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雅莉
廣西右江民族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眼科,廣西百色 533000
隨著社會的進步,各種電子設備在家庭中的普及率顯著升高,學齡前期兒童較多、較長時間接觸電子設備,眼部負荷過重,影響視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正常發(fā)育,出現(xiàn)視功能障礙,包括近視,遠視及散光。如能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進行糾正,對于改善癥狀意義重大[1]。為了了解學齡前期兒童的視力情況及影響視力的因素,該研究特選取該地區(qū)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名學齡前期兒童作為觀察對象進行研究分析,結果如下。
資料選取于該地6所幼兒園的80名學齡前期兒童,其中有男童48名,女童32名,年齡最小2歲,年齡最大6歲,平均(5.13±0.1)歲.
篩查所用儀器為Suresight 14 011型視力篩查儀,檢查環(huán)境無直射光線,兒童不散瞳,距離為35 cm,檢查時保證兒童注意力集中,保證儀器角度及距離準確,全部檢查由一位檢查者完成。連續(xù)檢查至少3次以上,取平均數(shù)。屈光正常的標準為S球徑(-1.00,+3.00),C柱徑絕對值(100),異常標準為雙眼S相差1.50以上,C相差1.00以上[2]。
制定統(tǒng)一的調(diào)查問卷,問卷由兒童家屬進行填寫,問卷內(nèi)容包括父母視力,父母對眼部保健相關知識的了解情況,兒童出生高危因素,兒童戶外運動情況,兒童飲食情況,電子設備日均觀看時間,做眼保健操情況,睡眠情況等指標。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平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用[n(%)]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全部受檢兒童中,屈光異常發(fā)生率為88.76%,其中男童所占比例為58.33%,女童所占比例為30.43%,男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不同性別兒童屈光異常比較[n(%)]
續(xù)表1
2~4歲及5~6歲屈光異常發(fā)生率分別為36.25%,7.5%,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最為常見的是遠視加散光,年齡越大,近視及屈光參差所占比例越高,具體見表2。
表2 不同年齡屈光異常觀察
經(jīng)Ligistic回歸分析,其中最主要的影響因素為父母視力較差、用眼過度、電子輻射、出生時高危、睡眠不足。具體見表3。
表3 屈光異常影響因素的Ligistic回歸分析
學齡前期兒童的視力發(fā)育應引起家屬及社會的足夠重視,該研究中,經(jīng)過篩查后異常兒童所占比例為58.33%,其中以2~4歲發(fā)生率更高,6歲以后患兒因為視覺系統(tǒng)發(fā)育成熟并穩(wěn)定,極少出現(xiàn)屈光異常[3]。在學齡前期,0~6歲是視功能形成和完善的關鍵時期,屈光狀態(tài)變化較大,學齡期因為用眼距離減小,視力由遠視逐漸變?yōu)檎曉僮優(yōu)榻?。故應早期重視學齡前期兒童視力發(fā)育,早期篩查發(fā)現(xiàn)異常,早期進行針對性處理,將視力損害情況降至最低[4-5]。
學齡前期兒童進行視力篩查時,遠視所占比例較高,其遠視多為生理性遠視,但若不及時糾正,易導致兒童出現(xiàn)屈光不正性弱視,對于高度懷疑弱視兒童,應盡早行散瞳檢查,確診后及時進行治療[6]。該研究結果顯示,兒童屈光異常受父母視力的影響較重,在近視及散光方面表現(xiàn)尤為明顯,如父母存在上述2種視力障礙,兒童的遺傳率較高[7]。為有效改善該狀態(tài),父母應多關注子女的視力情況,監(jiān)督其在看書時姿勢及距離正確,看電子設備時間不宜過長,養(yǎng)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定期進行視力狀況檢查[8]。
學齡前期兒童視力異常還與環(huán)境因素密切相關,如看書,看電腦等時間較長,看書位置光線過分充足或過分暗,有閃光或眩光,看書姿勢不正確,躺著,斜著等,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補充不夠,動物內(nèi)臟等食物攝入不足,均會對兒童視力造成不良影響[9]。對于學齡前期兒童,家屬應與幼兒園,婦幼保健機構等共同參與,做好視力保護,家屬保證兒童在日常生活中正確用眼,保證攝入的膳食營養(yǎng)均衡,培養(yǎng)其良好的用眼習慣,幼兒園加強做眼保健操,用眼環(huán)境光線適宜,婦幼保健機構定時對兒童視力進行檢查,及時發(fā)現(xiàn)異常,早期作出針對性處理[10]。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重視學齡前期兒童的視力狀況,早期篩查發(fā)現(xiàn)異常早期處理,以免發(fā)生嚴重不良后果。
[1]張銀.徐州市云龍區(qū)3 186例學齡前期兒童視力篩查結果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6,14(3):64-65.
[2]趙廣英,魏煌忠.學齡前期兒童視力篩查結果與影響因素的探討[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3,21(5):545-547.
[3]王小濤.內(nèi)江市學齡前兒童視力調(diào)查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2):14-16.
[4]歐陽花,李介民,蔣彥,等.門診701名兒童視力篩查結果分析[J].醫(yī)學美學美容,2014,(7中旬刊):399.
[5]容林惠,梁翠媚,李世蓮,等.江門市區(qū)學齡前兒童視力與屈光篩查結果分析[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2(12):207.
[6]柒清香,羅明媚.基層醫(yī)院對學齡前3~6歲兒童弱視快速篩查方法及流程的應用研究[J].醫(yī)學信息,2014(11):129.
[7]鄧敏,許江濤,馬艷玲,等.兒童散光年齡分布及其與子午線弱視的關系[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3,21(8):880-882.
[8]馬曉蕓,吳建華,高淑娜,等.上海市盧灣區(qū)幼兒園兒童視力篩查結果分析[J].上海預防醫(yī)學,2011,23(8):391-392.
[9]Marina G Ta rutina,Tatiana A.Dutova,Inna E,et al.Novel method for s creening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mutants with increased sulfur-containing compounds: Color-based selection of ade1 or ade2 mutants[J].Journal of 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2012,114(6):615-618.
[10]Chung M H,McKenzie,K.P.,Vuyst,H.D,et al.Comparing Papanicolau smear,visual inspection with acetic acid and human papillomavirus cervical cancer s creening methods among HIV-positive women by immune status and antiretroviral therapy[J].AIDS,2013,27(18):2909-2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