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小拱棚甘藍在種植過程中有時會發(fā)生“干燒心”的現(xiàn)象,不僅導致食用性下降,而且導致減產(chǎn),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生理性病害。甘藍“干燒心”主要由植株體內生理缺鈣引起,在結球時開始發(fā)生,一直持續(xù)到甘藍收獲。缺鈣主要由如下原因造成:(1)土壤中鈣素缺乏,氮肥施用過多,影響鈣素吸收;天氣和土壤干旱時,一方面會增加土壤溶液濃度,另一方面也因為土壤中微生物活動被抑制,影響了鈣肥的吸收利用。(2)土壤濕度與“干燒心”病關系密切,遇天氣和土壤干旱時,植株缺水,鈣的吸收和運轉受阻,影響了鈣肥的吸收。(3)根系過淺,根系不能利用深層的土壤鈣肥;地溫較低時,土壤中銨態(tài)氮過多,抑制了鈣素的吸收等。
防止甘藍“干燒心”的措施是:(1)提高棚內地溫。(2)合理施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勿偏施氮肥,注意磷鉀肥配比。(3)加強田間管理。苗期及時中耕或噴施免深耕土壤調節(jié)劑,使深層土壤疏松通透,促進根系發(fā)育,提高吸收能力。結球期經(jīng)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勿忽干忽濕。(4)缺鈣的土壤增施過磷酸鈣、石膏等鈣肥,增加土壤中鈣的含量。(5)甘藍結球初期用米醋50克、過磷酸鈣50克對水14千克,葉面噴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