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艷玲
摘要 介紹了晚熟雜柑清見在川北地區(qū)的種植表現(xiàn),并從建園選址及改土、砧木選擇、栽植、高換接種、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蟲害防控、整形修剪等方面總結其栽培技術,以期為種植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 晚熟雜柑;清見;種植表現(xiàn);栽培技術;川北地區(qū)
中圖分類號 S666.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24-0075-02
西充縣紫巖鄉(xiāng)位于四川省中偏北,屬南充市管轄,種植柑橘具有悠久的歷史,是南充市柑橘生產(chǎn)基地鄉(xiāng)。紫巖鄉(xiāng)位于西充縣城東北部,已有1 000多年歷史,為漢將軍紀信故里。距縣城19.23 km,屬淺丘多山地形。幅員面積22 km2,人口10 085人。耕地面積587 hm2,從20世紀60年代初起就大量種植柑橘,現(xiàn)為南充市柑橘基地鄉(xiāng)。常年種植柑橘400 hm2,產(chǎn)果8 000 t。主要柑橘品種有臍橙、錦橙、椪柑、溫州蜜柑及中晚熟雜柑以清見種植量最大,栽培面積120 hm2,年產(chǎn)量1 400 t,其次是春見、不知火、愛媛38,這些雜柑優(yōu)質(zhì)豐產(chǎn),遠銷省內(nèi)外,供不應求。2017年5月中旬某果農(nóng)的1株清見產(chǎn)果114 kg,銷售產(chǎn)值達2 064元。柑橘種植效益較好,觀音廟村平均產(chǎn)量52.5 t/hm2,產(chǎn)值60萬~75萬元/hm2。紫觀牌青見暢銷省內(nèi)外,果農(nóng)都不愿意將清見高換成其他品種。清見的來源是紫巖鄉(xiāng)技術人員2007年從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柑桔研究所引進穗條嫁接在紅桔砧臍橙樹上,隨后全鄉(xiāng)又陸續(xù)購進營養(yǎng)袋裝幼苗栽培,已成為紫巖鄉(xiāng)的主栽品種之一。
1 清見的栽培表現(xiàn)
清見原產(chǎn)日本,是以特羅維塔甜橙(華盛頓臍橙實生變異)與宮川早熟溫州蜜柑雜交育成,1979年命名推廣。20世紀90年代末引入西充縣。
果大,發(fā)展較早,與春見、不知火等雜柑齊名。綜合品質(zhì)不如春見、不知火,但耐貯運性強于春見,含糖、含酸量均低于不知火,晚熟,在紫巖鄉(xiāng)3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熟。減酸比云南、重慶慢,早采摘酸度大。果實大,類似普通甜橙,無核。與其他有核品種如甜橙、椪柑等混栽可產(chǎn)出1~3粒種子,品質(zhì)中上等,大小不整齊。樹勢較強,葉片狹長,枝條披垂,果實扁圓形,單果重196~268 g,果面光滑,易剝皮,果肉橙色,細嫩化渣,酸甜爽口,有香氣。由于3—5月是水果淡季,十分暢銷,加之耐貯運性比春見強,酸度比不知火低,在西充縣栽培仍有很好的經(jīng)濟效益,建議不要急于高換其他品種。經(jīng)過果農(nóng)試驗留樹保鮮至6月中旬,仍然清香可口。清見花量中等,有葉花比例高,結果性好,但如結果過多,容易造成隔年結果(大小年),結果少的年份果大皮厚,油胞粗,風味淡,含糖量低,不耐貯,品質(zhì)下降。由于含有溫州蜜柑基因,因而比普通甜橙(臍橙)耐凍,據(jù)童建華等[1]研究表明,西充縣2016年初的一次大凍害,鳳鳴鎮(zhèn)綠色食品公司種植園內(nèi)同一株柑橘樹上,一半西鳳臍橙(奈維林娜)4級凍害,另一半清見雜柑0級凍害,可見其抗寒性較強。因為清見果實必須在樹上越冬才能提高糖度,所以要采取套袋覆膜等措施保護越冬果實,以免采前落果嚴重及受到凍害。
