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劉時新
2017年11月6日,北京城建集團工程總承包部全體職工備感自豪:他們施工的中國國學中心工程榮獲了2016~2017年度國家工程建設最高質量獎—魯班獎。這是工程總承包部在10年內第八次獲得魯班獎,也是他們在北京奧運核心區(qū)建成的第四項魯班獎工程、國匠工程、經典工程。
2013年11月,中國國學中心開工建設,2016年8月30日竣工投入使用。目前,這一中國國學的殿堂已成為北京奧運核心區(qū)展示國家文化的重要標志性建筑。
中國國學中心工程總建筑面積81362平方米,主體建筑8層,裙樓東西兩翼北側4層,東側與西側3層。這一工程的難度不僅體現在工程建設上,而且施工作業(yè)都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
正負零結構頂板這一層標高就達17個!高差達6米;層高達7.8米,地下結構設計有152根勁性柱,鋼梁與墻體連接節(jié)點多,每一個鋼管柱連接處有焊接頭20多個;鋼結構用量達1.3萬噸,異形鋼結構數量眾多,圓筒形鋼管、內弧型鋼梁、變形鋼柱等隨處可見,大小不一的鋼構件約1.1萬個,最小的一個人就可以抱得動,最大構件足有12噸重;工程構件多為一級全熔透焊縫,一級焊縫多達21595條,把一條條焊縫連接起來長達8678米。
3.工人施工
4.中國國學中心外景
“工程難度再大,也要克服,不能給北京城建丟臉!”北京城建集團工程總承包部經理、國學中心項目黨支部書記、執(zhí)行經理羅崗以實際行動踐行了這一諾言。
工程地下基礎520多個承臺基礎、下柱墩、積水坑和深基坑,500多個坑里還有大坑套小坑,承臺基礎里設計有30多個基礎柱。有一個深基坑就“套著”5個小坑,標高在-15.6米到-19米之間變換,上下口線互相交叉。測量人員從下線放樣到標高抄測,均需克服極大的困難才能完成。在鋼結構埋件的位置和高程控制中,測量人員分成2批,采用同樣的基準,分別用不同的儀器進行操作,最后進行對比、核對,確保準確無誤。
在進行主體結構A區(qū)第三段混凝土澆筑時,施工人員頂著7月份的高溫天氣連續(xù)澆筑32個小時,一次性澆筑混凝土達1800立方米!由上萬根大小不一的構件搭出的中國國學中心工程,每平方米用鋼量重約260公斤,這與國家體育場每平方米的用鋼量相當。施工中,國學中心項目技術人員要求廠家按照圖紙加工制作,尺寸誤差控制在2毫米以內,所有產品必須經過駐場人員嚴格測量才能送到工地,到工地再進行二次檢查后才能用到工程上。經過精確的計算和嚴格的生產加工、安裝,整個國學中心1.1萬個鋼構件安裝后未出現偏移數值超標問題。
為解決鋼構件數量多、體量重,吊裝難度大等施工難題,國學中心項目部采取矩陣管理、增加汽車吊、增加焊工等措施,保證了施工速度,以最短的時間把一根根的鋼構件準確安裝到位,最多一天吊運安裝鋼構件達200多噸。
在這里,他們一次次地挑戰(zhàn)自己的極限,也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個施工新紀錄……
一個月完成30萬立方米的土方開挖任務;100天完成5.4萬平方米的地下結構工程施工任務;210多天實現10萬平方米的主體結構封頂目標;2016年8月30日,經過項目部職工33個月的精心施工和艱苦奮戰(zhàn),中國國學中心工程順利通過竣工驗收,圓滿兌現了對業(yè)主的承諾。
國務院參事室領導在考察工地時說,北京城建集團是國際一流的建筑企業(yè),建設了鳥巢、國家大劇院等世界級的標志性建筑作品,把中國國學中心交給這樣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企業(yè)施工,各級領導都很放心。
建設“國字號”工程,既是責任,也是榮譽。北京城建集團工程總承包部把曾經參加過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體育館、奧運村等奧運工程建設的精英匯聚到工地上,決心把國學中心建設成為民族文化建筑精品。
