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奕
1921年夏,一群人行色匆匆,登上嘉興南湖的一條游船,浩渺煙波上,不大的船艙里,他們完成了中共一大最后一天的議程,莊嚴宣告一個偉大政黨的誕生。這條游船由此獲得了一個永載中國革命史冊的名字——紅船。96年后的10月,這個政黨的掌舵人習近平,帶領著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回到紅船前深情宣告:“上海黨的一大會址、嘉興南湖紅船是我們黨夢想起航的地方。我們黨從這里誕生,從這里出征,從這里走向全國執(zhí)政。這里是我們黨的根脈?!绷暯酵镜闹匾v話,是對他在2005年首次提出并闡釋的“紅船精神”的回應和重申,“紅船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之源的地位就此確定。
為什么直到2005年“紅船精神”才被首次提出
“紅船精神”,作為一種革命精神,是以中國共產黨建立之初的革命斗爭為基礎的。但在“紅船精神”第一次被提出和概括之前,全黨學習弘揚的革命精神在民主革命時期主要是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這些革命精神中,由于井岡山精神形成的時間最早,被許多人認為是黨的革命精神的源頭。但是,如果說源頭是井岡山精神,那么,如何解釋從建黨前后到1927年間這么長的一段空白期?如果說源頭不在井岡山,那么向前追溯到建黨和大革命時期,哪種精神可以作為這一段時間最具代表意義的革命精神?這一段時間的黨還處在幼年時期,既有偉大的創(chuàng)舉和巨大的成績,又伴隨著極度的挫折和成長的痛苦,對這個時期的革命精神提出一個讓學界和廣大干部群眾都能接受的概念,需要巨大的思想智慧和理論勇氣。習近平同志提出的“紅船精神”,顯然解決了這個問題?!凹t船精神”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的建黨精神。“紅船精神”的提出,對完善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意義重大。
首先,它提出了一個核心概念——建黨精神。細究起來,從建黨到大革命,從呱呱落地到蹣跚而行,在黨的幼年的全部過程中,發(fā)生過多少激動人心、影響全局的重大事件,出現(xiàn)過多少驚才絕艷、功績偉大的黨內英杰,產生了多少具有影響力和感召力的革命精神??!但這中間,最為核心、最有代表性的,還是建黨精神。恩格斯說過:“歷史從哪里開始,思想進程也應當從哪里開始?!庇媒h精神作為中國革命精神的源頭,就回答了中國共產黨“從哪里來”的歷史叩問,昭示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出發(fā)”的初心本愿,完善了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鏈條的起點,實現(xiàn)了黨的發(fā)展奮斗史和精神創(chuàng)建史在時間序列上的統(tǒng)一。
其次,它找到了一個具體象征——紅船。中國共產黨的建黨精神集中體現(xiàn)在早期共產黨人的建黨實踐之中。但是建黨實踐涉及到上海、北京等多地,也不是某一個人單獨的行為,因此很難像其它革命精神那樣,用人名、地名、事件來命名。習近平同志準確把握建黨精神的本質,使用了“紅船”這個鮮活、生動而富有象征意義的概念,很好地解決了這個難題。
第三,它提出了三個內涵——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chuàng)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這三點內涵文字不多,卻完全符合歷史的實際。之后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追根溯源,其內涵都源自這三點,它們之間是源與流的關系,各有側重而又一脈相承。
“紅船精神”的存在是光彩奪目的歷史事實
“紅船精神”的概念,雖然是中國共產黨成立80多年后提出來的,但它的存在,卻是光彩奪目的歷史事實。偉大的事業(yè)創(chuàng)造出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彰顯于偉大的人物?!凹t船精神”的主體,是建黨先驅。他們包括:一大代表、一大召開時全國50多名黨員,以及其后不久紛紛加入到這個偉大陣營的早期黨的領導人和烈士們。他們的杰出代表,是李大釗、毛澤東、周恩來、董必武、陳潭秋、何叔衡、王盡美、鄧恩銘、蔡和森、趙世炎、惲代英、鄧中夏、高君宇、向警予……都是為人所熟知的偉人和烈士。
他們的身上最集中地體現(xiàn)了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chuàng)精神。
