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瑤
中國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國家之一,其中流域面積超過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就有1500多條。翻開地圖,一條條粗粗細細、曲曲彎彎的藍色河流標(biāo)記,隨處可見。在碩大的地圖面前,貴州鎮(zhèn)遠境內(nèi)的高過河也許沒有名字,在龐大的河流家族里,渺小得不值一提,它太卑微了,然而作為縱橫在黔東南大地上、穿行于鎮(zhèn)遠境內(nèi)的106條河流之一,它以自己的方式和歌聲滋潤著這一方水土,流經(jīng)之處的無數(shù)生靈和植被,無不受其恩惠。
有水的地方是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所謂臨水而居,古老的鎮(zhèn)遠人在殷周時期就明白了這一點。
在我的記憶和理解中,有水的地方一定詩情畫意,生活充滿陽光,是清清流水滌洗了我的靈魂。
人類臨水而居,對河流的認識和利用由來已久,河流的存在比人類歷史要早得多。在我國相當(dāng)長的歷史長河里,中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一直在黃河流域,一直到北宋以后我國的經(jīng)濟中心開始向南方轉(zhuǎn)移,但是黃河流域的作用和地位一直巍然不動。
一
時值盛夏,邀約到鎮(zhèn)遠高過河漂流,友人已乘著興致順?biāo)?,我選擇獨自端坐在岸邊,哲人狀打開我的思緒,看一汪清澈見底的水從我眼前、從我心里肆意汪洋。
面對流水,心中難免漫上惆悵。在我有限的閱讀里,很多人在敘述一條河的時候,會與故鄉(xiāng)有關(guān)。游走的異鄉(xiāng)的人,遙思故鄉(xiāng)的某一條小河時,總會熱淚盈眶。
高過河有我家鄉(xiāng)圭河的肌膚和形態(tài),它們都在匆忙趕赴預(yù)期約好的地點,匯聚后凝成強大的力量,然后在磅礴的大海里實現(xiàn)偉大的使命。天地間的河流都有一個清澈的源頭,正如我們都有一個美麗的童年。于圭河,我不知道它源于何處,但我相信,它來自一個高遠清澈的地方。
眼前的高過河與沿河兩岸的動物、植物,發(fā)生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一路匆忙匯集著叨叨絮絮的溪流,發(fā)源于鎮(zhèn)遠縣大地鄉(xiāng),流經(jīng)鎮(zhèn)遠縣大地、尚寨、都坪3個鄉(xiāng)鎮(zhèn)后一路歌聲轉(zhuǎn)入岑鞏縣龍?zhí)镦?zhèn),再經(jīng)注溪鄉(xiāng)、思旸鎮(zhèn)到銅仁的玉屏縣七里沖注入?陽河,浩浩蕩蕩像東征的大軍挺進入沅江,注入洞庭湖。山洪爆發(fā)時,一路泥沙俱下,洶涌澎湃,像苗家漢子有著曠古雄闊的野性與不羈,大部分時間,高過河保持坦蕩的安靜,在蒼穹之下猶如一條藍色玉帶纏繞在群山之間。在高過河景區(qū)那一段,仿佛上天刻意鏤雕而成,高岸深谷,急流險灘,林海莽莽,魚游蝦泳,大自然鬼斧神工、渾然天成造就的畫廊。
無論河流流經(jīng)的地域大小,每一滴流淌的水都是偉大母親的乳汁。
“高過河溫暖的流淌著?!蔽以谝皇自娎锶绱司鞈僦@條河。某個深夜,為寫下這篇文字,我翻閱厚重的歷史資料,可以這樣說,我是在發(fā)黃的紙張里感覺到鎮(zhèn)遠遙遠的氣息。早在殷周時期屬鬼方,春秋時期屬柯國,戰(zhàn)國時期屬夜郎國,秦屬黔中郡。漢屬荊州武陵郡無陽縣??梢赃@樣說,我是在溫暖流淌的高過河里,感受到兩岸的民俗文化是如此的堅硬,保持得完好。