他們提出“以科技顯品質、以質量創(chuàng)信譽、以工期贏口碑、以文明施工樹形象”的履約宗旨,通過科技攻關實現創(chuàng)新創(chuàng)效、優(yōu)化設計,把“創(chuàng)新”這一特長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工程墻體高、鋼筋密集。項目技術人員通過應用BIM技術,用3D技術模擬施工中的細節(jié),實現了各種結構和材料的位置坐標與真實的完全一致,施工人員只需要按照3D圖紙施工就可以準確讓鋼筋穿過鋼結構,并在整個施工中沒有出現一次返工。
墻柱混凝土澆筑困難。項目技術人員經過技術攻關,并與設計、業(yè)主溝通,把常規(guī)混凝土改為和易性較好的自密實混凝土。在澆筑墻體和柱子時,改用30型振動棒進行振搗,同時安排人員在模板下部輔以小錘子輕輕地敲打墻體模板,協(xié)助混凝土下滑。這一創(chuàng)新技術不僅提高了工效,而且保證了澆筑質量。
大跨度圓屋頂鋼結構安裝難度巨大。技術人員采用有限元計算軟件MIDAS計算工具對圓屋頂結構張拉過程進行仿真計算,根據施工順序,仿真模擬計算按照張拉的模擬計算和屋面鋼結構安裝完成張拉模擬計算。在安裝時,技術人員再根據圓形屋蓋鋼結構的特點,先安裝內環(huán)桁架,由于運輸條件和塔吊起重性能限制,將內環(huán)桁架分為6段運輸到現場,然后拼接成3段弧型桁架吊裝,并確保精準安裝到位。
一項項科技攻關、一項項技術創(chuàng)新,一個個QC小組活動,在解決了工程施工難題的同時,確保了工程施工質量,加快了施工進度,節(jié)約了工期。他們研究開發(fā)的大跨度預應力圓頂結構及其制作方法、大型異形截面空腹桁架、易修復偏心支撐框架體系、菱形空間傾斜鋼柱的制作方法等7項新技術新工藝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技術,QC成果獲得了全國建設工程優(yōu)秀項目管理成果一等獎。
開工之初,國學中心項目部就制定了工程創(chuàng)長城杯金獎、魯班獎的質量目標和質量保證措施,成立了工程創(chuàng)優(yōu)攻堅團隊。他們按照創(chuàng)優(yōu)標準,加強過程監(jiān)控、嚴格執(zhí)行“三檢制”和“質量一票否決制”,實行矩陣管理,按照工作內容分5個小組層層抓落實;加強協(xié)調管理,及時地協(xié)調好各工種的交叉作業(yè),提高作業(yè)效率,并成立生產協(xié)調會情況落實督導組,監(jiān)督檢查計劃完成情況;每月召開一次質量專題會。他們制定了獎優(yōu)罰劣的制度,獎勵直接發(fā)放到個人,有效地提高參施人員創(chuàng)優(yōu)的積極性。
在勁性柱、鋼梁和墻體鋼筋連接節(jié)點的焊接中,國學中心項目部用高薪從外面聘請40名專業(yè)水準很高的電焊工來操作。一層一層地焊接、一層一層地驗收。連接頭焊接完成時,項目質量總監(jiān)帶領業(yè)主、監(jiān)理和其他質檢人員到現場一根一根核實大梁鋼筋數量,驗收焊縫,5000多個焊頭都一次性通過驗收,合格率達100%。
通過嚴格的管理和有效的監(jiān)控,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始終處于受控狀態(tài),全部符合工程創(chuàng)優(yōu)標準,工程以優(yōu)異的成績獲得了北京市結構長城杯金獎。
中國國學中心的鋼結構施工難度不亞于鳥巢。為嚴把鋼結構質量關,國學中心項目部以創(chuàng)優(yōu)目標為導向,創(chuàng)新檢查制度和考核機制,細化目標,落實質量創(chuàng)優(yōu)責任制,引入焊工考試機制優(yōu)選操作人員,成立鋼結構綜合施工技術攻關小組,簽訂項目任務書,確定研究路線和研究計劃,根據各專業(yè)分包的關鍵質量控制點,定期召開會議對目標進行考核分析,提出改進措施。為嚴控鋼構件加工制作質量,技術人員從鋼結構深化設計、加工制作、構件運輸、現場安裝等全過程進行質量監(jiān)督和控制。在現場采用全站儀進行精確定位,分段焊接后對各接口處進行復測,為后續(xù)分段的安裝提供參考數據。整個焊接構件焊縫質量經班組自檢、監(jiān)理工程師巡檢、100%的UT自檢和10%的第三方抽檢,焊縫一次探傷合格率98%以上。中國國學中心工程以優(yōu)異的成績獲得了全國優(yōu)秀焊接工程一等獎、中國鋼結構金獎。
