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生文
(固原市六盤山林業(yè)局,寧夏 固原 756000)
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為松科(Pinaceae)云杉屬的總稱。云杉樹干高大通直,節(jié)少,材質略輕柔,紋理直、均勻,結構細致,易加工,具有良好的共鳴性能,是良好的樂器、家具、器具用材,也是寧夏地區(qū)道路綠化的常用樹種。為此,基于六盤山區(qū)的實際情況,根據(jù)多年的育苗工作經(jīng)驗,探討云杉的育苗關鍵技術和管理要點,為促進六盤山區(qū)的云杉種植產業(yè)發(fā)展提供理論參考。
作為一種常綠喬木,云杉的株高通常達30 m左右,胸徑在1 m左右,樹冠呈圓錐形,樹皮為淺褐灰色、淺灰褐色,小枝為無毛或疏生(或密生)的短柔毛,葉枕有白粉或白粉不明顯,二三年生時灰褐色、褐色或淡褐灰色;冬芽圓錐形,有樹脂,基部膨大,上部芽鱗的先端微反曲或不反曲,小枝基部宿存芽鱗的先端向外反卷;花期4——5月,球果9——10月成熟。
育苗地塊應選擇半陰坡、地勢平坦、避風的地塊。云杉是一種耐寒、耐蔭的植物,喜排水性能良好、深厚肥沃的土壤,因此應盡量選擇排水性能良好、灌溉條件理想的區(qū)域。土壤應當以壤土、沙壤土為主,且厚度達0.5 m以上。作為一種淺根性樹種,云杉的生長速度較為緩慢,微酸性、中性的土壤是其理想的生長環(huán)境,同時也能適應微堿性土壤。
云杉具有周期性結實現(xiàn)象,一般4~5 a出現(xiàn)1次豐年,歉年的種子品質差。正常情況下,云杉母樹結實有5~6 a左右的間隔期,產量通常在2 kg/667 m2左右。開花主要集中在5月。進入10月后,若遇晴朗、霜凍等天氣,云杉種子會伴隨苞磷飛散。因此,10月后應根據(jù)天氣情況開展采種工作。采種需要細致選擇,排除存在病蟲害、長勢不良的母樹。
云杉的脫粒操作宜選擇干燥法。將云杉球果均勻擺放在通風條件良好、光照充足的場地,擺放厚度控制在5~11 cm左右。為提升干燥效率,間隔2 h翻動1次。果鱗開裂種子開始脫出時,需第一時間進行篩選,然后進行風選處理。質量最優(yōu)的種子為第一批,出種率約 2%,25萬~35萬粒/kg,發(fā)芽率能夠達到 9成,并且5 a的發(fā)芽率僅降低5%左右。若云杉種子含水量低于7%,選擇防潮容器進行密封處理,置于低溫環(huán)境儲存。
處理云杉種子時,低溫催芽是最為理想的方案。種子用水浸泡24 h后,置入0.15%濃度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泡15~30 min;或選擇0.3%濃度的高錳酸鉀浸泡15 min。浸泡完成后清洗3次,將種子融入干凈河沙中(比例控制在1~2~3),河沙濕度控制在飽和含水量6成。最后將混合物放置在0~5℃的環(huán)境中1~2個月,即能滿足催芽需求。倘若催芽失敗,則需要轉移到18~25℃的環(huán)境進行催芽處理。
針對六盤山區(qū)的實際情況,宜選擇長10.0 m、寬1.0 m、高0.3 m的高床進行種植。做好苗床后,在苗床施肥并進行土壤消毒。對床面進行平整處理后,分別在每一個苗床上面撒土壤消毒藥劑、肥料(硫酸亞鐵 150~200 kg/667 m2), 然后用鐵齒耙拉入土內拌勻,隨后灌水窩床消毒,最后定線做床。
播種前在苗床上灌足底水,待床面干濕度適合后,立即進行開溝條播,播幅控制在5~10 cm,行距12~20 cm,溝深 1.0~1.5 cm,在溝內均勻播種。 選擇混合鋸末的森林土或疏松的細土進行覆蓋處理,厚度控制在0.5~1.0 cm左右。覆土過程中,在溝底鋪放腐殖土,厚度控制在0.6 cm左右。之后進行輕微鎮(zhèn)壓處理,讓床面保持平展狀態(tài)。5月中旬是云杉播種的最佳季節(jié),播種量控制在40~60 kg/次。
云杉的生長發(fā)育進程主要包含苗期、生長初期、速生期和生長后期。在出苗期階段,水分管理是重點,需要經(jīng)常噴灑水分,使床面保持濕潤狀態(tài)。進入生長初期后,應適當進行灌溉,嚴格控制土壤溫度、水分,同時進行松土、除草作業(yè),防治猝倒病和鳥害。
在杉苗木休眠到土壤封凍前,以及春季土壤解凍后到苗木發(fā)芽前,進行起苗作業(yè)。起苗時,必須保障苗木整體根系處于完整狀態(tài)。為防止苗木受損,應堅持“隨起、隨分級、隨假植”的原則,并進行澆水處理。假植后的澆水時間控制在1 h以內。調運過程中,需用保水劑或泥漿進行保護,避免苗木出現(xiàn)失水現(xiàn)象。倘若運輸距離過長,需在運輸途中加水,同時控制苗包之間的距離,避免出現(xiàn)焐苗情況。
從云杉播種至苗木種殼脫落的階段,必須全程進行管理,避免鳥害。存在鼠害的地區(qū),需用藥劑或挖溝防水等途徑預防鼠害。
播種至出齊苗階段,需要適量灑水,避免出現(xiàn)板結現(xiàn)象。苗木出土后,參考天氣情況、干濕情況適量灌溉、澆水。進入冬季后,應當進行2~3次的春水或者冬水灌溉處理,避免因干旱引發(fā)苗木死亡。
云杉對應的新育苗極為容易出現(xiàn)猝倒病、枯病等,因此必須進行病蟲害防治處理。播種前對種子、土壤進行消毒處理,等到苗木出土之后,則需要選擇800倍液代森鋅進行3次左右的噴灑,間隔時間控制在1周。2 a左右以上的苗木極容易出現(xiàn)赤枯病,必須及時防治。存在地蠶的地方,需用0.5%濃度的敵百蟲藥液噴灑根部。
云杉剛剛生長出來的幼芽或早春嫩芽,極容易遭受霜凍,需在發(fā)生霜凍的前一夜實施預防處理。具體來說,主要包含以下幾點措施:對苗床進行灌水處理;對剛剛出土的小苗,選擇苔蘚、麥草進行覆蓋處理;燃燒碎草、垃圾等,使樹木上空保持煙霧彌漫。
綜合參考雜草的具體情況,嚴格按照 “除早、除小、除了”的基本原則除草。一般情況下,每年需進行3~5次左右的松土除草處理。對于苗木周圍的雜草,需要用手拔除,避免對苗木造成損傷。松土時必須將土塊完全拍平、打碎。
為防止苗木因生理干旱和凍拔而死亡,1 a生的苗木越冬要覆蓋一層10 cm左右厚的苔蘚和其它覆蓋物,并灌水使覆蓋物凍結。苗床有干土層時再進行灌水,避免床面產生2 cm以上的干土層。翌年春苗木開始生長時,分層分次撤去覆蓋物。2 a生以上的苗木越冬期間也要灌足水,使苗床濕潤冰凍。
云杉的應用價值很多,是六盤山區(qū)森林的主要樹種。根據(jù)多年育苗經(jīng)驗,總結適宜六盤山區(qū)的云杉育苗關鍵技術,以期為提高云杉的育苗質量提供理論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