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牛建兵
在對高考詩歌鑒賞試題全方位研究的前提下,將一道詩歌題進行多種變式設題訓練,是很有必要的。這種變式訓練不僅能體現(xiàn)高考命題的考查形式,也能體現(xiàn)高考命題的考查內(nèi)容,讓學生跳出題海,舉一反三,收到以一代十的訓練效果。
下面,筆者就以黃庭堅的《寄黃幾復》為例,進行多種變式訓練設計。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
寄黃幾復①
黃庭堅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②三折肱③。
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此詩作于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其時詩人監(jiān)德州(今屬山東)德平鎮(zhèn)。黃幾復:名介,南昌人,是黃庭堅少年時的好朋友,時為廣州四會(今廣東四會縣)縣令。②蘄:祈求。③肱:上臂,手臂由肘到肩的部分。古代有“三折肱而為良醫(yī)”的說法,是說一個人要是多次斷了手臂就懂得怎么醫(yī)治斷臂。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 )
A.詩的首句起勢突兀,北海與南海距離遙遠,非觸手可及。詩人用空間的距離形象地說明了二人相見之難。
B.第二句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自己想托鴻雁傳遞書信卻遭到拒絕。再次寫路途之遙遠,即使鴻雁也不敢答應傳信給友人。
C.第五句,詩人借四立之壁寫友人生計的艱難,可謂無以支撐,這暗寫為官環(huán)境的艱苦與惡劣。
D.第六句的意思是說:朋友本來就有才干,不必“三折肱而為良醫(yī)”,應當?shù)玫匠⒌闹赜谩?/p>
E.最后兩句寫想象朋友讀書的情景,而自己頹然變老,猿猴隔著溪水而悲啼,瘴癘之氣充滿溪藤。
2.本詩的頷聯(lián)是千古流傳的名句,請賞析其妙處。
【擬題簡析】
第1題為“五選二”的客觀題,一般考查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shù)手法。選項結(jié)合詩中的具體詩句來擬制設計,既能提示考生理解詩句的內(nèi)容,同時也為考生設置了閱讀的陷阱。
第2題為簡答題,主要是針對詩歌的頷聯(lián)進行賞析,包括對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shù)手法的理解與賞析。此類試題既能考查考生的閱讀鑒賞能力,也能考查概括表達能力,同時更能體現(xiàn)對詩歌的基礎知識的考查,比如“頷聯(lián)”,究竟是指第幾聯(lián),學生必須搞清這個問題,才能開啟對詩句的理解,并整合作答。
【參考答案】
1.CE (C項,“暗寫為官環(huán)境的艱苦與惡劣”錯,應該是“暗寫作者為官之清廉”。E項“最后兩句寫想象朋友讀書的情景,而自己頹然變老”錯,應該是“詩人自己能夠想象到頭發(fā)已經(jīng)變白的朋友讀書的情形”)
2.①巧用烘托(借景抒情,以樂景襯哀情,以哀景襯哀情),以“桃李春風”之良辰美景烘托“一杯酒”的宴飲之樂;以“江湖夜雨”的凄涼之景烘托“十年燈”的相思之苦。②用“桃李春風”與“江湖夜雨”對比,“一杯酒”與“十年燈”對比,突出歡聚的短暫與悲思的綿長。③選取典型意象組合(綴名),激發(fā)讀者想象。兩個朋友,在往昔的春風中共飲美酒,而今在江湖上夜雨時對燈難眠,充分表達了彼此的深情厚誼。④用語雖平常,卻富有暗示作用。用“一杯酒”寫兩人相聚之樂,用“十年燈”寫十年漂泊之苦和對朋友的思念之情。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3題。(詩歌材料略)
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本詩首句寫彼此所居之地一“北”一“南”,已顯露懷念友人、望而不見之意。
B.第二句運用“寄雁傳書”的典故,表達詩人對給友人寄信不能到達的遺憾之情。
C.尾聯(lián)第一句以“想見”領(lǐng)起,與首句“我居北海君南?!毕嗾諔?。詩人想象十年前的朋友如今已白發(fā)蕭蕭,卻仍然像從前那樣好學不倦。
D.最后一句純粹寫景,給詩中整個圖景營造了凄涼的氛圍。
2.“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一聯(lián)中,在對比中表現(xiàn)出思念之苦。下列詩句采用這一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 )
A.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B.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杜甫《春日憶李白》)
C.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無題》)
D.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3.同樣寫鴻雁傳書,《寄黃幾復》與下列詩句相比,在運用手法、表情達意方面有何不同?請結(jié)合詩句,具體分析。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懷李白》)
衡陽猶有雁傳書,郴陽和雁無。
(秦觀《阮郎歸》)
【擬題簡析】
第1題考查對詩句的理解,主要是對首聯(lián)和尾聯(lián)詩句的內(nèi)容和手法的理解。這是詩歌鑒賞的基礎,因為鑒賞是在理解的基礎上開啟的。
第2題實際上考查的是比較賞析,所給詩句都是表達思念之情的,但這里主要考查“修辭手法”(對偶),完成此類試題,一定要異中尋同。
第3題稍微增大了一些難度,既有運用手法的要求,也有表情達意的比較,需要學生綜合對比思考。
【參考答案】
1.D(“純粹寫景”錯,詩人在最后一句以景襯情,以凄涼的景象,表達內(nèi)心的不平和對人才的憐惜)
2.C(題干和C項中的詩句都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
3.《寄黃幾復》中“寄雁傳書謝不能”主要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表達書信不能送達的無奈和絕望之情。杜甫的詩主要運用設問,表達書信不能及時到達的擔憂之情;秦觀的詞句運用對比手法,將大雁能把書信傳到衡陽卻傳不到郴陽進行對比,表達身貶郴州,離鄉(xiāng)日益遙遠的苦楚。
閱讀下面的宋詩,回答問題。(詩歌材料略)
1.第二聯(lián)的意象選取與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有什么異曲同工之妙?
