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昌輝
沈敦和,字仲禮,生于浙江鄞縣的一茶商家庭。他在上海自費學習后,“負笈赴英,入劍橋之圣約翰學院肄業(yè),專攻政治經濟學”①寧波政協委員會編:《上??偵虝膶幉ㄈ恕?,中國文史出版社2010年版,第274頁。,回國后“議敘從九品選用”②秦國經主編:《中國第一檔案館藏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7》,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87頁。,得到劉坤一、張之洞的賞識,歷任金陵同文館教員、吳淞開埠局總辦等職。1899年,沈敦和因“英國銀行控追華商”一事牽連,“革職發(fā)往軍臺效力贖罪”。③秦國經主編:《中國第一檔案館藏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7》,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87頁。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沈敦和因在張家口等地出色的阻敵表現,被奏調入晉與聯軍交涉,多次阻退敵軍進犯。沈敦和作為山西洋務局督辦,主持山西洋務局,參與庚子事變后山西的教案處理和山西大學堂的籌建,負責與李提摩太商談中西學堂合辦事宜,扮演著一個溝通者與創(chuàng)辦者的角色。李提摩太在《通信》中贊賞沈思想開明,積極促進大學堂的建立。①徐士瑚:《解放前的山西大學》,《山西文史資料》編輯部:《山西文史資料全編·第2卷·第14輯~第25輯》,出版社不詳,1999年版,第404頁。1902年6月,沈敦和出任山西大學堂督辦(1902.6—1906.7),在其任職期間,多次與李提摩太商討西學專齋的籌建工作,參與西方書籍的翻譯。1903年春,他主持購地200余畝新建山西大學堂。沈敦和作為一個積極參加地方事務的官員,在庚子事變后山西的對外交涉以及山西大學堂的建設中出力頗多。
目前學界關于沈敦和的研究,多局限于慈善領域,尤其是紅十字會的研究,學者認為沈是中國紅十字會的開拓者,對中國的慈善事業(yè)作出了重大貢獻。除此之外,其他相關領域的研究很少涉及。②目前關于沈敦和的紅十字會研究領域,有周秋光的《晚清時期的中國紅十字會述論》(《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3期)和《民國北京政府時期中國紅十字會的慈善救護與賑濟活動》(《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孫善根和夏現偉的《中國紅十字運動第一人沈敦和述評》(《寧波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周秋光和曾桂林的《沈敦和與中國紅十字會》(《史林》2008年第6期)等,他們皆認可沈敦和在紅十字會活動中作出的貢獻;晚清的對外交涉研究中,如張志清《晚清山西的對外交涉研究》(內蒙古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和趙宏林《晚清地方外交》(湖南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年),略述沈敦和在山西教案處理中的作用;關于研究沈敦和的著作,最重要的要屬孫善根所編《中國紅十字運動奠基人沈敦和年譜長編》(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以時間為緯,勾勒了沈敦和的個體生命史;在沈敦和軍事方面的研究,孫立峰《晚清編譯德國軍事著作活動考評》(《德國研究》2007年第2期)認可其所編書籍對近代中國軍事的影響,但并未詳敘??偟膩碚f,當前學術界以沈敦和為主體的研究不多,多局限于紅十字會,在其他領域的研究有待深入,對沈敦和生卒年不一的問題無專文論證。在沈敦和生卒年問題上,學界對此并無探討與考證。本文就沈敦和的生卒年問題,談一點認識,不妥之處,祈望相關專家指正。