嗩吶聲傳來,我從夢中驚醒。曾以為這里土家族人吹奏著高原神秘的嗩吶黯啞了,卻在那個夜晚把我心中唯有的一點點矜持吹得零零散散,愁緒漫上心頭。土家族是巴人的后裔,是一個古老而年輕、神秘而豪邁的少數(shù)民族,天生的能歌善舞,血管里流淌著祖先的粗獷、桀驁。據(jù)《海后經(jīng)》《后漢書》等史書記載,“……后照始為巴人”。土家族的源流可上溯到悠遠的人類起源史。土家人酷愛吹嗩,傳說他們居住深山老林,老弱婦幼常被兇猛野獸襲擊,為躲避野獸咬人的局面,一老漢用鐵皮制成長圓筒形防獸武器,形似望遠鏡。另外一說是土家人居住深山老林,與外界很少有聯(lián)系,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給自足的生活。在勞作之余,為了消除一天的困乏,人們便用樹枝制作一頭大一頭小的空管,圍坐在堆堆篝火旁一邊舞蹈,一邊吹奏。每年八月八,鎮(zhèn)遠尚寨鄉(xiāng)會組織大規(guī)模的嗩吶演奏比賽,榮獲國家文化部授予“民族民間藝術(shù)之鄉(xiāng)”榮譽,尚寨土家族“八月八”嗩吶節(jié)被列為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名錄項目,尚寨成為了名符其實的“嗩吶之鄉(xiāng)”,老人李登亮撫摸著他心愛的嗩吶,眉宇間滿是自豪,他最大的希望是嗩吶文化能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聲聲嗩吶表達他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或慷慨激昂,或溫情婉轉(zhuǎn),或綿延悠長,一聲一聲傳遞著鄉(xiāng)愁、傳遞著難舍,仿佛對流逝的河水、無情的時光和世間萬物消隱無限牽掛。
二
鎮(zhèn)遠作為古代西南的大都會,是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東連湘楚中原,西通云南直到緬甸、印度等國的主要通道。這里繁華了多少個春秋,千百年來,這里商鋪林立,酒樓茶肆鱗次櫛比,南來北往的生意人,操著各種腔調(diào)的語言,云集此地,加上鎮(zhèn)遠山川雄峻,地勢險要,自元代起即為軍事重地,于此設(shè)軍事城堡,屯兵人數(shù)多達數(shù)萬。中原地區(qū)的大批商人沿長江入洞庭進沅江來到鎮(zhèn)遠,帶來外地文化和生產(chǎn)技術(shù),促進地方經(jīng)濟的空前發(fā)展,使之成為政治、軍事、文化、經(jīng)濟同步繁榮的西南大都市,至明清時期達到鼎盛。從暗淡時光的古城墻、風(fēng)雨打磨圓潤的石板、一縷從千百年吹來的風(fēng)便可以窺見當(dāng)時的繁華。
在烽火連天的歲月,鎮(zhèn)遠上空響徹的聲聲號角,一度讓人難眠,殘酷的戰(zhàn)爭也波及這一方的寧靜。1934年,紅六軍團西征,紅六軍團十八師師長龍云率部掩護主力部隊撤退,被國民黨逼至絕壁,彈盡糧絕的情況下,許多將士集體跳崖。1949年的都坪剿匪,都坪的防剿大隊文練白、楊光獻等匪部占據(jù)都坪一帶,聽從49軍駐守鎮(zhèn)遠王景淵的指揮。都坪境內(nèi)的國民黨特務(wù)張仕誠暗中迫害進步群眾,殺害了地下黨員張儒楷同志。多少仁人志士的鮮血流入高過河?我們不得而知。遙遠的馬蹄聲遠去,炮火聲遠去,槍聲暗啞之后,唯一榮寵不驚的是滔滔流水緩緩東去,它一定記住了曾經(jīng)在這里發(fā)生的一幕幕。
某一夜,與朋友來到高過河,在他家那棟就建在岸邊的吊腳樓里,我們圍坐在爐火旁,一鍋酸湯魚在沸騰,醇香的米酒三碗之后,眼睛潮濕。那些美味的魚,就是他們在這青碧的河里撈來的。
站在吊腳樓前,這種有顯著民族特色的建筑高過河兩岸比比皆是,我在一首詩歌中曾這樣寫道:“向上,永恒的姿勢/保持著遠古民族的秉性/我們從遠方遷徙而來/一枚種子,選擇了隨遇而安/?!睆臍v史來看,苗族的建筑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苗族祖先蚩尤所在的九黎部落集團,他們參與了環(huán)太湖地區(qū)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創(chuàng)造,充滿苗族藝術(shù)意象的吊腳樓,給苗族人民艱辛的生活提供了永恒的抗?fàn)幘窈蜕で椤?
