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朝鮮與韓國在板門店舉行高級別會談,雙方就朝鮮派團參加韓國平昌冬奧會和舉行韓朝軍事會談達成一致。朝韓還在會后發(fā)表的聯(lián)合新聞公報中表示,尊重雙方達成的各項宣言,作為半島事務的當事方,將通過對話與協(xié)商解決問題。
這是2015年以來朝韓舉行的首次政府間高級別對話。謹慎樂觀,是國際輿論較為主流的判斷。原因不難理解,因為類似的情況曾反復出現(xiàn)。往大處說,歷史上對話與對抗的循環(huán),幾乎成了朝韓互動的基本模式。從細節(jié)上看,朝鮮在對話中堅決避談核問題,成為外界懷疑平壤對話誠意的主要理由。
但要注意到一個事實,地緣政治格局與國家間互動、博弈方式的變化,是目前國際政治的一個突出特點。有理由相信,這種變化也會反映在朝鮮半島問題上。換句話說,朝鮮的對外行為,與包括美國、韓國、中國等在內(nèi)的相關(guān)國家的應對,很可能都在出現(xiàn)變化。
這就是朝韓這次對話不同以往之處。不一樣之處不在于會談的內(nèi)容,甚至不在于對話本身,而在于對話為何能實現(xiàn),以及它為何是緩解半島緊張局勢的契機。
朝鮮最高領(lǐng)導人金正恩在2018年新年講話中,有兩點內(nèi)容為對話埋下了伏筆。一是正式宣布朝鮮在2017年“完成了國家核武力的歷史大業(yè)”,二是向韓國表示愿意派團參加平昌冬奧會。
第一點是說給美國聽的,“完成”的隱含意思是,朝鮮可以暫停核試驗。也就是說,金正恩以不失顏面的方式—沒有公開對美國讓步—向美國發(fā)出了讓步的信號。因為朝鮮暫停核試驗,正是特朗普政府開出的對話條件。
朝鮮是否真的完成了核武力歷史大業(yè),即具備了以核武攻擊美國本土的能力?朝鮮心里清楚,美國也不糊涂。去年12月,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表示,根據(jù)專家對數(shù)據(jù)的分析,朝鮮目前還沒有威脅美國本土的能力。
根據(jù)美國情報部門的判斷,朝鮮核導能力達到威脅美國本土的時間,最晚在2019年底,最早在2018年3月。也就是說,時間緊迫但這個時間點肯定不是2017年。與朝鮮導彈的精準度相比,美國的情報、技術(shù)實力顯然要靠譜一些。
存在這樣一種可能性:美朝以獨特的方式達成了微妙的“默契”。朝鮮在核彈頭離美國本土還差幾公里的情況下,通過公開宣布“完成”核武力歷史大業(yè),對進一步核開發(fā)按下暫停鍵。這剩下的幾公里,就為美國創(chuàng)造了與朝鮮對話的動力。
特朗普政府對此也心知肚明。在朝鮮擁核已是既成事實的前提下,有任期限制的特朗普,只要能在任期內(nèi)“凍結(jié)”朝鮮的核導開發(fā),就算是部分“解決”了朝核問題。特朗普的計劃中,不會有徹底解除朝鮮核武裝,“凍結(jié)”才是目的。
“凍結(jié)”從“雙暫?!遍_始,即朝鮮暫停核導試驗,美韓暫停聯(lián)合軍演。此前雙方就此無法達成一致,一個微妙但關(guān)鍵的細節(jié)是,應該暫停多長時間?這涉及誰讓步多誰讓步少的問題,而對抗激烈的美朝都本能地對讓步極為敏感。朝鮮希望美韓軍演暫停的時間盡可能長,美國想要的是朝鮮“永遠”暫停核導試驗。
韓國平昌冬奧會提供了打破僵局的機會。從2月9日開幕到3月18日殘奧會結(jié)束,美朝都“暫?!?,雙方都沒有向?qū)Ψ阶尣健?/p>
接受朝鮮提出的暫停美韓軍演的要求是有風險的,美國國內(nèi)反對的力量一直很大。奧巴馬執(zhí)政八年內(nèi),美國從未回應過朝鮮暫停軍演的要求。讓朝鮮來決定美韓是否以及何時軍演,美國威懾的公信力何在?
特朗普是個敢于做艱難抉擇的政治人物,這一點在移民、稅改等棘手問題上都有所體現(xiàn)。沒有特朗普的拍板,無論韓國總統(tǒng)文在寅如何勸說,美韓軍演推遲都不會有可能。朝鮮同意韓國的對話提議,正是在確認軍演將推遲之后。
朝韓能夠?qū)崿F(xiàn)對話,與特朗普的“變化”不無關(guān)系。另一個“變化”是韓國總統(tǒng)。文在寅曾說過“沒有韓國同意,半島不能生戰(zhàn)”。這話明顯是針對美國,此前還沒有哪位韓國總統(tǒng)敢于說這樣的話。文在寅的“魄力”也是他力勸美國推遲軍演的動力。
此前朝鮮“外交突圍”的方式,要么是“通美封南”(越過韓國直接與美國接觸),要么是“離間美韓”(只與韓國對話以期分化美韓),而且屢試不爽。但這次朝韓對話后,文在寅隨即與美國、中國領(lǐng)導人通電話,告知對話情況。中美兩國領(lǐng)導人也樂觀其成。
這樣一來,相關(guān)國家達成共識的應對朝核問題的大框架,就不會因朝韓的直接溝通引發(fā)猜疑甚至橫生變數(shù),朝韓繼續(xù)對話也保持了外部力量的背書。這一切,使朝鮮半島局勢出現(xiàn)了從惡性循環(huán)向良性互動轉(zhuǎn)變的可能性。
不能因為朝韓對話沒談核問題,就否認對話的意義。在朝鮮的眼里,美國才是核談對象,不與韓國談符合它的邏輯。不要以為朝鮮的核導開發(fā)是為了跟美國以命相搏,擁核自保才是關(guān)鍵。對朝鮮來說,在“凍核”(擁核)的同時能打開外交困局,從而為發(fā)展經(jīng)濟創(chuàng)造條件,何樂而不為?
當然,朝鮮半島的事,一切皆有可能。出現(xiàn)契機并不意味著有了轉(zhuǎn)機,這就更需要相關(guān)國家把握、利用好這個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