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宗山 高正順
1922年夏,賀龍由湘西靖國軍的團長升為川軍混成旅的旅長,率部去川東赴任,在楊家灣駐扎了3天。張家界市永定區(qū)橋頭鄉(xiāng)是永定區(qū)通向桑植縣的咽喉要塞,橋頭鄉(xiāng)熊家邏村楊家灣是咽喉要塞的驛站。賀龍以前路過楊家灣時,常住在結拜兄弟楊壯英家里,這次是第5次率軍駐在楊家灣,帶著家眷數人,女眷安排在楊壯英二哥楊金英家里。在這3天里,賀龍的10歲長女賀金蓮在楊家灣跟7歲的楊關妹結為童年伙伴,在這里玩耍得相當快樂。
1925年5月16日,賀龍回桑植省親,帶著家眷,在楊家灣逗留一日,讓家眷休息一天,讓孩子們多玩一回。當晚,楊關妹和賀金蓮久別重逢,睡在一起知心話說個不停。
1935年11月19日,賀龍率領紅二軍團長征,中午到楊家灣。楊關妹一見賀龍就問賀金蓮姐姐在哪兒,賀龍回答說:“在很遠的地方,她會回來看你的。”下午,楊關妹及叔叔楊壯英在楊家灣屋后大麻栗樹下躲飛機炸彈,楊關妹親眼見證了國民黨敵機在熊家邏村毯子塔,離賀龍棲身地1公里遠丟下炸彈。敵機飛走后,楊關妹急忙跑到楊家書院把書生高君育拉出來,帶到賀龍面前相認。賀龍見高君育身材魁梧,為人有禮貌,看楊關妹已滿19歲了,于是親自為他們保媒。楊壯英代楊關妹父親滿口答應。當晚,楊關妹母親知道紅軍要長征,命令高君育立即回離楊家灣2公里的雙崗村的家中準備,明天早晨把楊關妹迎娶過去。第二天,高君育娶親時,楊壯英把楊關妹背上花轎,賀龍囑咐高君育要對楊關妹好,并吩咐兩個紅軍戰(zhàn)士幫忙把花轎從家里抬出去。
楊關妹嫁給高君育后,時刻不忘賀龍和紅軍的恩情。高君育后來擔任國民黨大庸縣縣黨部辦公室主任,楊關妹勸導丈夫不要與共產黨為敵。在她的耐心指引下,高君育積極參加抗戰(zhàn)工作,勇救革命青年楊英,后跟隨地下共產黨員熊世平投身迎接解放活動,參加投誠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