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吉軒, 李 云, 李 標, 鄧仁菊, 李 麗
(貴州省生物技術研究所, 貴陽550006)
甘薯屬旋花科甘薯屬一年生作物,由于塊根產量高、適應性廣,是重要的糧食、飼料、工業(yè)原料及生物能源作物之一。而紫心甘薯薯肉一般為紫色或深紫色,除含有普通甘薯各種營養(yǎng)成分外,還富含有豐富的花青素,由于花青素具有特殊的功能,從而表現(xiàn)出一些特有的生理活性和功能[1]。有研究表明,紫心甘薯具有抗氧化、保肝和改善視力等功能,同時還能降低血清中的相關酶,對高血壓等心血管病有較好的預防功能[1-2]。
ISSR分子標記在作物種質資源鑒定、分類及親緣關系分析等中有重要的應用,對研究材料的背景要求不嚴,且具有引物設計簡單、多態(tài)性高、重復性好和結果可靠等優(yōu)點[3],在一些作物種質資源鑒定和親緣關系研究中進行了相應的應用[4-5]。同時,ISSR分子標記在甘薯遺傳多樣性等方面獲得了肯定,并有較高的分辨力[6]。目前利用ISSR分子標記分析貴州紫心甘薯種質資源的遺傳多樣性還未見報道。本研究利用ISSR分子標記對23份貴州紫心甘薯種質資源的親緣關系進行分析,初步了解紫心甘薯材料間的親緣關系,為貴州省選育紫心甘薯新品種,提高育種效率提供理論依據(jù)。
實驗材料為引進和新選育的貴州紫心甘薯種質資源,一共23份(見表1)。
表1 23份貴州紫心甘薯種質資源
1.2.1 紫心甘薯基因組DNA的提取
紫心甘薯種質資源基因組DNA的提取[7],獲得的基因組DNA溶液的質量可達到ISSR分子標記要求。
1.2.2 ISSR-PCR反應與電泳檢測
ISSR-PCR的反應體系、擴增參數(shù)和電泳檢測[8]。反應體系:采用20μL體系,Taq 酶(1U/L)0.2μL,10×buffer 2μL,甲 酰 胺 (1%)1μL,dNTP(0.3mmol/L):0.6μL,引 物(1U)2μL,DNA模板(45ng/μL):2μL,加水補至20μL;擴增參數(shù):94℃充分變性5min,然后40個循環(huán):94℃變性90s,50~60℃退火45s,72℃延伸7min,最后72℃延伸8min,4℃終止反應;電泳檢測:取PCR擴增產物5μL在1.5%瓊脂糖凝膠上進行,需45min左右,以DL 2 000作為標記,電泳完后進行照像保存,方便下一步讀取條帶。
1.2.3 數(shù)據(jù)分析
以瓊脂糖電泳的每條DNA帶為1個單位,有帶的賦值為1,無帶的賦值為0,應用Excel進行數(shù)據(jù)輸入,統(tǒng)計結果為0~1型的數(shù)據(jù),然后利用DPS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并聚類分析。
通過從15個ISSR引物中最終篩選出7個多態(tài)性好且條帶清晰的ISSR引物[9]。利用篩選出的7個引物一共擴增出45個條帶,每個引物平均擴增出6.5個條帶,其多態(tài)性帶為41個,多態(tài)性百分數(shù)達到91.1%。其中,引物825、835和引物841對23份貴州紫心甘薯種質的ISSR-PCR擴增結果見圖1~圖3。
通過DPS統(tǒng)計軟件對23份貴州紫心甘薯種質資源進行了聚類分析,所獲得的聚類圖結果見圖4。
23份貴州紫心甘薯種質資源的遺傳相似系數(shù)范圍為0.07~0.62,平均值為0.32,表明23份貴州紫心甘薯種質資源的親緣關系比較接近,黔紫薯1號和13-4-1的最大,為0.62;13-32-36和13-27-5的最小,為0.07。
由圖4可知,ISSR分子標記產生的聚類圖將23份貴州紫心甘薯種質資源分為5大類群,第1類為13-4-1、13-24-2、13-26-3、13-27-6、13-27-1、13-4-2、13-19-3、13-24-2、13-27-5、13-32-36、13-34-15、13-34-22、徐紫1號和徐紫糯共15份;第2類為13-24-1、13-27-2、濟 薯 18 和 13-32-38 等 共 4 份;第 3 類 為13-35-16和寧紫薯1號共2份;13-32-35和黔紫薯1號分別為第4類和第5類,都只有1份。
圖1 23份貴州紫心甘薯種質資源的擴增結果(引物:825)
圖2 23份貴州紫心甘薯種質資源的擴增結果(引物:835)
圖3 23份貴州紫心甘薯種質資源的擴增結果(引物:841)
其 中 13-4-1 與 13-24-1、13-32-35、13-35-16、福薯9號和黔紫薯1號的歐式距離達0.4以上,最高達0.62。在今后貴州省紫心甘薯新品種選育工作中,應引進一些遺傳相似系數(shù)較大即親緣關系較遠的紫心甘薯種質資源進行親本組配,可選育出性狀優(yōu)異的雜交后代。