目前,就筆者所見的沈敦和生年,主要有1855年、1856年、1857年、1865年、1866年、1875年這幾種說法。關于沈敦和卒年的說法比較統一,學界大多持1920年一說,《寧波詞典》《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人物辭典》、山西大學官網持1925年、1927年、1928年不同看法。在山西大學官網的歷任校長一欄,將其生卒年記為1855年到1928年。①詳見于山西大學官網學校概況中歷任校長一欄(http://www.sxu.edu.cn/xxgk/lrxz/index.html)?!吨袊F代高等教育人物辭典》在“沈敦和”詞條中記為“沈敦和(1855—1927)”。②周川主編:《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人物辭典》,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302頁。此二者是持1855生年和1928、1927卒年一說。持1856生年說有《寧波幫大辭典》,“沈敦和(1856—1920)字仲禮,以字行,鄞縣人”③金普森、孫善根主編:《寧波幫大辭典》,寧波出版社2001年版,第143頁。?!钝纯h籍寧波幫人士》一書中也持此說。④陳守義主編:《鄞縣籍寧波幫人士》,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8頁。孫善根在其《中國紅十字運動奠基人沈敦和年譜長編》中將1857年作為年譜起點,即沈敦和生年,1920年為其卒年。⑤孫善根:《中國紅十字運動奠基人沈敦和年譜長編》,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1、226頁。在洪可堯主編的《四明書畫家傳》中記載,“沈敦和(1865—1920)生于清同治四年,卒于民國九年”⑥洪可堯主編:《四明書畫家傳》,寧波出版社2005年版,第136頁。?!吨袊F代人物名號大辭典續(xù)編》與《四明書畫家傳》記載的時間一致。⑦陳玉堂主編:《中國近現代人物名號大辭典續(xù)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頁。在沈敦和生年記錄中,持1866年為沈敦和生年的占較多,如周秋光主編的《中國近代慈善事業(yè)研究》、王榮華主編的《上海大辭典》、池子華的《紅十字與近代中國》、王春霞和劉惠新的《近代浙商與慈善公益事業(yè)研究(1840—1938)》、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編的《中國紅十字會歷史資料選編:1904—1949》、馬強和池子華主編的《紅十字在上海(1904—1949)》等。①周秋光主編:《中國近代慈善事業(yè)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300頁;王榮華主編:《上海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版,第1763頁;池子華:《紅十字與近代中國》,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頁;王春霞、劉惠新:《近代浙商與慈善公益事業(yè)研究(1840—1938)》,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136頁;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編:《中國紅十字會歷史資料選編:1904—1949》,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555頁;馬強、池子華主編:《紅十字在上海(1904—1949)》,東方出版中心2014年版,第22頁;吳成平主編:《上海名人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版,第233頁。而《寧波詞典》第331頁“沈敦和(1875—1925)字仲禮,鄞縣人”②《寧波詞典》編委會編:《寧波詞典》,復旦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331頁。,持1875生年一說。經過筆者梳理可知,沈敦和生年不一,最大相差達20年之久。相比較而言,其卒年較為統一,1920卒年說居多數。
沈敦和,作為近代中國頗具有影響的人物,時人對其評價頗高,但學界對沈敦和生卒年說法不一,筆者認為有必要對其考析,以求還原史實。
從筆者所查閱的中英文資料來看,距沈敦和卒年最近的記錄為《申報》1920年7月6日的報道。該期報道了三則關于沈敦和逝世的信息,一為《訃告》:③《訃告》,《申報》,1920年7月6日,第1版。
