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來
俗話說,虎毒不食子。但是,一個狠心的90后年輕媽媽卻親手悶死了11個月大的兒子,這讓人匪夷所思,難以想象。2017年8月9日,由上海市青浦區(qū)檢察院提起公訴的被告人張倩故意殺人案被宣判,張倩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8年。
大年夜男嬰猝死
2017年1月26日是除夕前一天,本該是個闔家團圓、準備辭舊迎新的好日子。這天下午13時許,上海市青浦區(qū)練塘鎮(zhèn)派出所接到一起報案,報警人稱家中一男嬰死亡。民警到案后,將具有重大作案嫌疑的男嬰母親張倩帶走調查。
孫家是一戶養(yǎng)魚的人家,孫大力周翠蘭夫婦10多年前在青浦區(qū)練塘鎮(zhèn)承包了幾塊魚塘。如今,兩個兒子孫奇、孫亮都成家立業(yè)了,三戶人家分住在魚塘上的簡易棚屋內。大兒子孫奇有一兒一女,小兒子孫亮也有一個兒子。
1月26日清晨6點,很多人還在睡覺,孫家人已經(jīng)開始了一天的工作??爝^年了,家家戶戶都要買魚,這一天應該能有不錯的收獲。7點左右,孫大力夫婦攜孫女小蕓前往石湖蕩,兩個兒子則到小昆山賣魚。
10點左右,孫大力夫婦和小蕓回到家中,發(fā)現(xiàn)本該睡在大兒子屋內的孫子小宇睡在自己屋里,小宇安安靜靜的,孫女小蕓還提醒大家弟弟在睡覺,不要吵。一家人就沒有再去驚擾小宇。
下午1點左右,小宇仍然沒有醒來,周翠蘭覺得不對勁,到床上查看,這一細看發(fā)現(xiàn)不對勁,孩子嘴角白沫、嘴唇發(fā)紫,身體摸著已經(jīng)硬了。
把這個噩耗傳給丈夫和兩個兒子后,幾個人都急得直掉淚。小宇平時是由老兩口帶著的,因為今天出門賣魚,臨走前交給其親生母親張倩照顧,她和孫奇住在距離老兩口100米的另一個屋里。孫奇回憶自己臨走前還逗了下兒子,兒子對自己笑了,可這張小臉現(xiàn)在再也無法做出任何表情了。從上午自己離開到發(fā)現(xiàn)兒子死亡,妻子張倩一直推說要睡覺沒有出過屋子。小宇莫名其妙從自己屋里轉移到爺爺奶奶屋里,那么他的死亡最有可能和妻子張倩有關。那么小宇母親張倩真的如家人所質疑是兇手嗎?
百般抵賴終認罪
孫家人一起找到張倩,不料張倩死死不松口:“不關我的事!”孫家人拿她沒辦法,又不愿讓小宇的死因就這么蒙混過去,只得報警。
張倩一開始被警察帶走時試圖用刀割腕證明自己清白,接受審訊時只說不知道為何警察說自己殺死了小宇,那可是她親兒子啊。
公安機關多次教育后,張倩的防線終于崩塌,才承認趁丈夫和公婆離開后,用被子悶死小宇的事實。
原來,張倩和丈夫孫奇已育有一女兒小蕓,剛上幼兒園。據(jù)爺爺奶奶孫大力周翠蘭介紹,小蕓自兩個月大開始就由老兩口帶,之后基本沒管過孩子,小蕓和媽媽不怎么親近。
據(jù)孫奇描述,妻子可能有重男輕女的嫌疑,張倩是家里的老大,有一個妹妹,父母為了要一個男孩把妹妹送了人。剛生下小宇時張倩對這個期盼中的男孩兒非常喜歡,要知道夫妻倆經(jīng)濟條件一般,張倩本來是不打算生二胎的,之前也有過流產(chǎn)的經(jīng)歷。這一胎原本是準備去醫(yī)院打掉的,但檢查出來是男孩,張倩就決定生下來。
十月懷胎后,一個男嬰呱呱落地,張倩一開始歡喜得不得了,什么都給孩子最好的,在孩子9個月前張倩基本都是自己帶孩子,和對待女兒小蕓的態(tài)度截然不同。
然而,一場小小的感冒竟導致了孩子的不幸。
悲劇之源:唐氏綜合征
2016年9月的一天,小宇因感冒引起發(fā)燒不退,夜里張倩和孫奇見小宇仍然不退燒就趕緊抱著孩子上醫(yī)院,看病時,醫(yī)生建議張倩帶小孩去兒科醫(yī)院做一下染色體篩查。因為小宇五官和常人有異,眼角上翹、鼻梁稍寬、小手指只有兩節(jié),可能是弱智兒。張倩聽了醫(yī)生的一番話,如遭雷擊。
