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畜牧工作站,云南大理 671000)
馬屬動物是季節(jié)性(春、秋兩季)發(fā)情,而且早春由于氣溫仍然比較低,發(fā)情母馬(驢)少、且不明顯。這樣每年的配種時間只有150d左右。馬的發(fā)情周期為15d,一匹母馬(驢)一年最多有10個發(fā)情周期。如果配種后不早做妊娠檢查,會錯過發(fā)情周期而導致受胎率下降或空懷。牛雖然常年發(fā)情,發(fā)情周期為20d左右,但如果不早做妊娠檢查,按老慣例等到3個月期滿再進行檢查,一年也只有幾個不多的配種期數,從而影響受胎率,造成長時間的空懷,導致飼養(yǎng)效益下降。
筆者20多年從事母馬(驢)的妊娠檢查判斷,從過去的配種后40d逐漸提前到現在的15~20d,且能準確做出判斷。母馬(驢)空懷時兩側子宮角成反“八”字形柔軟的扁帶狀,而配種后的一個發(fā)情期,如果觸摸到兩側子宮角收緊變硬,好像摸著兩根繩子一樣,卵巢有持久黃體,該母馬(驢)就可以初步診斷為妊娠。再過5d進行第二次檢查,就可以觸摸到凸起的胎胞,發(fā)展快的第一、二胎母馬配種后15d也會出現胎胞,這時就可以確診為受胎,提醒畜主注意保胎。如果母馬(驢)配種后25d雖然子宮收縮成繩狀,但沒有胎胞,這種現象是假妊娠,必須采取措施(清洗子宮)促進發(fā)情,進而爭取下一情期。
筆者從2001年開始牛凍精改良工作,通過摸索、比較、積累,發(fā)現母??諔褧r和母馬(驢)相反,子宮角呈并列的兩根繩索狀,而配種后35d可以摸到一側的子宮角變軟,有波動感的胎胞,就可定為受胎。如果沒有變軟,仍然呈繩索狀,該牛確定為空懷,應采取必要的催情措施,爭取下一情期。只有這樣才能使受胎率提升上來。
筆者在多年的馬匹改良實際操作過程中,對檢查到妊娠的母馬(驢)都在卡片上標明是左側子宮角受胎,還是右側子宮角受胎。次年去進行產駒調查后發(fā)現,檢查時胎胞懷在左側子宮角的母馬(驢),所產的新駒性別為公;胎胞懷在右側子宮角的母馬(驢),所產的新駒性別為母。為了驗證這一新發(fā)現,筆者有意識地在做妊娠檢查時,除了在卡片上標明受胎側的子宮角外,順便把性別預測告訴畜主。起初,大家都持懷疑態(tài)度,認為不可能,只會隨便附和一下,不放在心上。等到來年新駒產下后,所預測的性別變?yōu)楝F實,畜主們才相信。并在來年妊娠檢查時,主動詢問產公還是產母,筆者的預測也進一步得到證實。筆者也把這一技術用在母牛妊娠檢查上,早期預報畜主所產犢牛的性別。通過一年年的反復驗證,準確率在牛、馬上都達到95%。
只有做到早期妊娠檢查,才能達到妊娠性別鑒定。因為母馬(驢)懷孕兩個月,母牛懷孕三個月胎胞就已經很大了,無法分辨出懷孕的子宮角為哪側,從而無法推斷胎兒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