在這樣安靜的夜晚,躺在吊腳樓里,原木的清香襲來,萬物睡去,只剩下高過河無聲的流淌,如夜色滲入我的骨頭。逝者如斯,真正離我們遠去的東西,從來都是悄無聲息的。
醒來,一壺泡好的天印茶香氣襲人,干凈、利落。茶圣陸羽《茶經(jīng)》載:“(茶)黔中生思州(古思州,今鎮(zhèn)遠)、播州、費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極佳?!彼囊徊俊恫杞?jīng)》構(gòu)筑了中國古代茶文化的脊梁。早在唐代,天印茶就已成為名茶之一,歷經(jīng)宋、元時期,發(fā)展到明清,經(jīng)過吳三桂、鄂爾泰的推波助瀾更負盛名,一度以“貢茶”著稱。鎮(zhèn)遠都坪鎮(zhèn)還流傳著一首禮贊天印貢茶的歌謠:“龍江河畔金鼎山,形似印章欲蓋天。三桂在此茶易馬,貢茶美名世代傳?!?/p>
“品一壺茶,唐代詩人白居易/就給遷客騷人送來了《兩碗茶》/‘食罷一覺醒,起來兩碗茶;/無憂無樂者,長短任天涯/”。養(yǎng)一盞茶,詩意隨雨至,天下文章可著;讀萬卷書,心胸溝壑開,我心日月可鑒;掬一捧泉,當(dāng)飲水思源,此處恰是故鄉(xiāng)。
“人不能兩次走進同一條河流。”古希臘唯物主義哲學(xué)家赫拉克利特如是說,當(dāng)我們面對一條河時,心境也一樣會發(fā)生變化。
一直期望有一條明凈的河流從我心里淌過,洗滌我的靈魂,高過河是不是給了答案?我俯下身子與兩岸蓬勃的植物凝視、低語,它們沉默不語,卑微地站立在同一個地方,即使一場山洪襲擊而來,它們拼命地抓住山石的縫隙頑強地抗?fàn)?,即使枝丫折斷、面目全非,來年的春天又變得蒼翠欲滴,蒼蒼郁郁洋溢著生命的綠,我敬畏于一株植物蘊在巨大沉默中的力量。
高過河兩岸多居住苗族、侗族、土家族同胞,他們和睦相處,文化共通,他們古銅色的臉上寫滿自信,像河岸的石頭,堅毅中布滿溝壑。這塵世間的萬物,都讓我敬畏。
像水一樣養(yǎng)育了兩岸的動物和植物,同樣也培育了優(yōu)美的故事:宋末元初何清的甘羅二夫人誓死效忠朝廷效忠丈夫動人故事一直在侵染著我們。現(xiàn)在,我們只能從爬滿青苔的墓碑去緬懷古人,從墓室立著的兩只神獸和兩條豎臥著的石條可窺見當(dāng)時的規(guī)模和氣派,這氣勢足可以從另一個側(cè)面反映何清當(dāng)時的榮耀和地位。
行走在河邊走廊,兩岸樹木蒼翠欲滴,終究抵擋不住歲月消融,一層覆一層的綠苔訴說著過往。我小心翼翼走過,生怕腳步聲重了,驚擾了睡去的美人和靜謐的山水。
三
選擇在落霞滿天時立于岸邊,看一汪清水激情奔涌,遠離江湖廟堂,淡泊名利,總是詩情畫意的。
夏天岸邊婦女常常端著衣服到河里去洗,她們肆無忌憚地說著葷話,葷得至少可以讓我臉紅。有月光的夜晚,流水潺潺,泛著銀光,男人在河里摸到魚蝦,扯根巴茅草串起回家調(diào)湯喝,酸痛腮幫子的酸湯魚想起來都會讓你愜意到天亮。在河里洗澡是件愜意的事,干完一天農(nóng)活的村人三五成群來到河邊,蛻去衣物,赤條條泡在水里,一天的疲勞跑到九霄云外。早年在我老家的圭河里,洗澡時男人在上游女人在下游已經(jīng)是不成文的規(guī)定,所謂的上游與下游之間其實就隔一道田坎,水從上游游來,在那道田坎處拐了道彎,其實這道彎不及一張窗紙,這么多年來,男男女女同在一條河里洗澡,互相打情罵俏,卻是相安無事。月光下,那些白花花的身軀,泛動著水花,如撒滿銀子般動人。我多想躺在河灘上,仰望懸掛在半天的月亮,期待一只同樣失眠的螃蟹咬住我的皮膚,讓我生疼,使我清醒。
河水如我的血液在血管里一刻不息地流淌,但凡有水的地方,一定溫情脈脈,高過河孕育了多少激動人心的故事?我不得而知。
高過河景區(qū)一年四季瀑布聲不斷,被譽為“一條會唱歌的河”,僅憑會唱歌,它就比別的河流多了一個顯著特點,漂流河段全長十余公里,漂流落差兩百來米,高過河漂流以自己的險凸顯本色,“不模仿別人,也不重復(fù)自己” 是一個鮮為人知而又充滿野趣神韻的地方,以險灘多,落差大取勝于其他漂流地,深受游客青睞。
