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明華 馬幸會
摘 要:反復是漢語中最重要的辭格之一,對其研究且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國內學者對其進行了不懈的研究,這篇文章試著對這些研究做一梳理,努力找出研究之輪廓,以明進一步努力之方向,期就教于方家。
關鍵詞:反復辭格 ; 綜述
反復是漢語中最重要的辭格之一,自《修辭學發(fā)凡》問世以來,學界對其的研究呈現(xiàn)出以下幾個變化特點:對其性質定義的認識,由形式到意義的變化;組成,由詞、詞組、句子到詞、詞組、句子、段落的變化;類型,由概括到具體的細化;功能,由只關注表達效果到關注篇章結構;運用,由總體的泛泛而談到每個語體的詳細闡述,也注意到了反復辭格各類型的結合;產生基礎,角度多樣化。
一、組成上的變化
為方便說明,現(xiàn)先列出幾家有代表性的定義。陳望道(《修辭學發(fā)凡》2008),“用同一的語句,一再表現(xiàn)強烈的情思的,名叫反復辭[1]?!睆埞ā冬F(xiàn)代漢語修辭學》1993),“為了表示迫切的要求愿望;表現(xiàn)強烈深厚纏綿的情感;強調某點的意義;標志內容的段落,音律的節(jié)奏,自然地重迭運用某詞、語、句,形成的反復美,這叫做反復辭式[2]?!蓖跸=埽ā稘h語修辭學》1983),“反復,就是反復使用同一詞、句、段,這樣可以強調和突出自己的意思,加強語氣和感情,加深對方的印象,造成一種特別的情調。[3]”陳汝東(《當代漢語修辭學》2004),“說話或寫文章時,經常會有意識地重復某一話語,有時是詞語有時是句子,有時甚至是語段。這種修辭方法叫做反復。[4]”從以上各家定義,很容易看出對反復組成的認識經歷了由詞、詞組、句子到詞、詞組、句子、語段的變化。
二、 性質上的由形式到意義的認識
對反復性質的認識,起初只關注到形式上的反復,如詞、句子等的重復出現(xiàn),而忽視了意義。《修辭學發(fā)凡》(2008)對反復的定義是:“用同一的語句,一再表現(xiàn)強烈的情思的,名叫反復辭”,說的是語句的重復;張弓在《現(xiàn)代漢語修辭學》(1993)里對反復的定義是,“……自然地重迭運用某詞、語、句,形成反復美,這叫做反復辭式。”王希杰認為“反復,就是反復使用同一詞、句、段”,陳汝東認為“有時是詞語,有時是句子,有時甚至是語段”??梢?,都注意到了形式的重復。其實,在對反復辭格的研究中,一些修辭學者也注意到了意義上的重復。崔艷紅在《反復辭格補說》中提到“反復是通過特意重復某語詞或語句,以達到突出某思想或強調某種感情的辭格。一般修辭書對此格的闡述和用例都著眼于同一語詞或同一語句等語言形式的重復使用,我們把這種著眼于同一語言形式的反復稱之為“語形反復”。其實,在人們的語用實踐中,還存在著一種與“語形反復”完全不同的重復形式,它不是通過語言形式,即同一語詞或語句等語言單位的簡單重復,而是著眼于語義上的完全相同或相近且語形相異這種重復形式來表達思想、強調感情的。我們把這后一種反復稱之為“語義反復”?!罢Z義反復”修辭書一般很少論及,我們可以把它視為“語形反復”的變體,二者共同構成反復辭格的內涵。[5]”反復不只是形式上的反復,也有意義上的反復,“語義反復”不應排斥在反復辭格的體系之外,只有從形式和意義兩方面來認識,才更加全面?!盀槭埂Z義反復也能被反復辭格所包涵,這就需要把反復辭格的定義修改為:反復是通過特意重復某語言形式或語義形式,以達到突出某思想或強調某種感情的修辭格?!保ā斗磸娃o格補說》),若如此,反復辭格定義將更加完善,也更利于對其的研究和運用。
三、類型由概括到具體
