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初
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擔當,偉大的擔當催生偉大的精神。
從毛澤東時代到鄧小平時代,在波瀾壯闊的革命、建設、改革征程中產(chǎn)生的紅船精神、韶山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鐵人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小崗村精神、特區(qū)精神、載人航天精神……舉不勝舉,琳瑯滿目,熠熠生輝,構成中國共產(chǎn)黨的精神譜系,豐富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而世代傳承。
在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必然創(chuàng)造“勿忘昨天苦難輝煌,無愧今天使命擔當,不負明天偉大夢想”的新精神。最近,《陜西日報》和新華網(wǎng)推出“弘揚梁家河精神”的大部頭理論文章,給我們以深刻啟示并產(chǎn)生諸多聯(lián)想。
精準扶貧,是續(xù)寫黨的歷史和改變民族命運的輝煌事業(yè),必然留下深深的新時代烙印,產(chǎn)生不朽的新時代精神。在習近平總書記發(fā)出精準扶貧號召的首倡地,我們更加充滿自信,盡情地觸摸新時代的“十八洞精神”。
從形成背景,可以觸摸到“十八洞精神”的溫度。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這一偉大精神,是時代的呼喚,實踐的結晶,更是領袖的首創(chuàng)。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滿懷深情,來到深度貧困的湘西花垣縣十八洞村調研,首次發(fā)出“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偉大號召。英明的決策,時代的強音,傳遍大江南北,凝聚千軍萬馬,煥發(fā)出無窮無盡的力量。從此,一場改寫歷史命運的脫貧攻堅戰(zhàn)在神州大地打響。
從基本內涵,可以觸摸到“十八洞精神”的深度?!笆硕淳瘛钡奶釤捙c概括,需要理論界和權威部門的深入研究,并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進行系統(tǒng)闡釋。帶著這一問題導向,學習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我們能夠感受到“十八洞精神”內涵極其豐富。我的初步理解是:“十八洞精神”,其特質就是精準精湛的求真精神,其要義就是決戰(zhàn)決勝的攻堅精神,其核心就是共建共享的創(chuàng)造精神,其追求就是謀“?!敝\“興”的追夢精神。
從價值取向,可以觸摸到“十八洞精神”的高度。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心中始終裝著尚未脫貧的農民朋友,他的足跡踏遍深度貧困地區(qū)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笆硕淳瘛敝詡ゴ蠖绺撸褪且驗樗橇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價值取向充分體現(xiàn)的是:以時代為主題的使命擔當,以人民為中心的真摯情懷,以精準為方略的卓越能力,以決勝為目標的堅強意志。
從地位作用,可以觸摸到“十八洞精神”的力度。這一新時代精神,豐富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精神譜系和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既為聚力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zhàn)提供直接精神動力,又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提供強大精神支撐,還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供鮮活教材和現(xiàn)場范本,其意義和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因此,強化思想認同,優(yōu)化載體標志,深化宣傳推介,弘揚和踐行好“十八洞精神”,既是情感所系、血脈所依,也是教育所需、使命所為。
大凡世代傳承的精神,一般都具備歷史烙印、思想內涵、形象代表、載體標志等基本要素。“十八洞精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這篇千字文不可能托舉起如此重任,只是嘗試著深情觸摸,拋磚引玉。可以預期,更多精準提煉和大力弘揚“十八洞精神”的精品力作,定會呼嘯而來、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