2 配套栽培技術
2.1 建園選址及改土
建議選擇年平均氣溫在17 ℃以上、冬季無嚴重霜凍、極端低溫≥-3 ℃的地區(qū)栽培,西充縣年均溫為17.2 ℃,極端低溫≥-3 ℃,完全能滿足清見栽培最重要的熱量條件。其次應選擇交通方便、坡度25°以下、地下水位較低、土壤pH值小于7.5、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無污染的土壤。如土壤較差,應在栽培前進行改土,方法是深溝寬廂,聚土起壟或挖1 m×1 m的栽植溝,在溝內(nèi)放入秸稈、雜草、綠肥等混合腐熟有機肥、磷肥進行攪拌混勻,再進行覆土回填。如要用栽培穴,要挖80 cm×80 cm栽植穴,在穴內(nèi)混合肥料。要求土壤施用綠肥22.5 t/hm2、腐熟有機肥30 t/hm2、磷肥3 750 kg/hm2。
2.2 砧木選擇
由于紫巖鄉(xiāng)土壤為發(fā)育較淺紫色土,pH值為7.5~7.9,宜采用抗缺鐵黃化的香桃或紅桔砧,不宜采用積殼及積橙或甜橙砧木。清見樹勢較強,為了適應機械管理,宜采用3 m×5 m的株行距,不宜栽植過密。
2.3 栽植
營養(yǎng)苗除最冷的1—2月和最熱的8月外,其他時間均可定植。露地苗春季、秋季定植為最佳[2-3]。
定植時底肥與土壤必須隔離30 cm以上,以防燒苗。定植時砧木嫁接口應高出地面15 cm,將根系扶直理順,填勻細土,灌足定植水,并用地布、薄膜、谷殼、雜草等覆蓋樹盤,配合平衡修剪及根外噴施2次營養(yǎng)液。
2.4 高換接種
要注意砧穗組合,不宜用枳殼、甜橙、柚子作砧木或中間砧。以秋季8—9月嫁接或春季3—4月高接為宜,嫁接高度以0.6~1.2 m為宜,成活率高,恢復生長快,采用多頭高接,一般十年生以下樹接6~7個接口,十年生接10~15個,二十年生接20~25個,嫁接后管理包括抹芽、整形、扶梢、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等,一般1~2年即可恢復樹冠[4]。
2.5 土肥水管理
幼齡果園可間種豆科綠肥,矮生蔬菜、中藥材等,也可人工生草,地面覆蓋。成年果園注意清園、翻園,開溝排濕。一般晚熟柑橘需肥量大于早中熟柑橘50%~80%,萌芽肥以速效性尿素為主,復合肥配合,果實膨大肥要加大這2種肥料的用量。秋肥分早秋和晚秋2次且要重施(尿素除外)。萌芽肥、果實膨大肥、早秋肥、晚秋肥施肥比例大致為1∶2∶5∶2,成年樹全年施肥用量為腐熟農(nóng)家肥50~80 kg/株、油枯1 kg/株或商品有機肥20 kg/株、尿素0.25 kg/株、復合肥或有機復混肥3 kg/株,結合根外追肥,補充大量元素及中微肥。西充是老旱區(qū),在干旱期及需水敏感期(萌芽抽梢、坐果、果實膨大期)要及時灌溉。在梅雨季節(jié)晚秋果實成熟期要及時排水排濕。
2.6 花果管理