對反復辭格類型的認識,隨著對其性質和組成的認識有了進一步深化細化。陳望道按用法分為“連接的和隔離的兩種”,張弓“按反復部分的距離分:緊接反復、間隔反復”,王希杰“從形式上看,反復可分為連續(xù)反復和間隔反復”,何明延,“若從反復各項的字面異同劃界,可以分為同字面反復和異字面反復兩類。同字面反復又分為連續(xù)反復和間隔反復,異字面反復又分為同義詞語反復和詮釋詞語反復;同義詞語反復又分為同義詞語疊用和同義詞語間用,詮釋性反復可分為數(shù)量詮釋反復和多面詮釋反復。”(《異字面反復芻議》)李勝梅(2006)對反復的類型有如下劃分:“從反復項自身的語法性質看,有詞的反復,一串詞的反復,詞組反復,句子反復,句群反復。根據(jù)反復單位是否連續(xù)出現(xiàn),可分為連續(xù)反復和間隔反復。根據(jù)反復單位是否出現(xiàn)變化,可分為同形式反復和微變反復。[6]”(《修辭結構成分與語篇結構類型》)可見對反復類型的認識是一步步細化的。
四、功能上由只關注表達效果到更多注意篇章結構
陳望道認為反復“能夠給予觀者以一種簡純的快感”,張弓認為可“形成反復美”,他們強調的是反復的表達效果。王希杰則注意到“連續(xù)反復和間隔反復可以結合起來使用。間隔反復也是聯(lián)段成篇的一種手法。在每一段的開頭或者結尾,重復相同的詞語或句子,可以把這一些段落組成一個整體。注意到了反復辭格在篇章結構中的作用。陳汝東把反復辭格的功能志結為三點:增強韻律,深化語義,語篇銜接,也注意到了其在結構上的作用。李勝梅則直接把反復辭格的作用分為表達效果和語篇功能,并總結為以下幾點:1.可以突出重點,表達深刻的思想內容;2.有助于語篇的結構安排;3.有助于語篇的內容集中;4.可以使上下文形成對比和照應,幫助話語情感的強調;5.加強話語形式的節(jié)奏感,充分體現(xiàn)語音的旋律美;還可以是一些詞牌的固定形式和表現(xiàn)手法;7.反復的適用范圍、語體,很廣泛(《修辭結構成分與語篇結構類型》)。反復辭格的功用得到了進一步的挖掘。
五、運用上由各類語體的泛泛而談到結合語體的詳細闡述,同時也注意到辭格間各辭格內部各類型間的結合
張弓對反復在各類語體中的應用講得很寬泛,“反復式應用很為廣泛??茖W論文,文藝作品皆有時需要它。科學論文用反復式,大概主要是強調‘論點(有的是標志段落)。文藝作品用它。有的是表現(xiàn)強烈深刻纏綿的情感,有的強調主題思想,有的是標志內容段落或音律節(jié)拍。”王希杰則具體論述了反復在散文,詩歌中的作用。陳汝東關注反復出現(xiàn)的語體,語境,且要“注意創(chuàng)新,靈活使用各種反復”,認為“如果把上述各種反復渾然一體地結合起來,效果會更好”,注意到了各反復類型的結合使用。
六、辭格產生的理論基礎
修辭學出現(xiàn)了多角度,多層次,立體化研究的潮流,對反復辭格產生的理論基礎的研究也有新的突破。陳望道論述了反復產生的心理基礎,近來學者從哲學,美學,文化等角度對其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闡述了它產生的哲學基礎,美學基礎等。
總之,對反復辭格的研究是取得了很大進展的,方法上也注意吸收現(xiàn)代語言學和鄰近學科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一些方面還有待深入。如對反復的性質和定義的認識還存在分歧,反復與一些相似辭格的區(qū)分還不太明確,反復辭格的具體運用也有待挖掘!
參考文獻:
[1] 陳望道.修辭學發(fā)凡[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01
[2] 張弓.現(xiàn)代漢語修辭學[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 06
[3] 王希杰.漢語修辭學[M]..北京出版社,1983,12
[4] 陳汝東.當代漢語修辭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08
[5] 崔艷紅.反復辭格補說[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0第3期
[6] 李勝梅.修辭結構成分與篇章結構類型[M].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