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文主
白云山之夜,適合于初秋,人淹沒在這偌大的山中,便感覺到不一樣的況味。
這座位于梧州河之東、城之側(cè)的山,白日,我曾多次登臨,覺得既明朗又熟悉;黑夜,尤其是初秋的月夜,就顯得神秘而陌生。
夜色闌珊,我從龍船沖方向的山腳往上攀登,山陡而路窄,石級(jí)隨山勢(shì)而筑,人便如在鯉魚脊背上行走,兩邊黑森森,望不見底,間或有一兩處荒蕪的墳塋,不經(jīng)意間突兀于腳下,我心悚然。一棵棵蒼老的松樹,枝椏交錯(cuò),影影綽綽,安靜肅然,護(hù)衛(wèi)于石級(jí)兩側(cè),令人心稍稍踏實(shí)。我回首東南方向,夜空蒼茫,一輪圓月,如古銅鏡,透出些微的桔紅,悄悄璧掛天際,似觸手可及。
不知過了多久,我費(fèi)力地攀爬,氣喘吁吁,正自覺汗津津,一陣涼風(fēng)迎面襲來,頓覺神清氣爽、渾身舒坦。不知不覺間,我已是站在山坳間的路上了,山路悠長(zhǎng),看不到邊際。此時(shí),夜色茫茫,沒法辨別去向,我心中沒底,也只能走到哪兒算哪兒了。山腰間,樹林密布,我翹首夜空,只見一輪滿月懸掛中天,清輝流光。由于樹葉茂密,灑到路上的月光斑斑駁駁,卻清澈如水,讓人的心一下子安寧了下來。
路的兩邊是密密的樹林,月光悄無聲息,靜靜地流瀉,如銀似霜,枝葉飄忽于迷茫月色,婆娑起舞的影子十分曼妙。幾竿修竹在月光下徐徐舒展,似剪影非剪影,風(fēng)清骨俊,恬淡安靜,令人禪意頓生。此時(shí),天地浩蕩,樹影竹影月影,如夢(mèng)似幻,靜聽山風(fēng),陶然忘機(jī),柔靜而溫婉,遙望夜空,深邃沉靜,銀河淺藍(lán)。
行至拐彎處,在一棵巨樹下有一方石凳,月影返照,泛著冷冷的清光。我靜坐其上,自覺夜涼如水,散落地上的月光猶似一地的光陰。剎那間,月影迷離,這落滿一地的光陰,該如何去撿拾?一縷悲愴輕漫心間。無從撿拾就無從撿拾吧,世間本來就沒有多少事能天遂人愿的。不去想好了,淡月清風(fēng),趁這夜色漸濃,以爽風(fēng)佐酒,以明月作燭,好好珍惜這山野的賞心悅目好了,卸下白日凡塵,讓時(shí)間緩慢流淌,一個(gè)人坐到地老天荒,多好。
山間月色依然明凈清冽,沒有任何雜質(zhì)。顯然,城里的月光,經(jīng)過塵俗的侵蝕,已是渾濁模糊,此時(shí)此地,于這靜謐的山中,我尋回這一地原生態(tài)的月色,便覺得十分榮幸,盡管這月色于這山間,對(duì)誰都是平等的。城與山,近在咫尺,可有誰愿意來分享呢?人在熱鬧過后,需要孤獨(dú),需要冷靜,需要那一片素凈的月色,宛如一盞清淡的茶,讓自己去慢慢品味,去回憶,去沉醉其中,去超越其外,于簡(jiǎn)靜之處,擱淺寂寞的人生,需要一種勇氣。
夜靜秋山空,在這初秋的月夜,在這宏大深沉的山間,無車馬之喧囂,無絲竹之亂耳,身處山中,四周是出奇的清靜,間或有秋蟲唧唧,其聲清越通透,聲聲清冽,具有極強(qiáng)的穿透力,不滯不糊,時(shí)斷時(shí)續(xù),動(dòng)聽悅耳,蟲兒的鳴叫,讓山變得更靜更幽了。
我就這樣走走停停,于這明月清影中沉溺,身心便是少有的愉悅,心底便默默感謝這山的存在。正想間,在疑似路的盡頭處,月影朦朧,一襲淡淡的花香,裊裊幽幽,隱隱約約,在月色中浮動(dòng),沁人心脾,讓人豁達(dá)明凈,不知是躲在什么旮旯的花散發(fā)出來的,也不知是什么樣的花,能有這樣的香。作為花,能在這樣美妙的月光下,默默地悠然綻放,芬芳路人,一份感激之情便在我心中彌漫。
沿著山路盤桓而上,我來到一處亭子,名曰云峰,其位置極佳,月夜的蒼山梧水,迷茫浩渺,氣象萬千,便在眼底了。
淺淡的秋風(fēng),深邃的樹林,細(xì)碎的月光,將山與山腳下那方萬家燈火的城,分隔為兩個(gè)截然不同的世界。我靜靜俯視那白日里喧鬧的城,紅塵世界,燈火明滅,樓宇隱約,月色籠罩,迷迷蒙蒙,似是海市蜃樓。那兒的街市,有著怎樣的繁華,房子里的人,又有著怎樣的忙碌與悠閑,在這清靜的山中,讓人產(chǎn)出無限的遐想。
再遠(yuǎn),城之一側(cè),江流隱隱,船影朦朧,漁火點(diǎn)點(diǎn),月色融融,東流的大江,便在虛無飄渺間了。白云山,作為水之濱的一座山,靜守三江,它見證了山城水都的滄海桑田,也見證了山城水都無數(shù)的歷史風(fēng)云,它是在清幽的月夜,抑或是晴朗的白日,見證上古的舜帝、秦朝的趙陀、唐代的李靖、北宋的蘇軾、民國的孫文嗎?那年那月,那日那夜,他們都曾流連于江上。時(shí)光嬗遞,歲月更迭,作為人,不一定記得,而作為山,則一定記得,凡塵多少事,聚散一瞬間,千百年來,山雖不語,卻于靜默中銘記,看江流日夜,看人生悲歡,身處山中,陡感山之偉大。江岸塘源,山色淡淡,淡如一抹漫不經(jīng)心的寫意,似有若無,而山上的塔,恍惚漂浮,光點(diǎn)隱約,猶似悠遠(yuǎn)天燈,恍如隔世。江山塔影,靜枕輕煙,似一幅朦朧的山水畫,簡(jiǎn)潔平和,意境清遠(yuǎn),掛在那,一掛便是幾千年。
腳下的云峰亭似在月色中浮沉,朦朧間,疑是天上仙閣,我的思緒也飄忽起來,不知今夕何夕了。我抬頭望天,皓月當(dāng)空,明鏡似的圓月,清光萬里,一縷淡淡的云彩,陪伴在月的不遠(yuǎn)處,蒼涼而悠遠(yuǎn)。
此時(shí)子夜已近,天朗氣清,月華如水,森然的一座山,在這朗朗月夜,素妝淡抹,一派清輝映照。
不知是對(duì)山的不舍,抑或是對(duì)月的不舍,于是我想,如若能成為一棵樹,靜靜地長(zhǎng)在這山之一隅,只要有月色光顧,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