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蕭軍初到延安時感到極不適應(yīng),牢騷滿腹,其特立獨行的個性對其他文藝工作者產(chǎn)生了一定的負(fù)面影響。
蕭軍認(rèn)為:“黨內(nèi):個性被銷磨,文章被機(jī)械批評,正直的作家干脆不寫了,投機(jī)分子反而逞能。黨外:生活瑣碎,正確的意見沒有表達(dá)的機(jī)會,精神備受壓抑!”
毛澤東得知后,專程到延安招待所看望蕭軍。毛澤東說:“魯迅是現(xiàn)代中國的第一‘圣人’,他‘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彪炳史冊。你是他的真?zhèn)鞯茏樱恍┳龇ㄒ仓档梦覀儗W(xué)習(xí)!縱觀國內(nèi)外,張作霖一代梟雄,瞿秋白談鋒犀利,馮雪峰思辨睿智,可他們也有自己的短板!法國小說《茶花女》很有味道,但它的歷史局限性也很明顯……總而言之,世界上完美的東西并不存在,求同存異才是硬道理!”
談話中,毛澤東古今中外無所不談,蕭軍也興趣盎然,在傾聽中終于琢磨出了毛澤東的深意和自己存在的問題,不禁肅然起敬。
和意見相左的人交流,如果單刀直入,針對性太強(qiáng),就容易引起對方的抵觸,無法把道理說清楚。為此,毛澤東從蕭軍的導(dǎo)師魯迅談起,把談話轉(zhuǎn)化為彼此感興趣的話題,他時而夾雜的批評,蕭軍聽起來也特別耳順。
1940年7月18日,毛澤東約談萌生去意的蕭軍。蕭軍激動地說:“周揚最近連載于《解放日報》的《文學(xué)與生活漫談》根本是謬論,我和羅烽、舒群、艾青等聯(lián)名寫了篇批評文章寄給《解放日報》,竟然被退了回來。程追因謾罵勤務(wù)員,我差一點和他動了刀子!”
毛澤東說:“《解放日報》不給登,你們就登在自己辦的《文藝月報》上。你把周揚的文章和你們的批評文章都給我一份,看我能不能成為你們的同盟軍!你這動刀子的事情,恐怕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吧?但‘冤家宜解不宜結(jié)’,擱下爭議,你們不還都是好朋友嗎?”幾句話感動得蕭軍盛贊毛澤東“從容寬闊”,是可以親近的。
毛澤東換位思考,面對蕭軍的片面認(rèn)識,給予寬容和理解,贏得了蕭軍的尊重。
蕭軍為人處世,有些“刺頭”。他的不滿常常滿天飛,與毛澤東交談時毫不掩飾地說:“我這人個性太強(qiáng),容易神經(jīng)過敏,甚至總要提防著每一個人,很少敢于放下格斗的劍?!?/p>
毛澤東笑了笑說:“事物都有一個正反面,你也是凡夫俗子!從積極的一面看,你有正義感,有理想,求進(jìn)步,俠氣豪爽,敢做敢擔(dān);從消極的一面看,你常常自視甚高,言行不遜,遇事不能忍耐且反應(yīng)激烈,動不動就和人打架,這樣容易惹人嫌。如果你能外察內(nèi)省,揚長避短,就一定能夠成為人人敬仰的大作家。”蕭軍聽后連連點頭道:“主席高瞻遠(yuǎn)矚,主席高瞻遠(yuǎn)矚!”
為化解蕭軍和別人的紛爭以及打開他的心結(jié),毛澤東沒有做好好先生,沒有順從遷就,而是直面其性格弱點(看問題絕對,粗暴,愛惹事生非等),指出蕭軍只有做到正確審視自己,才能打開心結(jié),走出死胡同。這種直白明晰的交流,撞擊著蕭軍的心扉,使其聽得進(jìn),能消化,終身受用。
莊子說:“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泵珴蓶|在勸誡蕭軍時沒有擺架子,而是從朋友的角度出發(fā),從對方感興趣的話題談起,不就事論事,但褒貶適度,句句真誠,化解了蕭軍心中的郁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