幼旺樹9—10月噴施1~2次柑橘促花劑加磷酸二氫鉀或營養(yǎng)液,也可環(huán)割2~3圈促花,或采用撐、拉、吊等措施以及適度干旱促進花芽分化。花期及幼果期噴施硼肥、鋅肥等微肥及磷酸二氫鉀或BA、GA、復硝酚鈉等生物激素保果,同時加入代森錳鋅、丙森鋅、甲基托布津等殺菌劑,以減少真菌病害。先保果后疏果,在5月下旬后分2次疏果,第1次生理落果后疏去小果、病蟲果、畸形果、朝天果等,第2次生理落果后按葉果比疏果,清見按葉果比60∶1疏果,疏去雙果、過大果、過小果、日灼果、病蟲果等。11月中旬寒潮來臨或日平均氣溫降到8 ℃時用30~50 mg/kg 2,4-D并加入葉面肥和殺菌劑連續(xù)噴2次,間隔15 d。套袋從11月上旬開始至12月中旬結束。選擇優(yōu)質(zhì)果進行套袋,套袋前先噴1次殺菌和殺螨混合劑,果袋選擇內(nèi)黑外黃雙層優(yōu)質(zhì)專用袋。樹冠覆蓋可采用樹冠雙層薄膜或遮陽網(wǎng)、稻草等覆蓋,以薄膜覆蓋效果最好,薄膜可反復使用2~3年,覆膜時間12月上旬開始,翌年3月上旬結束。春季氣溫回升后在中午把薄膜中間揭開散熱,早晚封嚴。采收不宜太早,3月中旬前色澤差、酸度大、糖分少、不化渣。應在8成熟后才采收,加強管理可留樹保鮮至6月中旬不枯水,品質(zhì)更好。
2.7 病蟲害防控
首先要搞好苗木檢疫,提高苗木質(zhì)量,強化栽培管理,重視果園病蟲普查和預測預報。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農(nóng)業(yè)防治的配合下科學合理使用化學農(nóng)藥。由于清見雜柑花果、果果同樹,病蟲害比早中熟品種要略嚴重些,需注意紅黃蜘蛛、蚜蟲、粉虱、潛葉蛾、蚧殼蟲、天牛、大實蠅、葉甲、蝽蟓、卷葉蛾、鳳蝶等蟲害以及炭疽病、瘡痂病、流膠病、煙煤病、砂皮病、腳腐病等病害的防治。
2.8 整形修剪
幼樹前4年基本免剪,前期注意抹去砧木萌蘗,疏除過密、過低新梢,夏梢長到30 cm時摘心,半木質(zhì)化時可以采用拿枝、揉梢、扭梢等措施控制旺長。初掛果樹晚秋搞好撐、拉、吊枝。成年清見雜柑推廣簡易大枝修剪即樹冠頂部密集處開“天窗”,中部開“中門”,下部低垂枝剪除去“裙枝”,以有利于通風透光為原則。過旺過長水苔枝生長季修剪時要保留15~20 cm小活樁頭,預防流膠病及傷口腐爛及萌發(fā)不必要的新梢,早春補剪時剪去樁頭,并涂抹消毒液(如843康復液、波爾多漿、石硫合劑配制液);過弱過晚秋梢應及時剪除,以利于安全越冬,大年樹應短截或疏除部分弱秋梢母枝以減少花量,恢復樹勢,預防大小年發(fā)生[5]。
3 致謝
本文在寫作中承蒙西充縣農(nóng)牧業(yè)局經(jīng)作站副站長、果技站站長、高級農(nóng)藝師李敏指導,謹此致謝!
4 參考文獻
[1] 童建華,李敏.西充縣柑桔凍害發(fā)生原因與應用措施[J].南方農(nóng)業(yè),2016(17):3-4.
[2] 馬平,李鋼,李敏.柑桔優(yōu)質(zhì)豐產(chǎn)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4(22):95-96.
[3] 李群芳.柑桔提質(zhì)增效栽培技術研究與示范推廣[J].農(nóng)業(yè)與技術,2014,34(5):104-105.
[4] 林華生.柑桔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栽培技術探討[J].現(xiàn)代園藝,2014(2):24.
[5] 徐云龍,雙巧云,馬承和.柑桔高品質(zhì)化栽培技術探討[J].現(xiàn)代園藝,2013(3):41-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