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橙:
你好,我是一個大二的學生,我對電腦、影視、娛樂等方面的了解很少。我們宿舍是四人間,其中一個舍友明顯很嫌棄我,有時跟我講話的語氣還好,有時態(tài)度很惡劣;另一個舍友,我跟她幾乎沒有話講,跟她單獨待在一起,我覺得很壓抑;還有一個舍友人不錯,但是可能是另兩個舍友給我的陰影,我也很怕跟她講話。每次看到她們相處融洽親近的樣子、每次她們在那里聊娛樂八卦熱火朝天而我一句話也插不進去的時候,我心里很不好受,感到很孤單。現(xiàn)在我在宿舍都不敢發(fā)出聲音了,請問我該怎么做才比較好?
敏兒
敏兒:
時光倒流回十幾年前,我在讀中學。那時候我真的會專心致志地花時間思考怎樣處理人際關系的事,比思考數(shù)學題還認真——今天的課間該跟誰結(jié)伴上廁所、明天中午該跟誰一起去小巷子吃路邊攤、后天放學該跟誰一起回家……我像個九五至尊的皇帝,仿佛坐擁后宮佳麗若干,唯恐冷落了這個、怠慢了那個(別誤會,她們都是我的閨蜜)。在漫長的那幾年中學時光里,我竟然沒有思考過為什么人必須有朋友,我只知道我必須有朋友、有閨蜜,我——得活得熱鬧一點。所以,我當然學習成績不太好,奇怪的是,人際關系也沒好到哪兒去。
現(xiàn)在,我只想對那時的自己贈送兩個字——呵,呵。
所以,你現(xiàn)在問我關于學生時代人際關系的處理方法,我的回答是——她們不理你?不理就不理吧。
大學被分在哪個宿舍,完全隨機,實在是看運氣的事。你不能因為這個隨機事件賠上自己的生活熱情。聽我的,走出宿舍,平時多去圖書館和操場轉(zhuǎn)轉(zhuǎn),翻翻書、健健身,順便在圖書館里和跑道上交幾個有共同語言的朋友,不必住在一起,距離恰當,交情適度,這才是一般的人際交往該有的樣子。
學生時代的人際交往,因為大家身份一致,少了功利性,所以更多倚重于純粹的感情和各人的性格、喜好。沒眼色的孤僻孩子,很難討到別人的喜歡,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成長的路上,很多性格不圓潤的孩子都面臨這樣一個困境,非常挫傷自信。但是因為處在青春期,這種糟糕的體驗除了讓自己心情不太好,我認為,也不會有什么大的損失。
趁著年輕,犯錯成本較低,不如就把這些當作修煉心智的過程吧。首先,要觀察自己的內(nèi)心,你需要什么,你恐懼什么,都細細思考一下,做到對自己的基本了解;其次,將獨處的時光豐富起來,即便離開群體、離開網(wǎng)絡也能讓自己平靜充實地過一天;最后,還是要多學習、多讀書,做個計劃表,畢業(yè)前讓自己實現(xiàn)哪些目標,心里要有數(shù),別給畢業(yè)后的自己拖后腿。
總之,無論是不是受周圍人歡迎,先做好自己的事情,這樣你才能在若干年后回想起大學時光,在對人際關系的遺憾之外還有別的慰藉,而不是滿盤皆輸。
西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