沈仲禮大人于民國九年夏歷五月二十日申時壽終白克路寓所,擇于念一日申時大大殮,特此報聞。沈公館家人叩稟
《訃告》同一版面登出《退保聲明》,報道了沈敦和準確的逝世時間:①《退保聲明》,《申報》,1920年7月6日,第1版。
家嚴仲禮公痛于民國九年夏歷五月念日申時棄養(yǎng),所有生前為人擔保作中,無論口頭及契約簽名者一律作為無效,特此聲明,諸祈公鑒。
棘人沈厚生謹啟
除了以上兩則外,該期的第11版刊登了題為“沈仲禮逝世”的報道:②《沈仲禮逝世》,《申報》,1920年7月6日,第11版。
前紅十字會副會長沈仲禮患病多日,于昨日下午五時在白克路退思里寓所逝世,聞沈君享年六十四歲云。
《申報》1920年7月6日的三則報道,明確指出沈敦和的逝世時間為民國九年農歷五月二十日,即1920年7月5日?!渡陥蟆纷鳛榻袊嬖跁r間長達77年、極具影響力的中文報刊,被學者稱之為近代史研究的“百科全書”。該報道的時間為沈敦和卒后一天,準確度極高,足可作為其卒年考證的有力證據。除了《申報》的報道,在《華安》雜志上也有明確卒年日期報道,“公逝,中外悼惜,時民國九年七月五日也,嗚呼,公年只六十四”③《本公司創(chuàng)辦人董事會主席沈公敦和略歷》,《華實》,出版時間不詳,第10期。。
在沈敦和去世后幾個月中,《申報》陸續(xù)對其逝后安排進行了報道,涉及喪期、職位任免、財產處理等事務,報道中都提及沈逝世的信息,且都為1920年的報道。后續(xù)的報道側面反映了沈敦和卒于1920年,不可能是其他年份。1920年7月中下旬,《申報》作了七次題為“上海華安水火保險公司啟事”的職位變更的報道,①《上海華安水火保險公司啟事》,《申報》,1920年7月18日,第1版;《申報》,1920年7月20日,第2版;《申報》,1920年7月21日,第2版;《申報》,1920年7月23日,第1版;《申報》,1920年7月25日,第1版;《申報》,1920年7月27日,第1版;《申報》,1920年7月29日,第1版。有沈敦和已經逝世的內容,同樣在《工部局補請華人教育股董事》的報道中也出現逝世含義字眼。②《工部局補請華人教育股董事》,《申報》,1920年11月24日,第10版。是年7月20日《沈仲禮柩定期舉殯》報道,告知其出殯日期“定于二十五日”。③《沈仲禮柩定期舉殯》,《申報》,1920年7月20日,第11版。《申報》在出殯次日報道了出殯概況,“昨午為前紅十字會副會長沈仲禮舉殯之期,商、學、政、醫(yī)、軍界人員執(zhí)紼者甚眾,西人與沈氏有交誼者亦冒雨送殯,直達閘北沈氏山莊,白馬素車,儀從甚壯”④《沈仲禮出殯紀》,《申報》,1920年7月26日,第11版。。幾次喪葬事宜的通告恰恰也印證沈已死亡及卒于1920年的訊息。1920年8月6日、7日、22日的《上??偵虝o要聲明》報道會長會董的更換,提及沈敦和已身故。⑤《上海總商會緊要聲明》,《申報》,1920年8月6日,第1版;《申報》,1920年8月7日,第3版;《申報》,1920年8月22日,第19版。《申報》上有關拍賣沈敦和古董的報道中,“已故甬紳沈仲禮先生”一詞表明其已去世。⑥《拍賣預先告白》,《申報》,1920年9月1日,第1版;《申報》,1920年9月2日,第4版;《申報》,1920年9月3日,第4版;《申報》,1920年9月4日,第9版;《申報》,1920年9月5日,第4版;《申報》,1920年9月6日,第9版?!抖Y拜一二拍賣》,《申報》,1920年9月10日,第1版;《申報》,1920年9月11日,第4版;《申報》,1920年9月12日,第4版;《申報》,1920年9月13日,第4版;《申報》,1920年9月14日,第4版。在《公共公廨昨晨審案記》⑦《公共公廨昨晨審案記》,《申報》,1920年9月22日,第1版;《申報》,1920年10月6日,第11版。和《上海公共會審公廨為已故沈敦和遺產事公告》⑧《上海公共會審公廨為已故沈敦和遺產事公告》,《申報》,1920年9月27日,第1版;《申報》,1920年9月27日,第3版;《申報》,1920年9月29日,第2版。對其遺產安排進行了報道。根據《申報》1920年的報道,尤其是7月6日的報道,可以明確認定沈敦和的逝世日期為1920年7月5日,1925年、1927年、1925年等說純屬謬誤。
