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君
我在市里的五中連著考了三年,都名落孫山。母親托關系把我送進了石門私立中學,因升學率高,周邊幾個市的人們都愿意把孩子往石門中學送。
第一節(jié)課,上課鈴剛響,就有三個老師模樣的人搬著椅子,陸續(xù)地坐在了課桌間的夾道里。這架勢我明白,有老師來聽課了。上過學的都知道,這樣的聽課,有監(jiān)督和學習的意思。這時門口探進一個油光可鑒的偏頭,鼻梁上架一副瓶底兒眼鏡,穿一身筆挺的西服,白色的襯衣領子立得有板有眼,只是有些油漬黑,然而往下看,一雙布鞋定格在腳上,他將腋窩下的教科書往講臺上一扔,說:“上課!”班長一聲“起立”,同學們呼地全站起來了。當然,坐在夾道的三位老師并沒有起立。尹老師才發(fā)現(xiàn)有人要聽他的課,露出一臉意外的表情,顯然沒有人通知他,有點不高興。他習慣性地一點頭。班長說:“坐下!”同學們坐下。他說:“這節(jié)課上自習,請同學們預習一下新課文!”
三個聽課的老師顯得很尷尬,走也不是,坐也不是,臉色由紅變黑,最后成了鐵青色。過了一會兒,陸續(xù)拖著椅子走了,椅子拖著地,似在抗議。
同桌指著一位頭發(fā)半白的老師的背影說,他是校長。我聽后對尹老師不給校長面子的行為,很驚訝,心底升起一股別樣的敬意。
尹老師教語文,有時講課不帶課本,就帶一張報紙、一本作文書,抑揚頓挫地讀里面的美文。他講書本上的課文,一堂課不看書本一眼,剛講完,下課鈴聲就會準時響起……聽說,他剛做老師時教高一,那時接手了全年級最差的一個班,但到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時,成了全年級第一,高考發(fā)榜,一個班過一本線的四十多名,一時聲名大噪。轉過年,再教高一時,他教的那個班,就人滿為患了。許多有門子的家長就想方設法把自己的孩子交給尹老師帶的三班。尹老師在接受滿五十名學生后,不管誰再托關系,再不接納一個學生,就連縣長的孩子也不能例外。
他還兼任班主任,學生最喜歡上他的班會課,在課上,學生眼睛都瞪得大大的,聽他高談闊論,他在臺上唾沫橫飛,臺下學生聽得兩眼發(fā)光。有些學生反映某門課沒掌握時,他就擼起袖子說:“來,拿出課本,我給你們補課!”于是班會就成了“瘸腿”科的補習班。有的學生反映某老師講課講得乏味,實在聽不下去,很多同學都在下邊打瞌睡,尹老師就說:“同學們,與其你們在課堂上打瞌睡,還不如找本書看,俗話說得好,‘開卷有益,看你喜歡看的書,只要不是黃書就可!”他又補充道:“老師要是嫌你看雜書,你就說是我安排的,讓他找我!”這一招雖然有點損,也有點糙,卻很在理,與其浪費時間,不如看點書,或許有益。
他的語文課,除了特立獨行外,還教我們投機取巧。比如寫作文,他不教我們那些無多大用處的理論,他讓我們背作文書上的范文,考試的時候,先起個華麗的題目,然后將背過的內(nèi)容與作文要求強拉硬扯,搞上關系,實在用不上,就把背過的最好的句子用在第一段和每段的第一句。他補充說,這些句子大都是景物描寫,并不影響大局,但這會讓評卷老師對你的文章刮目相看的。他還囑咐我們每段的結束不要用千篇一律的句號,要用嘆號或省略號。說你只要聽話,你作文成績會在原來的基礎上再多加上五分的……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高三上學期快結束的時候,突然聽說尹老師要調(diào)走的消息,我們十分震驚。聽說他考上了公務員,好像安排得還不錯,分到了縣委核心部門。尹老師走的那天,我們都哭成了淚人,他眼淚也嘩嘩的……后來才知道,這所私立學校因政策的沖擊,運轉已十分困難,老師的工資都拖欠了好幾個月。我母親聽說后,專門找到尹老師說:“尹老師你可把我們坑壞了,我是沖著你才把孩子千方百計地調(diào)進三班,結果你……其實我也是這樣說說而已,還是你的前程重要……”尹老師說:“放心,有這半年多扎實的底子,您的孩子沒問題的,三班的孩子都沒問題的……”
我大學畢業(yè)后,也考上了公務員,在一個官方場合,碰到了已做了領導的尹老師,他已換了模樣,西服依然筆挺,襯衣光亮干凈,腳上穿著锃亮的黑皮鞋,頭發(fā)蓬松仍向一邊偏著,似乎早上剛剛洗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