。1695年夏天,中國繪畫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石濤,應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李天馥(號客齋)和廬州(今合肥)府太守張見易的邀請,從揚州來廬州游覽。盤桓數(shù)月后,石濤乘舟返揚州。當船從廬州行至巢湖中廟附近,遇連日大風,“一派濤聲卷白頭”,只好“十里五里一泊船”。這日,船停靠湖畔避風,石濤上岸閑步。此時正值餐時,一漁家老漢盛邀石濤就餐。因連日風浪、旅途顛簸,石濤口中寡淡。于是,老漢端出一陶碗用巢湖白米蝦制作的蝦米醬供石濤佐餐。蝦仁有咬勁,蝦鮮入醬香,醬味添蝦鮮,香辣難止嘴。這碗鮮、香、辣的蝦米醬,讓石濤大開胃口,大呼過癮。飯足作別,石濤向老漢索購蝦米醬,老漢以甕相贈,卻堅辭酬金。問老漢大名,老漢回:“我姓孫,你就叫我老孫頭吧?!被氐酱?,石濤一日三餐以蝦米醬佐餐,陶醉于鮮美的醬香。同行稀其沉迷,問此何醬,石濤答:“老孫頭醬也?!笔瘽诔埠槌埠L光陶醉,又為途中漁家的淳樸真情感動,于是凝情于筆端,繪出了一幅氣勢磅礴的《巢湖圖》,此國寶級的《巢湖圖》現(xiàn)藏于天津藝術(shù)博物館。
20世紀八九十年代,老孫頭醬作為地方特產(chǎn),被政府當作特供禮品,饋贈給來訪貴賓。老孫頭醬在采用民間傳統(tǒng)制醬工藝的同時,對加入的巢湖特產(chǎn)蝦仁進行了特別加工,以鮮、香、辣之美味著稱,它不僅僅是作為調(diào)味,更成為一種佐餐美食,甚至是一種特別的巢湖特產(chǎn)被人喜愛。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老孫頭蝦米醬正是回歸了原始醬的本源——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