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琴+周錦
摘 要:以路為骨, 以自然環(huán)境為載體,文章以清暉路南延段道路景觀設計為例,根據項目背景以及路域自然環(huán)境的現狀分析,確定“歡樂長隆,生態(tài)清遠”的景觀主題,形成四個景觀主題標準段,從景觀定位、平面布局,植物設計、人行道設計等方面展現特色的、生態(tài)的主題式公路景觀。
關鍵詞:清暉路;主題景觀;景觀地域性
中圖分類號:U418.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8)02-0100-02
Abstract: Taking the road as the bone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s the carrier, this paper takes the road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south extension section of Qinghui Road as an example, and according to the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road area, this paper determines "Joy is always felt in ecological Qingyuan" landscape theme, forming four landscape theme standard sections, which exhibits ecological theme from landscape positioning, plane layout, plant design, sidewalk desig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road landscape features.
Keywords: Qinghui Road; theme landscape; landscape regionalism
清暉路南延段為清遠市境內連接廣州的一條城市主干道,暉路南延段南起廣清高速銀盞出入口,北至蓮湖工業(yè)園,規(guī)劃紅線寬度為37~42m,K0+000~K5+050段的道路工程施工圖設計,K5+050~K6+069.87段為跨京廣鐵路立交范圍,沿線為丘陵山地,自然環(huán)境良好,路線全長約6.07km。清遠市一半以上地域是山區(qū),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分布于北江兩岸的南部地區(qū)。獨特的地理位置、奇特的地形地貌,孕育出個性鮮明的高山峽谷、河流湖泊、原始森林、溶洞溫泉等奇特景觀。
1 項目背景
2013年12月31日清遠市人民政府和長隆集團簽署清遠長隆國際森林度假區(qū)(國家級世界珍稀動植物種源基地)項目合同,此項目是長隆繼廣州長隆旅游度假區(qū)、珠海橫琴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qū)之后的第三個世界級旅游綜合體版塊。作為清遠招商引資工作的重大項目,未來的清遠長隆將與廣州長隆、珠海長隆形成“主題各異、優(yōu)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的格局,充分利用三地的“山、城、?!辟Y源優(yōu)勢,打造清遠、廣州、珠海長隆國際旅游主軸線。
清暉路南延段連接廣清高速與清遠長隆國際森林度假區(qū)東西向主干路,為配合長隆首期項目的開發(fā)建設,加強長隆與廣州、清遠及周邊地區(qū)的交通聯系,清暉路南延段成為清遠重點道路工程項目。
2 景觀主題定位
結合清遠山青水秀自然資源以及長隆國際森林公園的背景,結合清暉路南延段兩側的地形地貌,以“生態(tài)清遠和歡樂長隆”為主題,打造生態(tài)自然的森林廊道。
設計中遵從現狀自然環(huán)境,結合現狀地形地貌特點布置節(jié)點設計,結合護坡、道路斷面形式合理搭配植物,修復被破壞的景觀,防止水土流失。將公路景觀融于自然環(huán)境,親近自然,感受沿途的自然風光,結合地形特點,合理布置長隆文化景觀小品,展現清遠自然風光同時展現長隆集團文化。
3 區(qū)段主題景觀設計
