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越過長牙山,落在橫垌村一片剛插的碧綠秧苗上。邱慧洪從稻田中直起腰,用手背擦去眉頭上的汗珠,一眼瞥見立在田埂上的大牌子——德慶幸福共享農場。
45歲的貧困戶邱慧洪心里特別踏實,不必再為下半年晚造稻米的銷路擔心了?!耙郧白约悍N水稻,幾乎賺不到錢,年頭不好的話,還要賠錢。”他說。
上個月,他把承包的兩畝水田,以一畝一年500元的價格,租給了剛成立的幸福共享農場。邱慧洪不僅省下了買種買化肥的成本將近1 000元,還能在農場打工掙上1 000元。
幸福共享農場是德慶縣政府和人民銀行肇慶市中心支行引進深圳點籌農業(yè)供應鏈有限公司投資運營的,目前已經租下德慶縣橫垌村50畝連片水田。
7月中旬,點籌網推出為期4個月的共享農場認種項目,目標金額是6萬元??蛻敉顿Y500元,就能獲得223平方米農田4個月的經營權,要么自己耕種,要么請農民代耕。到期后,客戶可以選擇獲得100千克大米,也可以選擇拿回519元。
“掛上網不到一個小時就籌到了80%”,點籌網的副總經理趙學生說,客戶對這種創(chuàng)新型的農業(yè)項目很認可。
“我去過這個農場,知道是扶貧項目就投了500元,年底收大米”,深圳的客戶黃美麗說。
農聯村村委會主任邱金波說,村子離縣城有一個小時車程,交通不便,是人民銀行肇慶市中心支行對口幫扶的市定貧困村。村里的優(yōu)勢是引長牙山的泉水灌溉農田,作物品質不錯?!耙郧皟?yōu)勢發(fā)揮不出來,現在有了共享農場,脫貧致富就有了奔頭?!彼f。
“橫垌村小組有一半農戶加入了幸福農場,包括3個貧困戶”,邱金波說,占了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一半。
人民銀行德慶縣支行行長李偉杰說,農業(yè)眾籌項目是建立在農業(yè)生產者征信基礎上的“共享經濟”。“互聯網+信用三農”寫進了廣東省推進普惠金融2016-2020五年規(guī)劃。共享農場正是眾籌農業(yè)項目的升級版。
三年前,位于粵港澳大灣區(qū)西側的廣東省肇慶市就開始了這種“共享經濟”探索。現共有四會蘭花、德慶貢柑、廣寧竹芯茶等57種特色農產品,在點籌網、廣東農信鮮特匯等互聯網平臺上線銷售。
肇慶市目前累計開展了農業(yè)眾籌項目113個,幫助近1 200個農業(yè)企業(yè)和農戶融資1 600多萬元,為貧困戶增加收入89萬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