項目施工質量得到了中央、北京市、業(yè)主等各級領導的一致贊譽,相關部門、企業(yè)多次組織人員到工地觀摩學習。這一建設過程充分彰顯了北京城建的管理實力。
作為傳承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殿堂,中國國學中心建筑風格以漢代宮闕為主,宛如一座氣勢恢宏的藝術品屹立于奧林匹克公園之內,站在國學中心南廣場看去,外形上圓下方,如鼎似翚,寓意“鼎筑大成”,標志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現代中國的崛起。
中國國學中心坐北朝南,四平八穩(wěn)地雄踞在鳥巢的東北角。對比起國家體育館、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顯著的中華文化印記給這片國家文化產業(yè)區(qū)帶來古典情懷。
國學中心項目部的每一名建設者知道,只有精雕細琢、精益求精,才能把每一個細節(jié)做精做細,才能更加直觀地把古香古色、凝聚銅風古韻的國學建筑風貌展現在國人的面前。
精雕細琢,細節(jié)見功夫。國學中心項目總承包部“堅持走規(guī)范化管理之路,以國家、地方、行業(yè)規(guī)范標準為指導,貫徹‘基于規(guī)范標準,高于規(guī)范標準’的施工準則”,并將落實“科技、環(huán)保、綠色、安全”作為項目實施的總要求,并層層落實到人。在裝修階段,抓住玻璃幕墻、室內普通裝修及精裝修、機電設備安裝等關鍵線路施工,科學組織、精心施工,發(fā)揚“理想、行動、堅持、超越”八字國學勞模精神,堅持責任到位、精力到位、措施到位,做到未雨綢繆,確保工程建設做到零返工、零窩工、零拆改。
主樓一層的國學堂是“天圓地方”的設計,下面是24米乘以24米的方形,四周貼有主題為“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壁畫,屋頂則是布置成日月星辰景觀的穹頂,并帶有自然光的效果。項目建設者始終堅持做精做細的原則,認認真真做好工程銅門和銅裝飾,使這些裝飾品與大樓風格渾然一體。
建成后的中國國學中心,線條硬朗的建筑肋絡,復雜多變的文化表現力前所未有,也無不透露出設計大師齊康“位致中和、天地方圓、神氣貫通、百柱大成”的設計理念。安裝的銅飾又融合浮雕、鏤空、鍛打后的紋路和吉祥圖案等工藝,以卓越的品質與精湛的工藝向世人展示了濃厚的文化底蘊和古雅端莊的藝術風韻。
致力于把中國國學中心工程打造成為建筑精品的項目部員工聚心匯智,為工程創(chuàng)優(yōu)保駕護航。2013年11月30日工程開工后,工程總承包部組建了管理經驗豐富的項目班子與團隊。國學中心項目部針對單層面積大的特點,實行分區(qū)管理,通過明確施工節(jié)點、與分包單位簽訂目標責任狀、實施重獎重罰等措施,調動了參施人員工作熱情。參施人員克服現場狹小等困難,采取強有力的應對措施,狠抓施工生產,保證了工程施工進度穩(wěn)步推進。
在與時間賽跑的建設過程中,國學中心項目全體員工眾志成城,發(fā)揚“敢打敢干、勇于奉獻、敢啃硬骨頭”的城建精神,克服各種困難,抓安全生產,抓工程質量,不僅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qū)顯出了神威,還譜寫了一曲創(chuàng)建精品的贊歌。
“你們完成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選擇北京城建集團是正確的,中國國學中心的建設讓人非常放心和滿意”,業(yè)主對“北京城建”的建設團隊給予了發(fā)自肺腑的贊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