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鋒
金秋時節(jié),瓜果飄香。當我再次走進孟氏故里時,燦爛的陽光下,是一派祥和的景象。田里的玉米開口笑著,路旁一排排高大的白楊樹鼓掌歡呼,地氣裊裊升起,喚起我許多美好的回憶。
行走在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我禁不住又陷入沉思:這么偏僻的地方,這么貧瘠的土地,為何能出現(xiàn)享譽中國、影響世界的“孟雒川現(xiàn)象”?棒子麥子窮一輩子?;蛟S是祖祖輩輩太貧困、太落后、太閉塞的緣故吧,使得后人不再甘于沉寂。他們一點點摸索著、嘗試著、前行著,開始用經(jīng)商改寫農(nóng)耕的命運。這當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一代人甚至是幾代人不懈努力的結(jié)果。奮爭著,失敗著,積淀著,到了一定程度,碰上一個機遇、一個突破口,于是水到渠成。孟雒川恰恰在歷史的拐點,把握住了這一突破口,他毅然決然地走出鄉(xiāng)野,走向全國,走向了世界。
章丘舊軍村志上記載:孟氏徙居舊軍后,墾草菜、營蘆室,至大清初鼎,始由耕織變?yōu)楦x之家。兄弟子侄聯(lián)翩鵲起,入庠出仕,有志未逮,遂選經(jīng)商。先是游走集市,后開設(shè)布店,為舊軍經(jīng)商第一人。至清乾隆年間在濟南和周村創(chuàng)建“祥”字號,由行商變?yōu)樽Z。1869年,孟雒川成為掌門人,在北京大柵欄創(chuàng)建瑞蚨祥。他賈而好儒,秉承“財自道生、利緣義取”“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經(jīng)營之道和“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的管理模式,運籌帷幄,馳騁商海,商號跨十三省,并東渡日本大阪設(shè)莊,商渠通聯(lián)歐美。鼎盛時期,“祥”字號發(fā)展到130多家,員工3000多人,生意涉綢布、茶葉、皮貨、眼鏡、廣貨、金銀、銀號、當鋪等,時有“南有胡雪巖、北有孟雒川”之說。其“股權(quán)激勵、連鎖經(jīng)營”機制,開世界經(jīng)商之先河。世界最大的零售連鎖巨頭山姆·沃爾頓創(chuàng)辦沃爾瑪?shù)撵`感就源于瑞蚨祥。英國駐中國領(lǐng)事花二稱孟氏商業(yè)“系宏業(yè)巨店,信譽服人,誠厚重義,為洋人所不及”。
事業(yè)的發(fā)展并非一帆風順。孟氏企業(yè)快速發(fā)展的時期正值兵荒馬亂,而恰恰內(nèi)憂外患更錘煉了人的意志和韌性??纯催@些帶血的文字,就可知干事創(chuàng)業(yè)之艱難。1900年“庚子事變”,八國聯(lián)軍攻陷北京,瑞蚨祥、謙祥益慘遭火焚;軍閥張宗昌勒索瑞蚨祥十萬金;天津、濟南“祥”字號先后遭兵變搶掠火焚:“七·七事變”,“祥”字號俱被日寇占領(lǐng),瀕臨倒閉。戰(zhàn)爭是無情的,好在“雄雞一唱天下白”,終于從大亂走向大治。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就出自瑞蚨祥。1954年“祥”字號率先在全國實行公私合營,1956年毛澤東說:“歷史的名字要保存,同仁堂、瑞蚨祥……一萬年要保存?!?/p>
撫去歲月的塵埃,吹沙見金。孟氏商業(yè)之所以能在社會動蕩中站穩(wěn)腳跟,根本的一條就是,義當先、利為后,這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古老文明的火種。以孟雒川為代表的孟氏企業(yè)自奉儉素、崇儒向善,義舉之先:癸丑助餉,慨輸三萬余金;黃河決堤捐萬金,后又資助萬緡;山東饑荒,賑款14000金;抗美援朝捐贈戰(zhàn)機一架,斥巨資認購國債;津門水患,更以十萬元巨資賑災(zāi)……對百姓的恩舍、對于家鄉(xiāng)的回報更是難以計數(shù)。
我們?nèi)サ漠斕煺桥f軍大集。賣鞋賣布的,賣吃賣喝的,賣糧賣油的,賣家什農(nóng)具的……熙熙攘攘的人群,此起彼伏的叫賣,好不熱鬧。漫步于一代巨賈生于斯長于斯的地方,仿佛腳踏在歷史的脊梁上,聽到了前賢的呼吸。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孟氏之所以能把普通的布店做強做大,無非受益于兩點,一是勤儉為本、樂善好施,二是不斷地開拓進取。這兩點如鳥之雙翼、車之兩輪,使其乘風破浪,勇往直前?!俺蕴澥歉!薄叭司圬斁邸薄笆郎蠠o難事,只怕有心人”……這些土地里長出的智慧,不知影響了多少人。而孟雒川正是仰仗著這些淳樸的人性光芒、商業(yè)意識和血液里流淌著的儒家教化成全了自己,成就了事業(yè)。夫物蕓蕓各復(fù)歸其根。當今天我們回望這些文明軌跡時,發(fā)現(xiàn)它們已經(jīng)跨越時空,越發(fā)顯得彌足珍貴。
孟雒川紀念館坐落在村子的中央,是一處有著明清建筑特色的院落。還是那些窄窄的街巷,只是因為有了精神的平臺,周邊的文化氣息一下就變得濃稠起來。紀念館東北方,兩棵高大的國槐枝繁葉茂,不遠處傳來孩子們瑯瑯的讀書聲。村支書孟永先生是一位很健談的人,36歲的年紀頭發(fā)已是雪白,不用多說,操心勞神自在其中。據(jù)他講,紀念館的房子是從村民手里買回的,隨后是資金、技術(shù)、史料考證、文化定位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好在得到方方面面的支持,才爬坡過坎把事辦成。走進紀念館,一座座修舊如舊的房舍透著精美,孟雒川的銅像栩栩如生,聲光電一應(yīng)俱全,令人贊嘆。不過給人印象最深的還是那把陳列在玻璃盒里的木尺了。仔細看去,這是把比普通木尺長一寸的尺子,它凝聚的一切,或許正是每位觀者探究的真諦——先予后取、只有舍才能得的道理。
“兩年前來時,感覺還是空想,沒想到這么快就變成了現(xiàn)實?!蔽疑钣懈杏|地說?!斑@僅僅是開始。我們想,東以紀念館為標志尋古探幽,西以鄉(xiāng)閑文化為主題尋找鄉(xiāng)愁。以旅游拉動二產(chǎn)、三產(chǎn),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讓孟氏精神代代相傳,重新走向世界!”孟書記說這番話時,神采飛揚?!笆堑模霄么ㄊ菍儆诩亦l(xiāng)的,屬于中國的,更是屬于世界的。它是人類文明的共有資源?!笔苊嫌老壬绊懀乙沧兊煤肋~起來。“聽說,您好寫作,而且還是書法家,能不能給我們留幅字?”“書法家談不上,字可以寫?!鄙灶D片刻,我濡墨揮毫寫道:“土地智慧,東方傳奇;儒家教化,不棄不離。”掌聲里,感到格外暢快!
就要離開舊軍了。抬眼南望,突然發(fā)現(xiàn),在此不足幾里的地方橫臥著一條寬闊的路,它就是縱貫齊魯、連接華夏的濟青高速,這是與海洋直接對接的大道,我的心底更是熱乎起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