2.從本詩的最后兩聯(lián),可以看出黃幾復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jié)合詩句概括。
【擬題簡析】
第1題主要從意象組合的藝術(shù)手法分析詩句之妙,這樣的手法如同電影中的并列蒙太奇手法,用一連串的意象(物象)組合成一個意境,非常別致。這屬于詩歌的對比賞析,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比較閱讀能力和賞析能力。
第2題考查詩歌中的人物形象。此題需要結(jié)合詩句,分析并分條分點概括,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參考答案】
1.都運用了“綴名”或“列錦”的手法,將一個個的名詞意象組合在一起,從而形成渾然一體的藝術(shù)境界。《寄黃幾復》的頷聯(lián)中,將“桃李春風”“江湖夜雨”“一杯酒”“十年燈”這些意象組合在一起,而《天凈沙·秋思》將“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等意象組合在一起。
2.①為官清廉,家徒四壁。②懷才不遇,從政有方。③博學多才,好讀書(勤學)。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詩歌材料略)
1.這是一首_______(填寫詩歌體裁),頷聯(lián)上句追憶京城相聚之樂,下句__________________。
2.這首詩中的對比手法比較突出,請找出其中兩處,并加以賞析。
【擬題簡析】
第1題以填空題的形式,主要考查古代文化知識和詩句所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
第2題主要對本詩中運用的最明顯的表現(xiàn)手法“對比”進行舉例分析。
這兩道試題的難度都不算太大,屬于對古典詩詞的常規(guī)考查,其考查的形式應該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
此類型題,我們擬制時不妨增加一點難度,比如將第1題擬制為:這是一首_______(填寫詩歌體裁),詩歌頸聯(lián)第二句中的“治病不蘄三折肱”,用一個俗語來概括就是_______。那么答案就是“七言律詩”和“久病成醫(yī)”。
第1題還可以擬制為:這是一首______(填寫詩歌體裁),詩人黃庭堅與_____、_____、_____四人合稱“蘇門四學士”。那么答案就是“七言律詩”和“秦觀”“張耒”“晁補之”。
【參考答案】
1.七言律詩 抒寫別后相思之深
2.示例:①十年前與十年后形成時間上的對比;②“桃李春風”與“江湖夜雨”形成環(huán)境上的對比;③相聚飲酒與孤坐燈下形成行為上的對比;④相聚的快樂與離別的孤獨形成情感上的對比。
閱讀下面的宋詩,按要求作答。(詩歌材料略)
1.詩人跋此詩云:“幾復在廣州四會,予在德州德平鎮(zhèn),皆海濱也?!睆脑娙说摹鞍稀狈治銎鸸P的妙處。
2.本詩多次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哪些情感?請簡要回答。
【擬題簡析】
天津卷的高考試題模式是三道簡答題。設置這三道小題的時候,既要注意考查對詩歌思想內(nèi)容的理解,還要注意考查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或表達技巧。做到理解和鑒賞兼顧,基礎和拓展相結(jié)合,淺易和繁難相結(jié)合。
【參考答案】
1.第一句起筆似劈空而來,寫得很有氣勢,給人突兀之感。詩人在“北海”,而友人在“南?!保谩昂!弊謱⒛媳狈珠_,讓人產(chǎn)生天涯之隔、相思卻不能相見之感,表達出詩人心中的遺憾和絕望之情。
2.用典。①“寄雁傳書”的典故,加上“謝不能”,寫出兩人相隔之遙,無法互通音信的無奈與思念之情;②“四立壁”,《史記·司馬相如傳》中,“文君夜奔相如,相如馳歸成都,家徒四壁立”。作為縣令,卻家徒四壁,贊其清正清廉;③“三折肱”,說明他有杰出的政治才能,卻屈居蠻荒之地,表達對黃幾復空有治國救民的才干而不能受到重用的憐惜和不平。
3.與友人相距遙遠,無法互通音信的傷感與無奈之情;與友人分別日久而產(chǎn)生的思念之情;對友人家境貧寒,但依然保持正直廉潔品格的贊美之情;對友人年老體衰、處于惡劣環(huán)境中的掛念與同情。
以上是通過同一首詩歌,命制多個試題模式,嘗試一題多練,以期能夠舉一反三,讀熟悟透,多面賞讀,切實提高古代詩歌閱讀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