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婷婷
(遼寧林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沈陽 110101)
平榛(Corylusheterophylla),又名榛子,果仁營養(yǎng)豐富,而風味獨特,即可鮮食又可炒食,還可加工制成糖果、點心等高級食品,市場上較為暢銷,加之植株極耐寒冷及干旱,深受栽培者關(guān)注。遼寧鳳城山區(qū),自然分布和生長較多的平榛,農(nóng)戶在長期生產(chǎn)實踐中,積累了一些成功管理經(jīng)驗,空殼率小于5%,蟲果率低于3%,平均單量果0.9g,產(chǎn)量達到50~60kg/667m2,年畝產(chǎn)值1000元,以成為當?shù)厣絽^(qū)致富的一條重要途徑。
選擇野生榛連片生長的地塊作為榛園。對園內(nèi)的一些雜樹如柞樹椴樹、曲柳、胡枝子等,于早春、秋末冬初,緊貼地表鋸除并涂抹滅生性除草劑或連根刨除。對榛園內(nèi)榛株稀疏或光禿地,從植株密生處或不作為榛園的植株,于11月上旬或4月上旬,刨回植株,多帶根系,貼地表剪斷莖枝,按60~80cm的墩距進行移栽,栽植深度為根頸低于坑表3~4cm,踩實土,灌足水,確保成活。
山地或丘陵地,順坡橫坡每隔40~50m修一條作業(yè)道并清除榛株或雜樹。山腳處、山脊線、多石塊處,盡量選做道路,一般路寬為2~3m。修留道路,方便人、車通行,也有利于園地透風透光。有條件的園地,應在山腳處修方塘、修小水庫,同時拉設管道,安裝噴灌水設施,以備在嚴重干旱年份及季節(jié),及時噴水,確保連年豐收和植株健壯生長。
榛樹2年生枝花芽多、結(jié)實多、果殼薄、果個大,而隨著枝齡的增大,產(chǎn)量減少、果殼增厚、果個減小。因此,當?shù)亻晦r(nóng)多實行隔一年一平茬,既第一年平茬,當年生長季長出枝條,第2年生長季結(jié)果,第3年再平茬,如此循環(huán),極個別也有隔2年一平茬的。平茬最好在1~2月貼地表割斷莖枝,留茬高度1~2cm。如果在3月平茬,地表土已少量融化,容易連根帶起,因此平茬宜早不宜晚。為提高工作效率,最好用割冠機割枝平茬。平茬當年4月中、下旬,如果枝條過密,最好按20~25個枝/m2保留,割掉多余細枝、短枝。
丹東鳳城地區(qū),榛樹始花期一般在4月上中旬,初坐果期在5月上旬。而此期若遇到低溫霜害,會造成嚴重減產(chǎn)。當天氣預報有低溫霜害時,在霜害來臨前3~5h,向植株上噴灑0.5%濃度的尿素或兌水500倍的木活力素液,可提高細胞液濃度,能減輕或避免低溫霜害造成的影響,也可試用其它防凍劑。霜凍來臨時,園內(nèi)點燃廢柴油、木柴樹葉,有較好的防護效果,但在森林防火期實施有一定問題。
榛樹初花期前的4月初和落花后及幼果期的5月中旬,向植株上噴灑3次有利于授粉受精的植物激素等,可有效提高結(jié)實率。如山東華爾百諾生物工程公司生產(chǎn)的授粉坐果精,兌水500倍。另外,噴灑兌水400~500倍的硝酸稀土液,效果也很好。就可將上述2種藥混合配用。應用電動噴霧器,射程遠,霧化好,可提高工作效率。
榛實象甲,是榛果重要蛀果害蟲,放任或防治不當?shù)拈粓@,有蟲孔果可達60%以上。在當?shù)?月中下旬出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每隔10~15天,向植株上噴一次高效低毒殺蟲劑,如放百蟲、速滅殺丁、馬拉硫磷等,噴藥2~3次即可,前后次變化用藥。為防止和減輕農(nóng)藥殘毒,也避免不必要的防治,應準確測報,當卵果率小于1/100時,不必噴藥,當達到1%時,立即噴藥。另外,對被蛀的蟲果,應在落地前采下并燒毀。白粉病是榛樹常見真菌性病害,個別年份危害重。葉片發(fā)病初期,葉面上下出現(xiàn)黃斑,不久長出白粉。以后葉片發(fā)黃,扭曲變形及枯焦早落,枝梢受害時,皮層粗糙角裂。莖梢受害時,上生白粉并散發(fā)黑褐色小顆粒,榛果發(fā)育受阻。在丹東鳳城地區(qū),6月始發(fā)病,7月最重。5月下旬至7月上旬,向植株上噴灑50%多菌靈粉劑500~600倍液或15%粉銹寧1000倍液,具有較好防治效果。連續(xù)2~3次用藥,間隔期12~15天。也可結(jié)合防治榛實象甲,混合用藥同時滅治病蟲。