皮筏艇在高過河原始森林峽谷中漂流穿行,是件愜意而刺激的事。雄偉壯觀的原始森林撲面而來,蟬鳴鳥叫聲絲絲入扣,氣勢磅礴的雪浪襲入內(nèi)心。林濤聲、鳥鳴聲、昆蟲歡叫聲、河水流淌聲匯聚成震撼人心的天籟之音。
目前,高過河不再待字閨中,它已經(jīng)遠近聞名。盡管被熱炒了,依然不失寧靜,不沾染塵垢,純凈的水貫穿靈魂。友人戴著頭盔和護膝,樣子有些滑稽搞笑,剛剛越過激流,又迅速卷進漩渦,驚叫聲淹沒在水聲和大自然的和聲里。
正如我們平淡無奇的生活需要激起朵朵浪花,生活才充滿樂趣。波折的一生正如漂流,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果沒有風(fēng)險,生命中就一定沒有精彩的浪花。在高過河漂流,體驗與激流搏斗的樂趣,體驗驚險與刺激。
嘆為觀止的古耳瀑布懸掛在百余米高的懸崖峭壁之上,須以仰望才能看其真貌。一股清流從山峰之間潑灑而下,宛如從天撒下碎銀子,水流在半山峭壁上又跌宕成數(shù)十股小飛流,然后跌落在深潭里。仔細端詳,古耳瀑布像極了身披婚紗的曼妙姑娘,婀娜多姿,亭亭玉立地站在那里等待歸來的新郎,山水養(yǎng)出了靈性。
四
關(guān)于“無底潭”,有這樣的傳說:相傳無底潭水深不可測,由地下暗河形成,有神龍居住在里面,護佑一方平安。更有傳說,一對情投意合的年輕人阿旺阿珠被前來搶親的將軍追趕,阿旺為了保護阿珠,忙換上阿珠的衣服引開了官兵,走投無路時便投入潭中,追趕的士兵也紛紛跳入潭中,全部被吸入水底無一人生還,約好在洞穴中相見的阿珠一直在癡等,等不來她的心上人阿旺,最終變成一尊石像。
從三村寨繼續(xù)前行,水平如鏡的一旺深水靚藍如靛,看著從出口處奔涌而出的流水,可知深水處蘊藏的力量如此之大,那力量凝集了多少年的歲月變遷才變得如此壯闊,華麗轉(zhuǎn)身后以拍浪之勢擊打著礁石,泛著浪花向峽谷更深處呼嘯而去。
山水優(yōu)雅,傳說神秘。到高過河景區(qū)后,便會引起你想去探究一番的強烈愿望。
無底潭大約有六米長三米寬,潭水碧綠無瑕,仿佛上帝不經(jīng)意間掉下的一顆淚珠,悄然注視著美麗人間,也如一顆翡翠鑲嵌在幽幽山澗之中,驚艷無比。從潭邊經(jīng)過,我屏住呼吸壓低腳步聲,生怕我的唐突驚擾了一旺綠水。一潭綠水被蒼郁的樹木籠蓋,走進這里猶如走進了大地的子宮。曾經(jīng)有微友這樣寫道:“曾經(jīng)想你的凌晨,無底的孤單。”是的,這里留下凄美的愛情故事,阿珠的癡等能否感動上天,她的心上人阿旺能否從夢中涉水而來?
潭邊石崖上生長的古樹爬滿了綠苔,長得都不高,它們的根系一旦深入石壁,就徹底地嵌入,迸發(fā)出生命的無限活力,在這樣的環(huán)境繁衍生息本身就是奇跡。它們最初的到來,那一粒種子,我不知道是一陣風(fēng)吹來的還是一只鳥嘴里掉下來的?它們竟然在石崖里生根發(fā)芽,艱難生長,滿目滄桑,正如高過河沿河兩岸的父老鄉(xiāng)親,他們在大自然面前高昂著頭顱,保持著微笑,在苦難面前保持微笑。我向他們彎下腰鞠躬,只有這樣才能表達我內(nèi)心對他們的敬畏。
早晨的高過河,升騰起層層云霧,人在霧中行走,恍若仙境。夕陽從云隙里斜斜地灑下來,群山披上金子般的外衣,流淌的高過河如金波蕩漾。如果雨后天晴,一條條彩虹懸跨于兩山之間,童話世界一般。
如今傳說已遠,阿珠變成的那尊石像還在,無聲的雨滴還在時間深處滴滴答答,訴說著美麗的故事。時間和歲月就像高過河的生生不息,帶走我們的年華,卻留下珍貴的記憶,猶如高過河及其蘊藏的故事,永久地激蕩在我的心中。
夜深了,我躺在高過河的沙灘上,遙遠處還有幾聲蟬鳴,河邊的稻田蛙鳴此起彼伏,無數(shù)螢火蟲在我周圍眨巴著眼睛,一陣稻香襲來,帶我進入夢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