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
我是奶奶的長孫,從小在奶奶身邊長大。
在我的記憶中:我奶奶是一位勤勞善良的奶奶。
奶奶天生有一雙大腳,一般要穿38碼以上的鞋子,由于腳太大,買不到合適的女式鞋,奶奶基本上是買男士鞋子穿。從我記事起,奶奶常年就只穿兩種鞋:晴天解放鞋、雨天短套鞋,要不就是打赤腳,因為這樣的穿著方便勞動。由于我爺爺身體一直不太好,男人干的農(nóng)活奶奶基本上都會干,因此奶奶年輕時搞“雙搶”、挑擔(dān)子,樣樣在行,由于干活賣力、霸得蠻、拼得命,奶奶也就有了“志蠻子”這樣一個外號。由于長年超負(fù)荷勞累,也就落下了腰椎間盤突出等諸多病根。
在我的記憶中:我奶奶是一位只管付出、不求回報的奶奶。
爺爺去世后,我一直陪伴奶奶生活。高中之前,我是走讀,中午在學(xué)校吃飯。為了讓我晚上回來能吃上新鮮菜,奶奶中午一般都是吃前一天的剩菜,晚上等我回來之后才炒新鮮菜。我上高中后,周末才能回家,奶奶平時一般不吃肉,一個蛋、一兩肉一定是等我周末回家后才吃。
大學(xué)畢業(yè)后,由于在外地工作,離奶奶就遠(yuǎn)了,奶奶其實很想我們平常多給她打電話、多回家看看,但為了替我們省錢、不耽誤我們的工作,每次打電話時,奶奶總是說“不講了不講了,節(jié)約電話費,節(jié)約錢。”每次回家返回長沙時,奶奶總是說“你們要保護(hù)身體、安心工作,我在家里挺好的,你們不用擔(dān)心,少回家,節(jié)約路費?!泵看畏昴赀^節(jié),我們拿一點錢給奶奶,奶奶每次總是像打架一樣的,一定要返回一些給我們。奶奶總是說“得你們的錢,我心里過不得?!闭l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在我們兒孫面前,奶奶就是一位只管付出、不求回報的好奶奶。
在我的記憶中:我奶奶是一位勤儉節(jié)約的奶奶。
我人生中穿的第一雙皮鞋、第一雙運動鞋,都是奶奶在長沙帶亮亮弟弟時,通過撿垃圾給我撿來的。奶奶在長沙時,一有空就到垃圾堆中撿垃圾,發(fā)現(xiàn)別人有扔到垃圾中、家中兒孫能穿的鞋子,奶奶就從垃圾堆中翻出來,然后再洗干凈,修補好,帶回來給我們穿。以至于,奶奶在長沙5年多,那時小小的亮亮弟弟在馬路上一看到可樂瓶、易拉罐,就會第一時間跑過去,熟練地用腳踩扁,然后上交給奶奶帶回家,集中起來賣掉換錢。
在我的記憶中:我奶奶是一位公正無私、堅決不占別人便宜的奶奶。
奶奶常跟我說起的一句話就是“要記得別人的好”。奶奶雖然不識字,但會看秤,而且對數(shù)字與賬目非常清晰,每次借了人家的米或油,奶奶都有一個習(xí)慣:用自己家的秤再稱一稱,這樣就有利于準(zhǔn)確把握借來物品的具體數(shù)量,在歸還前奶奶一般都會親自稱一下,她一定是將秤砣盡量往前移一移,這樣就會確保還的比當(dāng)初借的時候多一點點?!安徽紕e人便宜、不讓別人吃虧”是奶奶一輩子堅守的人生信條。
在我的記憶中:我奶奶是一位舍棄小我成就大家、追求家和萬事興的奶奶。
奶奶一生不抽煙、不喝酒、不打牌,早睡早起,將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家庭建設(shè)中。
爸爸媽媽、叔叔嬸嬸在日常的生活之中,偶爾也會吵架、拌嘴,但無論誰對誰錯、誰是誰非,在我印象中,奶奶只會批評教育兒子,從不批評兒媳。這一簡單的處理家庭瑣事的原則,蘊含著奶奶平凡舉動背后的大智慧及追求家和萬事興的良苦用心。
鄰里鄉(xiāng)親都說我們孝順,與其說是我們兒孫晚輩們孝順,不如說是奶奶用自己對晚輩們的無比包容、自我犧牲和無私大愛感染著我們、鞭策著我們、激勵著我們,奶奶通過舍棄自我、犧牲自己換來了大家庭的母慈子孝、和諧幸福和興旺發(fā)達(dá)。
奶奶用一雙大腳,走完了不平凡的83年人生歷程,也為我們兒孫晚輩們,走出了勤勞善良、勤儉節(jié)約、公正無私、和睦互助的堂堂家風(fēng)。這樣的家風(fēng)已經(jīng)深深地影響著我們,這是奶奶留給我們無比珍貴的精神財富,我們一定會將這種家風(fēng)代代傳承下去。
奶奶??!從今以后,我們再也聽不到您的嘮叨了,再也看不到您慈祥的笑容了,只希望奶奶能時常來到我們的夢里,讓我們在夢里再多看您一眼、多叫您幾聲奶奶。奶奶??!這一世能做您的孫子,是我們的福氣,來世我們還要做您的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