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君芬 沙錦程
為提高農田綜合種養(yǎng)的經濟效益,在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的技術支持下,2017年蘭鵬糧食種植家庭農場投資385萬元,新流轉農田土地800畝,新上稻蝦連作項目,開挖土方9萬方,圩堤建設3000m,投資35萬元,小龍蝦苗52萬元、防逃設施22萬元、監(jiān)控設施13萬元、倉儲及辦公室用房60萬元、飼料50萬元、稻種8萬元、滅蟲燈12萬元、工人工資50萬元、泵房及水利設施18萬元,土地流轉金68萬元、其它附屬設施12萬元。年產小龍蝦82500kg,畝平達103kg/畝,有機稻總產達42.5萬kg,畝平產量531kg,合計全年產值684萬元,全年純收益299萬元,畝純收益達3737元,在他的帶動下,周邊稻蝦面積擴大到3000多畝,現(xiàn)將他的經驗介紹如下。
2月底,按溝深0.6-0.8m、寬4m、坡比1∶1.5開“L”形田邊溝,完成土方工程后,大田注水泡田1個月,以消除藥殘的危害,排水后施入160kg/畝生石灰清塘。一周后,按間距2-3m栽培伊樂藻,覆蓋率60%。并撒施發(fā)酵的農家肥作基肥。
3-4月中旬,投放蝦苗5000-7000尾/畝,規(guī)格在140-300尾/kg。幼蝦顏色青褐色或紅色,這樣的蝦苗活力強。放苗前用河水澆淋蝦苗2-3遍后讓其自行爬入田的淺水區(qū),及時撈出活力不強或接近死亡的苗,防止水質受污染。
4月下旬至5月底,水溫升高,加強水質調控、飼料投喂和病害防治。針對小龍蝦食性雜的特點,投喂植物性或動物性餌料。前期投喂量為體重的1%-2%,5月中旬達3%。投喂時間上午8-9點投喂全天量的30%,傍晚5-8點,投喂全天量的70%。
4-6月份一般稻田水溫在12-25℃,是適宜小龍蝦生長的水溫,在此條件下,1cm的蝦苗經3個月的生長,體重可達25-40g/尾或更大,大規(guī)格蝦苗(120-140尾/kg)的體重可達50-70g/尾,因此,在6月中旬插秧前陸續(xù)起捕銷售70%-80%的成蝦,未捕盡的小龍蝦留著交配繁殖種苗。
一是所進的蝦苗要求無藥物殘留,無病無傷,體質強壯,大小均勻,進蝦塘前要用藥物嚴格消毒,稻田如有藥物殘留必須用解毒藥物改底,進行生石灰潑灑。
二是施肥進蝦前必須在稻田栽種伊樂藻,伊樂藻必須肥水才能長好。在稻田小龍蝦養(yǎng)殖過程中可全程使用酵素菌蝦苗專用肥,施用前用水浸泡30分鐘以上,每次3kg/畝,每月施3次,保持水體透明度35cm。
三是巡查與調控水質。晴天有太陽時,水可淺些,飼養(yǎng)小龍蝦時勤消毒,經常觀看水質,經常換水,如水質清瘦必須肥水,水位一般保持1m左右,夏季在1.5m左右。曬田時水位低,蝦溝可確保不傷蝦,田擱好后,應及時恢復原水位,盡可能不要擱得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