11月上旬,土壤結(jié)凍前,地表勻撒磷酸二銨,畝施量40kg。用板鎬刨土15~20cm深,同時壓入地表榛葉,這樣可增加土壤養(yǎng)分和有機質(zhì)含量,喧松土壤,改善現(xiàn)化性狀和通透性,提高土壤肥力,同時也滅殺一些在土中越冬的害蟲。5~8月,各噴1次濃度為0.5%的尿素。6~7月,如遇嚴重干旱,有條件園地,應安排澆水。
榛果過早采收,晾干后呈半仁狀態(tài),口感差,產(chǎn)量降低。處署后,榛總苞黃繞或近于自然脫粒時采收,果仁飽滿,口感香濃,產(chǎn)量也高。采收時,連同總苞一同摘下,鋪于水泥地表,厚度10cm左右,常翻動使榛果自然脫出,或用于機械脫果。將榛果晾曬于通風陰涼處,5~7天后當榛果含水量在5%~7%時,裝袋貯藏,準備銷售或深加工。
人工建園是指在沒有榛樹的地塊,人工進行種植榛株,形成榛園,其發(fā)展?jié)摿薮蟆?/p>
2.1.1 地形地勢。低山、丘陵、平地、沙灘地均可。南向坡及東坡、西坡均可,北坡若坡度較小亦可。坡度小于25°,海拔小于800m。深溝谷平地盡量不選,長年積水地塊不宜。
2.1.2 土壤條件。土層厚度應大于30cm,土壤質(zhì)地以壤土為好,砂土和輕粘土亦可。石塊、石礫含量應小于20%。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不低于1%。
2.1.3 氣候條件。年降水量不小于400mm,年日照時數(shù)大于1800h,年平均氣溫大于5℃,絕對低溫不低于-40℃,無霜期大于120天。
2.2.1 小區(qū)劃分。依坡向、坡度、溝谷、山脊等,將園地劃分為若干個小區(qū),小區(qū)形狀不等,每小區(qū)面積1~10畝,用于栽種榛子。
2.2.2 道路。順坡向或橫坡向,每隔40~50m,設1條2m寬作業(yè)道,盡量不占好地,園中心和山腳處設修1條2.5~3m寬主路,與公路相接。
2.2.3 灌水系統(tǒng)。在山腳處及溝谷,修筑方塘積水或打機井。盡可能有電力設備。拉設管道,能引水進小區(qū)。
2.2.4 整地與土壤改良。有條件的,對栽植小區(qū),用推土機整平地面,無條件的,應人工整理地面,翻土20cm深,撿出石頭、石礫。按0.8~1.0m的穴距,挖20cm深、寬坑穴,向內(nèi)填入腐殖土或農(nóng)家禽、畜肥料,每穴施入量不少于5kg,回土填平坑穴。
2.3.1 種子直播。選充分成熟榛果總苞取出種子,不晾曬而直接與3倍濕沙混合,存于陰涼處。11月上旬,土壤結(jié)凍前,將種子播于整好的穴地內(nèi),每穴播種分放于四角和中心5~10粒,種距10~20cm,蓋土厚度5cm左右。如果無鮮種,可將干種子浸冷水3天后再播種,但種子發(fā)芽率低于鮮種。播種后再用樹葉覆蓋穴表。種子直播建園,次春出苗早,長勢好,不需移栽。為防鼠害,播種前,榛果浸在敵百蟲藥液里10分鐘,另外,野外還需投放鼠藥。
2.3.2 先播種后定植。11月上旬,園田內(nèi)高床播種,種距8cm,蓋土厚度5cm,床表覆蓋干草、樹葉播后澆足水。次年生長季及時拔鏟床面雜草,注意防護食葉害蟲。秋末11月上旬或次年春掘苗,按0.8~1m的穴距植栽榛苗。每穴植1~4株苗,穴植1株時,栽在穴中心。栽2~4株苗時,苗距20cm,栽在穴周圍。穴植苗多,有利于盡快成園。另外,新建園提倡順坡帶狀栽植,帶寬15~20m,帶間距2~3m。
2.3.3 新品種的應用。人工新建園最好選用近年各地推選出的新品種,因為它們普遍具有單果大(1.2~1.5g)、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性好等特點。如鐵平1號、長果平榛、旺興平榛、永陵平榛、吉林象串等。
新栽榛株,一般第3年始結(jié)果以后逐年增多,由于根量小,應在第4~5年后才能平茬。為加快榛枝生長,應在各年4月上旬土壤追肥,穴近尿素20~30g。在榛枝未全面覆蓋地面前,每年6~8月,應及時鏟、割地表雜草,其它管理項目同墾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