除了中文報紙對沈敦和逝世進行長期報道外,外文報紙對此也有過詳細報道。同樣,在沈去世的第二天,《上海新報》就刊登了題為“沈敦和逝世”的新聞,“我們非常遺憾地通知沈敦和去世……沈在長久患病后,于昨日下午五點鐘在白克路寓所去世,享年64歲”①Death of Mr.Shen Tun-ho.The Shanghai Gazette(1919—1921), 1920(3),p.5.。同日,該報紙在《中國防疫疾病新醫(yī)院開張》一則上,明確指出沈“于昨日下午五點鐘去世”②New Chinese Infectious Diseases Hospital is Opened.The Shanghai Gazette(1919—1921), 1920(3), p.7.。在1920年7月26日還報道了25日沈敦和出殯概況。③Gorgeous Funeral of Late Mr.Shen Tun-ho.The Shanghai Gazette(1919—1921), 1920(3), p.5.在《北華捷報及最高法庭與領事館公報》7月10日的《中國醫(yī)院》的一則中,指出沈在中國防疫疾病新醫(yī)院開張的前一天下午5時去世,④A Chinese Hospital.The North-China Herald and Supreme Court&Consular Gazette(1870—1941), 1920(136), p.99.和《上海新報》所報道的一致。在《北華捷報及最高法庭與領事館公報》該期的第100頁,進行了題為“沈敦和先生逝世”的報道,回顧沈的主要成就,在逝世時間的報道上與以上無異;⑤Death of Mr.Shen Tun-ho: Soldier, Statesman and Reformer.The North-China Herald and Supreme Court& Consular Gazette(1870—1941), 1920(136),p.100.并且,在同一頁《藝術家與管理者》一則中,提及沈去世的消息⑥Artist and Organizer.The North-China Herald and Supreme Court&Consular Gazette(1870—1941), 1920(136), p.100.。在7月31日,此報發(fā)表《沈敦和葬禮》一文,所報道的沈去世時間為1920年7月5日。除了《北華捷報及最高法庭與領事館公報》和《上海新報》兩份英文報紙報道外,《廣州時報》在8月3日第8頁有過一則關于沈敦和葬禮的新聞。⑦Gorgeous Funeral of Late Mr.Shen Tun-ho.The Canton Times(1919—1920),1920(2), p.8.中英文報紙關于沈逝世時間的報道均為1920年7月5日,且后續(xù)報道也佐證其是1920年去世,所以,卒年為1920年是準確無誤的。
沈敦和的明確生年記載見于《香港、上海及中國其他地方商埠二十世紀印象記》,“君生于1857年,在學齡期內,獲得所有有錢人家能給予之教育”①《香港、上海及中國其他地方商埠二十世紀印象記》(Wright,Twentieth Century Impressions of Hongkong, shanghai, and other Treaty Ports of China.London:Lioyd's Greater Britain Publishing Coompany,1908),寧波市政協文史委員會編:《上??偵虝膶幉ㄈ恕罚袊氖烦霭嫔?010年版,第275頁。。此處是筆者見到的最早的記載了。除了明確生年記載外,也可根據卒年來推算生年。沈敦和卒于1920年,享年64歲,1920年7月6日期《申報》、外文報紙和《華安》雜志也談及其享年。據此計算出,沈敦和的生年當為1857年。結合以上生年記錄和推算,可知沈的生年當為1857年無誤。
近代以降,一大批人物在晚清大變局中應運而生。沈作為其中一員,尤其是在庚子拳變期間,“他的杰出表現獲得了國內外的尊重與感激,他的治理是動亂的北方恢復穩(wěn)定秩序的保證。作為一個處事果敢的中國官員和接受西方教育啟蒙的愛國者,沈敦和堅決維護中國同胞的利益。他的機智與才華幫助中國度過許多難關,他的經歷就像一個傳奇”②Harold Jefferson Coolidge, Recollections of a Chinese Official: With Some Sidelights on Recent History-Shen Tun-ho.Shanghai: The North-China Herald, 1903,pp.1-2.,直接參與張家口和山西的阻敵和洋務,以及參加創(chuàng)辦中國最初的三所國立大學堂之一的山西大學堂。沈敦和作為山西大學堂早期的督辦之一,學界對其生卒年不一的問題應當解決。根據上文考析,筆者可以確認沈敦和的生卒年,其生于1857年,卒于1920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