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乾朗律師事務所 胡乙娟
黃某與崔某登記結婚,后來女兒黃小某出生。兩人相繼下海經商,事業(yè)順利的同時,感情卻嚴重失和。二人協(xié)議離婚,黃小某歸黃某撫養(yǎng),崔某每月支付撫養(yǎng)費1500元,至女兒獨立生活為止。
一日黃某帶女兒一起參加朋友聚會,一位朋友開玩笑說:你女兒長得一點都不像你!回家后趁著女兒熟睡,黃某仔細觀察女兒長相,由此產生懷疑。第二天黃某攜女兒黃小某去做親子鑒定,結果證明黃小某確實非己所生,黃某遂向法院提出訴訟,以女兒黃小某非自己所生為由,要求變更黃小某的撫養(yǎng)權。
律師解答:
黃某與黃小某之間既沒有自然的血親關系,也沒有法定的擬制血親關系,黃某也就沒有義務再撫養(yǎng)黃小某。換一個角度講,黃某沒有義務為他人的女兒承擔撫養(yǎng)義務,盡撫養(yǎng)義務的應該是黃小某真正意義上的父親和母親。法院判決變更黃小某的撫養(yǎng)權,由崔某撫養(yǎng)符合法律規(guī)定。
本案父母子女關系的錯位,主要是由被告崔某造成的,按照我國法律規(guī)定,崔某應承擔相應的過錯損害賠償責任。
兩個90后的年輕人6年前開始交往,因為還沒到結婚年齡,沒有正式登記。按照當地農村的風俗習慣,男方給了女方5萬塊彩禮錢以及金器物件,并在當地擺了酒席宣告喜事。
訂婚后,兩人摩擦不斷,小姑娘覺得小伙子整日游手好閑,幾年時間的吃穿用度都是靠她養(yǎng)著,于是心里委屈,搬離了共同生活的地方,臨走時寫下5萬元彩禮的欠條。
5萬塊對男方家也不是小數目,沒想到姑娘在兩人分手后就對這筆彩禮不認賬了,認為三年里男方花了她很多錢,而且她耗費了三年青春,應該得到補償。
律師解答:
在這類法律糾紛的處理上,關鍵是要區(qū)分到底是“彩禮”還是“贈予”。
一般來說,“彩禮”是基于民間風俗習慣的,比如雙方訂婚,通過媒人交換的這些應明確認定為“彩禮”,如果后來不結婚了,那是可以要回來的。如果是現在城市里這些戀愛中的交往送禮,就很難算彩禮,在一定程度上都被視為普通朋友間的贈予,那么所謂“贈予合同”,一旦贈出,就不能撤銷,即不能反悔,就不能再要回來。
高女士到一家超市,花590元購買了10瓶橄欖油。之后,高女士將該超市告上法院,稱該超市銷售了已超出保質期的橄欖油,按照《食品安全法》規(guī)定,超市方應支付商品價款10倍的賠償金。
高女士稱,她在超市選購的橄欖油為進口產品,上面僅標注了分裝日期,卻未在顯著位置標注生產日期,而實際已經超出保質期,以此誤導消費者購買過期商品,超市應向其支付價款10倍的賠償金。
超市辯稱,高女士明知橄欖油已超出保質期而購買,并非出于個人消費的目的,且橄欖油未對高女士造成人身、財產或其他損害,因此,高女士的訴求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超市拒絕賠款。律師解答:
超市所售橄欖油在明顯位置標注分裝日期,而生產日期則標注在極不顯眼位置,此行為極易誤導消費者錯將分裝日期當作生產日期,違反了誠信經營義務?!妒称钒踩ā访鞔_規(guī)定,超過保質期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并禁止生產經營。超市作為經營者,應當知曉分裝日期和生產日期的區(qū)別。據此可認定超市的此項銷售行為系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而銷售。
最高人民法院《審理食品藥品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規(guī)定,因食品、藥品質量問題發(fā)生糾紛,購買者向生產者、銷售者主張權利,生產者、銷售者以購買者明知食品、藥品存在質量問題而仍然購買為由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據此,“知假買假”的購物者也應當認定為消費者,且“知假買假”的行為不影響其維護自身權益。從現實意義上“知假打假”利于打擊違法經營、維護消費者權益、凈化市場環(huán)境。
一日,黃先生午覺剛醒,就接到了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是一家股份制商業(yè)銀行的業(yè)務員,一上來就道‘恭喜’?!秉S先生說,業(yè)務員告訴他,因信用卡白金客戶的信用好,可以享受專門的回饋活動——購買羊年紀念幣,獲贈國畫。
黃先生說,因為自己從沒有收藏紀念幣的習慣,所以就婉拒了業(yè)務員的推銷。但業(yè)務員介紹,羊年紀念幣由國家造幣公司制造,收藏價值非常高,“她說,往年的紀念幣升值了不少,而且贈送當代國畫師的作品,也有升值空間?!秉S先生說,因為剛遷新居,畫作可用作裝飾,讓他有點心動。
“這時候,業(yè)務員又說,分12期付款,可以免利息。”黃先生想正規(guī)銀行賣東西應該靠譜,就先口頭答應了購買。黃先生說,他想只是口頭答應而已,并沒有實際購買,還可以再考慮一下??勺屗麤]想到的是,電話剛掛斷,銀行短信便“接踵而來”:“您的信用卡于2日15:53分期付款人民幣9900元?!?/p>
黃先生連忙與信用卡客服中心聯系,要求退款退貨,但客服說,電話營銷中心與他們并不是一個部門,必須等業(yè)務員本人給回復,可是業(yè)務員一直都沒回復。律師解答:
雙方在電話中達成的合同是有效的,但銀行的業(yè)務員必須在電話中明確告知客戶:同意購買后,將自動扣款。而電話銷售也要保證客戶有“后悔權”,所以客戶也可以反悔退回購買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