第二天,夫妻倆就帶小宇去了兒科醫(yī)院,等待15天后的確診報告。在焦慮不安的等待中張倩自己先忍不住上網(wǎng)查詢。她意識到兒子可能得了唐氏綜合征,以后生活不能自理,這個孩子將成為自己一輩子的包袱。
從兒科醫(yī)院回到家后,張倩就情緒崩潰了,她把兒子的奶粉、衣服都搬到爺爺奶奶的屋里,明確表示自己不再管這個小孩。
15天后,上海兒科醫(yī)院報告確診小宇患唐氏綜合征。這是一種基因上的先天疾病,也稱為先天愚型,得病的小孩先天智力缺陷,生活不能自理,比常人易患腫瘤,壽命也較常人短。一般來說孕婦可以通過唐氏篩查估算胎兒罹患唐氏征的風險。青浦區(qū)檢察院檢察官對張倩審訊時問其為何不做唐氏篩查,答案竟是為了省錢。
確診后,張倩越來越不愿意面對小宇,她要求公婆把孩子送到福利院,但是丈夫和公婆堅決不同意,他們愿意承擔起照顧孩子的責任,何況他們已經(jīng)和這個孩子有了感情,怎么可能把孩子送人。此后,張倩和公婆之間經(jīng)常產(chǎn)生矛盾,公婆責怪張倩沒有做產(chǎn)檢,張倩情緒爆發(fā)時說要把孩子扔到魚塘一了百了。她甚至對丈夫孫奇說:“你只能在我和孩子之間二選一,有我沒他,有他沒我?!?/p>
對生命的敬畏感不同,造成張倩和家人之間的陌路,家人無法理解張倩為何不要自己的親生骨肉。
2017年1月26日7時許,張倩趁家人外出之際,面對讓自己苦悶不堪的兒子小宇,用被子捂悶其口鼻致機械性窒息而死亡。
“錯誤”的出生
案件的發(fā)生給孫家人的生活蒙上一層陰影。小宇的父親和爺爺奶奶都無法接受一條鮮活的小生命就這樣沒有了。 小宇奶奶流著淚說:“在我眼里,小宇一點也不笨,他什么都知道?!?/p>
小宇的悲劇令人唏噓,也讓新生兒缺陷這類社會問題引起人們關注。有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各類殘疾人總數(shù)已超過8500萬,其中約七成是出生缺陷所致。
無獨有偶,2016年河南林州和湖北武漢相繼發(fā)生了兩起因出生缺陷遺棄甚至殺害自己子女的案件。武漢案件中母親掐死聾啞女兒后,跳樓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縱觀這些案件,犯罪嫌疑人普遍缺乏法律知識、喪失了道德底線。生命權至高無上,任何人都無權剝奪他人的生命。殘疾兒童和正常人在法律上沒有區(qū)別,同樣擁有生命權、健康權、受教育權。有些人認為是自己親生的孩子,就能隨意處置其生死。犯罪嫌疑人往往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之下,將正常人的是非觀念與價值底線拋之腦后,殊不知這不僅觸犯了道德底線,更觸犯了法律底線。
另一方面,這些犯罪嫌疑人缺乏心理疏導。本起案件中,從張倩在犯罪后試圖割腕的行為來看,她可能處于長期抑郁狀態(tài)。張倩的家庭非上海戶籍,經(jīng)濟條件一般,每天工作長達12小時,又育有兩個孩子。此外,小宇是因為自己喜歡男孩才選擇生下來的,而事實證明這是一個“錯誤”的出生。如果當初張倩能夠自我調節(jié)或者得到家人的開導,這樣的悲劇也許就不會發(fā)生。
在看守所里,張倩流下了悔恨的淚水:“我也是愛這個孩子的,做這件事的時候心里也很痛苦。”無論張倩在殺害小宇時內心是多么掙扎,她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目前,青浦區(qū)檢察院正在對該案審查起訴。(本文當事人均為化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