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科幻電影,除了華麗的想象和震撼人心的特效,最讓大家折服的一定是它反映的科學專業(yè)知識??墒钦f到科學性,當亦真亦幻的科幻電影遇到專業(yè)嚴謹?shù)目茖W精神,又會鬧出哪些笑話呢?就讓我們戴上科學的眼鏡,到科幻電影中去找找碴吧!
《火星救援》:火星行走和地球不一樣
影片中,馬克在火星上保持著和在地球上一樣的移動方式是不科學的,因為現(xiàn)實中火星的重力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也曾做過設想,結論是要在火星上行走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跳的方式進行大步移動,或是拖著腳進行小步移動——想一想“阿波羅號”飛船登月的宇航員在月球上行走的方式,你就知道了。
《后天》:一天之內不可能速凍進入冰川期
該片描繪的是地球一天之內突然急劇降溫進入冰川期的科幻故事。加拿大魁北克大學的科學家們擔心觀眾被誤導,利用計算機模擬分析現(xiàn)在的氣候,以測量歷史上的寒冷度,發(fā)現(xiàn)劇烈的氣候變遷不是發(fā)生在短時間之內,而是幾十年之間,并斷言在未來的5個世紀內,不會發(fā)生大洋暖流中斷的現(xiàn)象。
《地心引力》:從哈勃太空望遠鏡不可能飛到空間站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任務組負責人瑞伯·思科威爾在接受采訪時,指出了影片最大的硬傷——喬治·克魯尼利用身上的噴氣背包,帶著同伴從哈勃太空望遠鏡飛向國際空間站,根本不可能發(fā)生。事實上,哈勃太空望遠鏡與空間站各自所處軌道相距甚遠,從這點到另一點所需的能量非常大,即便是宇宙飛船載滿燃料都無法做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