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壽明
(四川省宣漢縣清溪鎮(zhèn)農業(yè)技術服務站,636161)
在臨床中豬牛濕熱痢疾較為常見,主要就是在夏秋季節(jié)暑濕嚴重,濕熱傷中,導致豬、牛出現(xiàn)脾胃功能失調,致使出現(xiàn)清濁不分且走大腸形成的一種疾病,在臨床中伴有顯著的濕熱癥狀[1]?,F(xiàn)階段對豬牛濕熱痢疾治療的方式與種類相對較多,但是多為西藥,這些藥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治療成本相對較高,效果不理想。而通過中醫(yī)角度,利用加味芍藥湯進行豬牛濕熱痢疾的治療,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現(xiàn)總結報道如下。
通過對2016年1月-2017年12月中收治豬牛濕熱痢疾病癥50例通過加味芍藥湯進行豬牛濕熱痢疾分析,對其進行回顧性總結研究。
在進行豬牛濕熱痢疾治療過程中,基于中醫(yī)的角度來說要做到清熱化濕,理氣止痢。方用加味芍藥湯:黃連30g、白芍 50g、當歸 30g、黃芩 30 g、木香 40g、檳榔 30g、桂枝 40g、黑荊芥 50g、甘草20g、鮮茅根(牛用量 50g、豬用量為 30g)。
在進行豬濕熱痢疾治療過程中,通過加味芍藥湯進行處理,加水1000ml,煎為300ml,每天服用兩次,每次100ml。在十二天之后病豬癥狀減少,13日即可痊愈。
在進行牛濕熱痢疾治療中,將以上配方中的鮮茅根變?yōu)?0 g,各味藥共搗成粉末狀,分為四次,每天兩次,每次一份,通過溫開水進行內服。
通過SPSS20.0的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中各項信息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處理,其計量資料通過(x±s)進行表示,利用t進行檢驗;計數(shù)資料利用[n(%)]表示,然后進行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加味芍藥湯進行豬、牛濕熱痢疾治療共50例,其中豬濕熱痢疾25例,治愈24例,1例因治療延誤導致死亡。牛濕熱痢25例,治愈25例。治療過程中各項自然指標信息差異不顯著 (P<0.05),可以進行分析對比。
在臨床中豬、牛濕熱痢疾主要呈現(xiàn)食欲減退且口渴愛飲冷水,豬牛均臥地不起,呈現(xiàn)排糞姿勢,且糞便稀糊混有膿樣翻膜、以及鮮紅色血液;每日次數(shù)不等,豬牛呈現(xiàn)腸音亢進的癥狀。同時,牛反芻逐漸減弱,有回頭望腹的趨勢。出現(xiàn)豬牛濕熱痢疾病癥主要就是因為在飼養(yǎng)過程中缺乏管理,豬牛飼料存在發(fā)霉變質等質量問題,導致豬牛腸胃受損,一些濕熱邪氣入侵,在豬牛腸胃中淤積,豬牛水運失調,進而導致出現(xiàn)豬牛濕熱痢疾的問題。同時,季節(jié)因素也會導致豬牛濕熱痢疾的問題出現(xiàn),在夏秋季節(jié)中,豬牛在天氣影響之下,體弱倦怠,受到濕熱以及疫毒之邪,濕熱疫毒內犯豬牛的腸胃,導致豬牛運化不良,存在氣血阻滯,導致熱毒雍盛與互相搏結的狀況出現(xiàn),進而化為膿血變?yōu)樨i牛濕熱痢疾。
通過加味芍藥湯進行豬、牛濕熱痢疾治療,可以利用黃連、黃芩的味苦性寒能涼血、清熱燥濕的作用控制病情,同時當歸、鮮茅、芍藥以及黑荊芥可以止血;木香以及檳榔具有調理氣機的作用;而甘草可以調胃和中,對于豬、牛濕熱痢疾癥狀可以有效控制,在臨床中應用效果效果,值得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張月奎,張連強,張連芬.加味芍藥湯治療豬牛濕熱痢疾[J].中獸醫(yī)醫(yī)藥雜志,2011,30(2)∶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