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斯日古冷
(內蒙古國際蒙醫(yī)醫(yī)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65)
IgA腎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最常見的腎小球疾病,占原發(fā)性腎小球疾病的20%~47%;以低糖基化IgA1沉積于腎小球為病理特征,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壓及腎功能損害為主要臨床表現[1]。目前,西醫(yī)傳統(tǒng)治療上多以控制血壓(ACEI、ARB)、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為主。在蒙醫(yī)學中該病屬于“腎伏熱”范疇,蒙醫(yī)治療該病理論基礎豐富,而蒙醫(yī)運用辨證論治為主、辨病辨證相結合的方法,在IgA腎病的治療上也顯示了自己的優(yōu)勢和特色。我院2015年2月2018年6月間蒙西醫(yī)結合治療IgA腎病療效顯著,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確診(通過腎活檢)的IgA腎病患者110例,門診及住院患者。男性58例、女性52例,年齡17歲~56歲、平均年齡36歲,病程1年~10年、平均病程3年。其中伴間歇發(fā)作肉眼血尿后有持續(xù)性鏡下血尿者18例,占16.36%;伴高血壓者78例,占70.91%;伴上呼吸道感染者51例,46.63%;伴扁桃體發(fā)炎者56例,占50.91%等。
1.2 納入標準[2-3]①符合以2008年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腎臟病學》第3版中有關IgA腎病的診斷標準。②年齡大于16歲,小于60歲,且經腎活檢確診為IgA腎病者;③24h尿蛋白定量少于3.5g,肌酐清除率(Ccr)≧50mL/min;④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3 排除標準 ①其他類型腎病者;②伴有嚴重心腦血管,肝病及代謝性疾病者;③有長期大量使用其他激素或免疫抑制劑藥物史、酗煙酒史者;④妊娠期、哺乳期及正在接受其他治療方案者;⑤不配合治療者。
1.4 觀察項目 (1)腎活檢:①光鏡檢查(用HE、PAS PASM染色);②免疫熒光抗體,包括免抗人IgG、IgA、IgM、C1q、C3、Fg。③電鏡檢查。(2)實驗室檢查:①尿常規(guī);②24小時尿蛋白定量;③腎功能、血肌酐、尿素氮、肌酐清除率,CO2結合力等;④免疫學檢查:IgA、IgM、IgG、C3、C4、CH50;⑤血清生化學檢查:血清總蛋白、白蛋白與球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等。(3)臨床癥狀:觀察腰痛,渾身乏力,浮腫,尿泡沫及其他癥狀的變化。
2.1 蒙藥辨證療法 早服波仁阿如日-10 15粒,午服希拉毛都-8 3g,晚服薩日嘎如迪 13粒、協(xié)日嘎-4湯3g(水煎引服),伴肉眼血尿者加服止血古日古木-8或熊膽粉,伴上扁桃體紅腫者加利西-6,并結合西藥氯沙坦鉀片,1次/d, 50mg/次。1個月為1個療程。
治愈: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或基本緩解,腎功能正常,24h尿蛋白量<1g;顯效:臨床癥狀大部分緩解,腎功能基本恢復正常,24h尿蛋白量<1g;有效:臨床癥狀部分緩解,腎功能較治療前好轉,仍可見持續(xù)性腎性蛋白尿,1g≦24h尿蛋白量≦3g;無效:癥狀體征及腎功未見明顯變化,甚則出現急慢性腎功能衰竭。
治愈28例,占25.46%;顯效62例,占56.36%;有效18例,占16.36%;無效2例,占1.82%;總有效率98.18%。療程最短的1個療程、最長者4個療程,平均2個療程。隨訪60例,愈后1至2年均未復發(fā)。
IgA腎病(腎伏熱)是剛開始時全身不舒服,腰腎部疼痛,身體衰弱,手掌足心發(fā)熱,顏面及雙目、脛部足背等,夜間口干、出汗、偶爾流鼻血、白天發(fā)困、脈象細,尿色紅褐色并且渾濁,病情加重則可轉變?yōu)樗?,甚至引起尿毒而危及生命[3]。蒙醫(yī)學認為該病是由于飲食起居不調,病血偏盛散于皮膚,行于脈道,積于腎臟,巴達干內隱伏血熱癥,而誘發(fā)該病的發(fā)生。臨床上以清血希拉熱、消粘、鎖脈比血、清瘟解毒、祛腎熱、益腎氣為治療原則。波仁阿如日-10清腎熱、清希拉熱,希拉毛都-8清熱、鎖脈、止滑精,清腎熱,薩日嘎如迪殺粘,協(xié)日嘎-4湯殺粘、清熱、利尿,止血古日古木-8止琪素、希拉、巴達干等所致失血,結合西藥氯沙坦鉀片,治療后總有效率達到了98.18%。結果表明,蒙西藥結合治療IgA腎病療效顯著,療程短,費用低廉,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