ISSR分子標記具有不受取材、時間及人為限制等優(yōu)點,這是傳統(tǒng)的形態(tài)標記無法相比的。李強等研究表明,利用ISSR分子標記采用17個引物分析62份甘薯親本材料的遺傳多樣性,一共檢測出490條多態(tài)性的條帶,表明ISSR分子標記是甘薯遺傳多樣性分析的可行有效的手段[10]。賀學勤等研究表明,RAPD、ISSR和AFLP這3種分子標記都可明晰甘薯品種間的親緣關系,但ISSR分子標記的聚類分析圖與系譜圖最相近,所以ISSR分子標記更合適用于甘薯品種親緣關系的分析[11]。本研究結果與前人的基本一致,說明ISSR分子標記的穩(wěn)定性較好,多態(tài)性高,達到91.1%,最后通過瓊脂糖凝膠電泳結果表明,出現(xiàn)的條帶也是較豐富的。
國內紫心甘薯種質資源數(shù)量有限,本實驗僅對23份貴州紫心甘薯種質資源進行ISSR分析。結果表明,15個ISSR引物中最終篩選出7個多態(tài)性好且條帶清晰的ISSR引物,這些篩選出的引物最終共擴增出45個條帶,每個引物平均擴增出6.5個條帶,其多態(tài)性帶為41個,多態(tài)性百分數(shù)達到91.1%。ISSR分子標記產生的聚類圖將23份紫心甘薯品種分為5大類群,遺傳相似系數(shù)范圍為0.07~0.62,均值為0.32,表明23份貴州紫心甘薯種質資源的親緣關系比較接近,黔紫薯1號和13-4-1的最大,為0.62;13-32-36和13-27-5的最小,為0.07。 第 1 類 為 13-4-1、13-24-2、13-26-3、13-27-6、13-27-1、13-4-2、13-19-3、13-24-2、13-27-5、13-32-36、13-34-15、13-34-22、徐紫1號和徐紫糯共計15份;第2類為13-24-1、13-27-2、濟薯18和13-32-38等4份;第3類為13-35-16和寧紫薯1號等2份;13-32-35和黔紫薯1號分別為第4類和第5類,都只有1份。
ISSR分子標記聚類分析把23份貴州紫心甘薯種質資源分為不同的群別,較好地明晰了23份貴州紫心甘薯種質資源的親緣關系,在今后貴州省紫心甘薯新品種選育工作中,應引進一些遺傳相似系數(shù)較大即親緣關系較遠的紫心甘薯種質資源進行親本組配,可選育出性狀優(yōu)異的雜交后代。
圖4 23份貴州紫心甘薯種質資源的ISSR聚類分析
[1]Yoshimoto M,Yamaka O,Suda I.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purple colored flesh sweetpotato[J].Food Processing,1998,33(8):15-17.
[2]明興加,李坤培,張明,等.紫色甘薯的開發(fā)前景[J].重慶中草藥研究,2006(6):55-60.
[3]孫洪,程靜,詹克慧,等.ISSR標記技術及其在作物遺傳育種中的應用[J].分子植物育種,2005,3(1):123-127.
[4]Pradeep R M,Sarla N,Siddiq E A.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 polymorphis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lant breeding[J].Euphytica,2002,128:9-17.
[5]孫洪,程靜,詹克慧,等.ISSR標記技術及其在作物遺傳育種中的應用[J].分子植物育種,2005,3(1):123-127.
[6]賀學勤,劉慶昌,王玉萍,等.中國甘薯地方品種的遺傳多樣性分析[J].中國農業(yè)科學,2005,38(2):250-257.
[7]李強,揭琴,劉慶昌,等.甘薯基因組DNA高效快速提取方法[J].分子植物育種,2007,5(5):743-746.
[8]宋吉軒,雷尊國,黃團,等.甘薯ISSR-PCR反應體系的優(yōu)化[J].貴州農業(yè)科學,2009,37(11):25-26,29.
[9]宋吉軒,雷尊國,丁海兵,等.貴州甘薯地方種質資源ISSR遺傳多樣性分析[J].種子,2011,30(3):76-80.
[10]李強,劉慶昌,翟紅,等.中國甘薯主要親本遺傳多樣性的ISSR分析[J].作物學報,2008,34(6):972-977.
[11]賀學勤,劉慶昌,翟紅,等.用 RAPD.ISSR和 AFLP標記分析系譜關系明確的甘薯品種的親緣關系[J].作物學報,2005,31(10):1 300-1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