20世紀初的中國,山河破碎,滿目瘡痍,在內憂外患、社會危機空前深重的背景下,中國的先進分子們上窮碧落下黃泉,苦苦尋覓著出路和未來,一次次碰壁、一次次夢碎,在“切骨的痛苦”和絕望中,鄰國的無產階級革命卻成功了,這給他們帶來了希望。李大釗率先歡呼:“試看將來的環(huán)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經(jīng)過反復推求和比較,先進分子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認定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道路。于是,在和工人運動結合的過程中,他們開始醞釀建立馬克思主義的政黨。但是,建立一個被中外反動勢力視為洪水猛獸的“過激主義”政黨談何容易?他們遭到反動勢力的聯(lián)手迫害。1920年2月,李大釗護送陳獨秀出京。從北京到天津一百多公里,騾車行走費時兩天,天寒地凍、漫天陰霾,喬裝打扮的兩個人對此卻毫不在意,他們在騾車里熱烈地討論,相約在北京和上海分頭籌備黨組織,留下“南陳北李,相約建黨”的佳話。從舊式騾車到南湖紅船,中國共產黨在從無到有的征途上披星戴月,一路奮進。各地的馬克思主義者,紛紛沖破阻撓,在上海、北京、武漢、長沙、濟南和日本、法國建立起黨的早期組織,并在此基礎上召開了一大,初履上海,繼及南湖,最終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路漫漫其修遠兮,道阻且長。在中國共產黨建黨時,全國共有300多個政黨、數(shù)十種思潮,后來有多少在中華大地上生根發(fā)芽?而中國共產黨呢,出席一大的代表,有兩名前清秀才,兩名教員,四名媒體編輯,三名大學生,兩名中學生,由這么一群中小知識分子宣布成立的政黨,駕著一艘從南湖出發(fā)的革命紅船,闖惡浪,過險灘,幾番險些滅頂,幾度創(chuàng)造偉業(yè),幾次完成飛躍,如今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擁有8900多萬黨員的世界第一大黨。“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闭驹谶@樣的歷史高度回顧先驅們建黨的創(chuàng)舉,對這群勇敢的先行者給予再高的評價、再多的贊揚都不過分。
他們的身上最集中地體現(xiàn)了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
蘇格拉底曾說過:“世上最快樂的事,莫過于為理想而奮斗?!眾^斗是人類美好的品質,并非馬克思主義者的專利。先驅們成為馬克思主義者之前就倡導奮斗,李大釗為挽救“神州陸沉”“再造中華”而努力;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毛澤東、蔡和森等為“使個人及全人類的生活向上”而組織新民學會,毛澤東更在日記中以奮斗自勉:“與天奮斗,其樂無窮!與地奮斗,其樂無窮!與人奮斗,其樂無窮!”趙世炎則斷然宣布,奮斗“為人生第一要義”“處此萬惡社會,不奮斗,何以為人也!”而當他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之后,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而奮斗,就成為他們終身的目標,從此堅定不渝,矢志不移。周恩來就慎重地說:“我認的主義一定是不變了,并且很堅決地要為他宣傳奔走?!壁w世炎即使在獄中,也不忘奮斗,他的精神感染了難友們,直到他英勇就義后第二年,牢房里的獄友還互傳紙條,“要記住施英(即趙世炎)的遺言,要堅強,要奮斗到底”!他們用自己始終如一的言行,生動地闡釋了奮斗的真諦,將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代代傳承,使黨的歷史成為一部為理想頑強拼搏、不懈努力的奮斗史、奮進史。
他們的身上最集中地體現(xiàn)了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
在建黨先驅們看來,共產黨員就是最光榮的稱號;投身到為人民服務的事業(yè)中去,就是人生最高的價值追求,為此不計名利,不計地位,不計得失,甚至“斷頭流血以從之”(李大釗語)。李大釗在北京大學期間,經(jīng)常將工資充作革命經(jīng)費,接濟貧寒青年,以至學校發(fā)薪水時不得不預先扣下一部分直接交予他的夫人,以免家庭生活無以為繼。李大釗犧牲后家里僅剩1塊大洋,因為沒錢安葬,棺槨衣裳都是朋友資助的。那時候,“大家都不在乎地位,沒有那些觀念,就是干革命……這是早期共產黨員的特點”。鄧小平回憶起那段歲月時,特別感慨。他還記得,在法國趙世炎職位比周恩來高,周恩來職位比陳延年高,但回國以后陳延年的職位最高。趙世炎回國后職位在他們之下,卻全不在乎。鄧小平總結說:“在那個年代,加入共產黨是多大的事呀!真正叫做把一切交給黨了,什么東西都交了!”為了追求革命,他們公而忘私,舍小我成大我,顧大家舍小家。李大釗說:“高尚的生活,常在壯烈的犧牲中?!彼麄冇米约菏冀K如一的言行,生動地闡釋了奉獻的真義,將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代代傳承,使黨的歷史成為一部為人民求解放、謀幸福的犧牲史、奉獻史。
今天,在先驅們曾經(jīng)戰(zhàn)斗過的地方,我們黨的總書記沉思歷史,深情贊美“母親船”,要求全黨要結合時代特點大力弘揚“紅船精神”,讓“紅船精神”永放光芒。深刻的思想,發(fā)人深思,催人奮進。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在新時代和新征程上,沿著紅船的航向,秉持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chuàng)精神,賡續(xù)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銘記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鼓起風帆,挺起脊梁,敢于擔當,堅定前行,不斷書寫中國共產黨人新的歷史傳奇。(來源:《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責編:劉艷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