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流行性乙型腦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type B)簡稱乙腦,是由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導致的一類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急性傳染?。?]。該病經(jīng)蚊蟲叮咬傳播, 好發(fā)于夏季, 且起病急、潛伏期約10~15 d, 多發(fā)于10歲以下兒童, 多數(shù)患兒癥狀較輕或無癥狀, 僅表現(xiàn)為高熱、意識障礙、驚厥、腦膜刺激征、強直性痙攣等[2]。該病病死率極高。目前, 在治療流行性乙型腦炎上臨床并無特效藥, 而有研究表明, 在搶救過程中采取合理的護理措施能夠有效降低患兒致殘率、病死率。本文作者通過對本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88例流行性乙型腦炎患兒采取相應護理措施的研究,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現(xiàn)將結(jié)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88例流行性乙型腦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經(jīng)臨床檢查均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行業(yè)標準中流行性乙型腦炎診斷標準[3], 即患兒病前均有高熱、呼吸道或消化道癥狀, 并伴隨嘔吐、抽搐、昏迷等癥狀。將所有患兒隨機均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44例。實驗組男24例, 女20例;年齡1~10歲, 平均年齡(6.28±1.74)歲;病癥程度:15例輕型, 22例普通型, 7例重型。對照組男23例, 女21例;年齡1~11歲, 平均年齡(6.37±1.54)歲;病癥程度:14例輕型,21例普通型, 9例重型。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
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兩組患兒入院后, 給予患兒臨床常規(guī)治療, 包括抗感染、降低顱內(nèi)壓、醒腦等措施。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guī)護理, 具體方法為:采用冰塊進行物理降溫, 密切監(jiān)控病情, 必要時向患兒家屬詳解患兒病情等相關問題。實驗組患兒給予臨床護理路徑, 制定護理計劃表, 表的橫軸為時間, 表的縱軸為護理流程, 從評估、監(jiān)測、醫(yī)囑、飲食、健康宣教、治療等方面進行護理, 具體方法為:①患兒入院時, 護理人員應及時向患兒家屬詳述醫(yī)院情況、患兒主治醫(yī)生、患兒病情等;評估患兒意識狀態(tài)、瞳孔、對光發(fā)射、發(fā)紺、痰量等情況;密切監(jiān)測患兒生命體征, 包括體溫、心率、呼吸情況等;給予患兒藥物進行化學降溫, 并冰敷頭部或用酒精擦浴患兒進行物理降溫[4];實時監(jiān)測患兒病情情況;醫(yī)護人員應及時向患兒家屬詳述治療期間相關檢查的重要性及需注意的事項, 以提高患兒家屬配合度, 加速患兒恢復速度;此外, 也不應忽視藥物注入等基礎護理[5]。②入院后至出院前, 須保持病房干凈, 空氣流暢, 溫度適宜, 且應注意防蚊;密切監(jiān)測患兒各項生命體征;定時對患兒進行相應檢查, 并及時采取治療措施;控制探病人數(shù), 避免患兒因受刺激而驚厥或抽搐;及時與患兒家屬交流, 安撫患兒家屬情緒;向患兒家屬詳解相關疾病知識, 讓患兒家屬對患兒病情有一定了解;保持患兒口腔清潔, 若患兒出現(xiàn)唇裂, 可涂抹石蠟油緩解;定時清潔患兒皮膚, 若患兒處于昏迷狀態(tài), 則定時幫助患兒翻身;若患兒無法閉眼, 則可用鹽水紗布遮住眼睛;及時對高熱患兒進行降溫;叮囑患兒家屬讓患兒食用清淡、流質(zhì)食物, 若患兒無法進食, 須進行鼻飼;若患兒病情有所恢復,可適當增加患兒活動量。③患兒出院時, 及時對患兒狀態(tài)進行評估;叮囑患兒家屬注意患兒院后的一些注意事項;叮囑患兒家屬及時按照醫(yī)院規(guī)定時間進行復診;叮囑患兒家屬注意患兒院后飲食。
1.3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兒住院時間及高熱消失、意識障礙消失、抽搐消失、腦膜刺激征恢復時間。觀察兩組患兒搶救效果。采用本院自制的調(diào)查問卷評定兩組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 十分滿意為85~100分;滿意為70~84分;不滿意為<70分。護理滿意度=(十分滿意+滿意)/總例數(shù)×100%。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患兒體征消失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實驗組患兒高熱消失時間、意識障礙消失時間、抽搐消失時間、腦膜刺激征恢復時間分別為(2.79±0.77)、(1.80±0.41)、(1.98±0.59)、(2.07±0.58)d, 短于對照組的 (3.53±0.91)、(2.20±0.54)、(2.63±0.59)、(2.70±0.67)d,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t=4.1178、3.9136、5.1674、4.7157, P<0.05)。實驗組患兒住院時間為(8.08±1.44)d,短于對照組的(9.52±1.86)d,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0607,P<0.05)。
2.2兩組患兒搶救效果比較 實驗組患兒中有43例搶救成功, 搶救成功率為97.73%(43/44);對照組患兒中有33例搶救成功, 搶救成功率為75.00%(33/44)。實驗組患兒臨床搶救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9.6491,P<0.05)。
2.3兩組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患兒家屬有22例十分滿意, 20例滿意, 2例不滿意, 護理滿意度為95.45%(42/44);對照組患兒家屬有15例十分滿意, 18例滿意,11例不滿意, 護理滿意度為75.00%(33/44)。實驗組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3108,P<0.05)。
對于乙型腦炎患兒來說, 其體溫過高與病毒血癥、神經(jīng)系統(tǒng)炎癥有關;驚厥與高熱、腦缺血缺氧、腦水腫、腦實質(zhì)損害有關;呼吸衰竭與腦實質(zhì)損害、腦疝、呼吸道阻塞等有關;意識障礙與與腦實質(zhì)損害有關;感染與昏迷有關。在疾病發(fā)生后, 除了采取有效的治療外, 一定要進行及時的護理,通過護理改善患兒的各項癥狀, 如可降低患兒體溫, 減少患兒意識狀態(tài)、抽搐、驚厥的情況, 這樣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兒病情, 提高患兒搶救效果[6-8]。
本文研究結(jié)果表明實驗組患兒高熱消失時間、意識障礙消失時間、抽搐消失時間、腦膜刺激征恢復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兒搶救成功率、家屬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在治療小兒流行性乙型腦炎時, 采取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有效縮短患兒住院時間, 增加患兒治療效果, 提高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 加快患兒恢復, 值得臨床大力推廣及應用。
[1] 袁水英, 程雪花.臨床護理路徑在24例流行性乙型腦炎患兒護理中的應用.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 2014, 23(4):113.
[2] 馬紅.流行性乙型腦炎60例的臨床護理體會.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6, 8(19):254-255.
[3] 王敏.護理干預對流行性乙型腦炎患者的影響.云南醫(yī)藥,2015, 36(2):244-245.
[4] 王文歡.36例流行性乙型腦炎患兒的護理干預.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 2014, 17(5):104-105.
[5] 楊賦戟.護理干預用于流行性乙型腦炎患者護理的影響評價.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 2016(1):91.
[6] 邱巧玲.臨床護理路徑在流行性乙型腦炎患兒中的應用觀察.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6, 8(6):233-234.
[7] 喬素華, 李平.兒童流行性乙型腦炎MRI特點分析.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影像學雜志, 2016, 14(4):423-425.
[8] 張玉微, 趙英華.流行性乙型腦炎患兒44例的護理.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0, 4(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