結合現狀自然條件分析,將道路景觀分為四個主題景觀帶,銀盞出入口長隆歡樂行主題,銀盞出入口至武廣高鐵段“田園椰風桃花源”主題段,武廣高鐵至森林大道段“森林溪谷”主題段,京廣鐵路立交“森林綠島”組團。同時對護坡及人行道、隧道等設計提出景觀設計策略。
3.1 銀盞出入口“長隆歡樂行”主題景觀
銀盞出入口為廣清下高速后的一個重要節(jié)點,結合現狀地形平坦開闊的,綠化面積較大的特點,結合長隆動物主題元素,打造自然亞熱帶常綠闊葉密林,形成森林大草原的動物組團入口。
入口節(jié)點處預留大型LED屏,讓駕駛人員在進清暉路南延線之前就能遠遠看到長隆主題的大型LED屏,以生動歡快的長隆旅游度假區(qū)形象作為標志性入口地標,LED廣告架前面是一組長隆動物小品,長頸鹿、大象、火烈鳥這些來自長隆野生動物園的動物裝置,從草原緩緩走來,迎接四方來客,將長隆森林公園形象與道路景觀結合,突出地方文化特色,營建森林大草坪原的自然景觀。
3.2銀盞出入口至武廣高鐵段“田園椰風桃花源”主題景觀
以大量觀花植物為骨干樹種,按不同花旗分類布置,做到處處有花,時時有花,形成獨具特色的四季花海,打造一條道路為依托的山地景觀廊道。植物以美麗異木棉,鳳凰木、黃花風鈴木為主要開花喬木,景觀設計有開有合,節(jié)奏多變,林上茂密、林下通透,飽滿起伏的地形,給人以縱深恢弘的空間感受,植物層次分明,中央帶以開花大喬木為主,兩側以秋楓為人行道樹,滿足遮陰功能,兩側的綠化帶結合現狀山地坡體的地形,常綠植物做背景,形成生態(tài)廊道(圖1)。
3.3 武廣高鐵至森林大道段“森林溪谷”主題景觀
武廣高鐵至森林大道段,根據現狀地形,雙向車道就地形高差形成了分離,兩車道之間形成了一段排洪明渠,形成獨特的風貌,將排洪明渠結合景觀設計,將明渠根據地形設置分段高差處理,用水景造景手法,形成一段段跌水,恢復人工溪流。endprint
植物設計在景觀水體路段,種植間距拉大,多種植白千層作為背景林,面向溪流側間隔種植黃花風鈴木,盡量讓視線通透可以在行車過程中看到中間的水體,水體內部種植水生植物蘆葦、菖蒲、水蔥、梭魚草等,采用自然式種植,呈現自然溪流景觀(圖2)。
3.4 京廣鐵路立交“森林綠島”主題景觀
本立交節(jié)點清暉路南延段上跨迎龍大道、京廣鐵路、森林大道,迎龍大道為下沉式道路,森林大道為地面道路。利用立交橋中間形成的環(huán)島綠地,結合長隆森林公園主題,打造森林草原、溪流,模擬自然環(huán)境。根據地形變化由上而下種植了常綠喬木,低矮灌木及草本地被等,模擬自然森林,并設計生態(tài)草溝模擬自然河流,森林與草原自然結合,形成組團式綠化,充分體現人與自然、動物和諧共處的理念(圖3)。
3.5 道路附屬設施設計策略
人行道作為道路設計的一部分,為展現整體森林廊道的主題,人行道的設計鋪裝采用了具有山脈連綿起伏的鋪裝拼花設計,增加人行樂趣,營建安全舒適的步行空間。
整個路段還包含了3個隧道,對隧道的入口和內部都進行了景觀化及藝術化處理,以動物或者山石大樹為題材,增加入口標識及內部的美化,減少行車疲勞。
4 結束語
隨著設計進步,城市主干道道路景觀被越來越重視,道路景觀作為城市道路設計的一部分,已經成為提高道路舒適性及服務水平的重要影響因素,連接城市與城市之間的城市主干道,周邊主要為自然環(huán)境,這就要求道路景觀設計必須尊重自然,尊重植物多樣性,以生態(tài)修復為主,結合景觀特色及人文特色,打造具有生態(tài)底蘊,又具有地域文化特性的道路景觀,提升道路景觀環(huán)境品質,從道路的基本功能需求到整體環(huán)境品質的提高,對提升整個區(qū)域景觀價值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藍常菱,羅潔.百羅高速公路人文景觀整合設計[J].西部交通科技,2011(05):5-8.
[2]陸旭東,孟祥彬,王海燕.海南陵水南灣猴島旅游公路概念設計研究[J].中外公路,2015(6):1-5.
[3]王志泰,林永明,楊贊華,等.凱雷公路景觀地域性特色設計[J].公路,2017(07):189-193.
[4]王雪晴,王超.在景觀設計中體現文化主題的優(yōu)化策略[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0(06):222.
[5]傅紅.主題式景觀設計方法探討-以廣安市春天故事景觀大道規(guī)劃為例[J].規(guī)劃師,2004(06):50-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