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耀 陳成學
摘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計算機在各行各業(yè)的應用范圍逐漸擴大。在這樣的背景下,計算機安全問題已然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尤其是近年來,計算機病毒的不斷更新,不僅影響各行各業(yè)的正常運營,還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財產損失。因此,如何有效消除計算機病毒,提升計算機的安全性已一個重要的議題。本文就計算機病毒原理及免殺技術進行相應的研究,并在此基礎上給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進一步提升計算機的安全水平。
關鍵詞:計算機;病毒免殺;安全策略
一、計算機病毒的內涵
狹義的計算機病毒,主要是指編制者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數據的代碼,而廣義上的計算機病毒,包括計算機病毒、蠕蟲、木馬等計算機惡意軟件。反病毒軟件的任務是實時監(jiān)控和掃描磁盤[1]。部分反病毒軟件通過在系統(tǒng)添加驅動程序的方式進駐系統(tǒng),并且隨操作系統(tǒng)啟動。大部分的殺毒軟件還具有防火墻功能。
二、計算機殺毒軟件概述
殺毒軟件也稱反病毒軟件,一般包括掃描器、病毒庫和虛擬機三個部分。實際上,殺毒軟件是一種可以清除計算機病毒、木馬等一切已知的、對計算機有危害的程序代碼的程序工具。殺毒軟件通常具有監(jiān)控計算機并識別、掃描、清除病毒的功能,同時,該軟件還兼具自動升級病毒庫、主動防御病毒入侵等功能,有的殺毒軟件還帶有數據恢復的功能,是當前計算機防御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的很多殺毒軟件已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是還仍然存在著很多有待改進的地方。例如,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計算機殺毒軟件的更新速度相對于計算機病毒的制造速度來說,仍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另外,隨著殺毒軟件的功能增加、程序代碼的更新,在電腦中所占用的內存空間也逐步增加,在計算機日常使用中,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系統(tǒng)的運行速度,導致殺毒軟件的客戶體驗相對不高,在市場推廣的過程中受到較多的阻礙。除此之外,就未來的發(fā)展而言,殺毒軟件應深入探究的另一個領域是智能識別病毒。因為隨著各種病毒的出現(xiàn),殺毒軟件已標記的特征在未來不一定有效,那么如何更加智能地識別病毒,如何在它剛出現(xiàn)時就能識別甚至破解,是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也只有事先預防和及時反應,智能識別未知病毒,從而更好發(fā)現(xiàn)未知病毒,才能最終保證殺毒軟件的持久性作用和未來更加長遠的發(fā)展。
三、計算機病毒免殺技術
1.文件免殺技術
文件免殺技術,主要是指基于文件特征的病毒掃描及清除技術,是當前使用較早、使用范圍較廣的殺毒技術之一。具體來說,文件免殺技術的操作較為簡單,包括:修改特征碼,改變自己的內容。這樣一來,往往病毒文件就可以躲過殺毒軟件的掃描。還有其他的一些技術也比較典型,如應用花指令(人為添加在計算機病毒文件中修改程序執(zhí)行流程的代碼),從而可以有效地阻礙反編譯,避開殺毒軟件查殺;添加免殺殼,軟件加殼一般是對軟件進行加密或壓縮,原軟件經過加殼處理后,就會成為最終文件里的一段代碼。面對當前計算機病毒的變種日益增加的情況,計算機文件免殺技術已難以滿足實際的殺毒需求。
2.行為免殺技術
由于計算機病毒在運行過程中,總會表現(xiàn)出與正常程序的不同之處,因此,殺毒軟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從而抵御病毒。某些計算機病毒能夠在進行殺毒軟件的靜態(tài)特征碼掃描以及內存特征碼掃描時呈現(xiàn)出“無毒”的狀態(tài),一旦加載驅動,或者是修改含有此類病毒的注冊表時,這些病毒就會做出相應的惡意行為。相對來說,任何一個程序都不是完美無缺的,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漏洞,而病毒就是利用這些漏洞達到預期的破壞目的。行為免殺技術則是通過利用可信進程來突破主動防御。由于計算機有很多常用功能和非病毒軟件,因此,有很多常用進程是被殺毒軟件信任的,而病毒可以讓惡意代碼獲得可信進程的執(zhí)行權限,從而執(zhí)行惡意操作。
3.內存免殺技術
計算機病毒的內存免殺原理與文件免殺原理相似,多是采用無關上下文互換、等值語句替換等技術達到病毒免殺的目的。具體來說,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內存免殺技術最常用的是空自區(qū)域跳轉技術,使程序中特征碼的偏移量地址發(fā)生變化,從而達到免殺目的。
4.Rootkit技術
Rootkit技術包括內核層Rootkit技術和用戶層Rootkit技術。它可以讓病毒在目標系統(tǒng)中隱藏自己,并長期潛伏。這種技術難度較高,一直以來也是相關工作人員關注的一個重點。需要人們在這方面多加學習。同時,Rootkit技術也能夠在殺毒、保護隱私等方面發(fā)揮重大作用。
四、計算機病毒的應對策略
一直以來,病毒因為其不斷變化的代碼和技術,對殺毒造成了很大的阻礙。因此,為了實現(xiàn)殺毒的目的,人們應將目光放在病毒在安裝運行后出現(xiàn)的一些異常痕跡上。原因在于,無論是哪種免殺技術在尋找病毒的過程中,難度都相對較大,而轉為尋找修改的痕跡卻能夠敏銳識別,因而能有效地實現(xiàn)病毒查殺的目的。啟發(fā)式掃描技術、主動防御技術以及云殺毒技術都是基于行為的殺毒技術,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需要計算機用戶多加注意和配合。在啟動主動防御之后,殺毒軟件會給出很多相關的提示,這時就需要用戶注意這些提示信息并及時查殺,否則,就會讓病毒進入系統(tǒng)破壞數據。其實在實際情況中,許多病毒的入侵都是因為用戶監(jiān)控不當,使得U盤或者軟件攜帶的病毒等進入計算機,從而導致病毒入侵。因此,就這方面,必要要加以小心。對外來的可能攜帶病毒的設備必須要嚴加監(jiān)控,才能從根源上阻止病毒入侵。
參考文獻:
[1]納穎,肖鹍.對計算機病毒及防范措施研究[J].科技信息,2012(3):129,170.
[2]馬宗亞,張會彥,安二紅.計算機安全與計算機病毒的預防分析研究[J].煤炭技術,2013,32(5):176-178.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董耀,男,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本科,就讀于遼東學院信息工程學院B1506計算機科學與計算專業(yè),學號:0917150616,研究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第二作者:陳成學,男,遼寧省大連市,本科,就讀于遼東學院信息工程學院B1506計算機科學與計算專業(yè),學號:0917150609,研究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