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桉東
摘 要?外國文學作品當中,字里行間體現(xiàn)著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實際上就是對世界上至真至善至美事物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最終目的就是讓人們能幸福生活,追求自由,無拘無束。本文以《老人與?!窞槔?,首先分析了人文主義精神對于外國文學的影響,其次討論了作品《老人與?!分兴干涑龅娜宋木?。
關鍵詞?外國文學作品;人文精神;老人與海;研究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13-0240-01
一、人文主義精神對于外國文學的影響分析
(一)啟蒙主義時期,作家作品中對人文主義的探索
在啟蒙運動階段,很多作家作品的囊中,蘊藏著許多古希臘時期的人本主義思想,傳承了大量的民間故事,同時也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蘊含人本主義思想的作品。
(二)浪漫主義文學作品對人文思想理想化的追求
外國文學作品當中所呈現(xiàn)出的浪漫主義,是外國作家們對人文主義理想永無止境的追求。他們渴望利用文字,來喚醒人性意識形態(tài)。在很多外國文學作品當中,我們都能夠充分的感受到作家對于人性解放的無限追求。
(三)現(xiàn)實主義對于人本思想的大膽呼喚
蘊含在許多文學作品中的現(xiàn)實主義思想,實則主要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情境的再現(xiàn)。這種思想和浪漫主義思想相比較而言,更加注重對現(xiàn)實世界的觀察和體驗,以及對生活的無限思考。在19世紀30年代,文學領域?qū)τ诂F(xiàn)實主義的批判,更為充分展現(xiàn)的是現(xiàn)實世界對人性丑惡嘴臉的抑遏。
二、《老人與?!分兴凵涑龅娜宋木?/p>
(一)屢敗屢戰(zhàn),永不言棄的進取精神。我們都知道,沒有誰的一生一直是萬事亨通,得心應手的。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遇到彩虹,所以在成長的道路上,或多或少會遇到一定的艱難險阻,遭受到挫折,經(jīng)歷眾多的困難。當我們在面對挫折的時候,始終保持不放棄的理念,是我們走上成功的法寶。作品中的老人雖然接連八十四天沒有捕到魚,大家都認為他是“倒了血霉”,就連他唯一的朋友小男孩都不得不離開了他,到了別的船上捕魚。可是老人自己并沒有沮喪,他堅持出海,并且出發(fā)得更早,去到更遠的海域。沒有想到真的有魚上鉤了,但是這條大馬林魚卻有著足夠的力量,他一時無法將它拉上來,但是老人卻并沒有放棄。他在背部勒傷,左手抽筋的情況下,奉陪馬林魚戰(zhàn)斗到底。當鯊魚來襲的時候,老人想盡了一切辦法來戰(zhàn)斗,魚叉、小刀、木漿、短棍、舵,通通用了個遍,雖然這些戰(zhàn)斗的武器,都被鯊魚咬去了。但是老人卻依然沒有放棄。在我看來,老人并不是為了生存下去和鯊魚戰(zhàn)斗的,更多是為了自己心中的信念而戰(zhàn)斗,為了能夠證明自己并不弱小,還具有強大的能力而戰(zhàn)斗。但是,出海捕魚,僅僅是桑迪亞哥證明自己生存力量的一個過程。當他面對來自他人的嘲笑的時候,他并沒有一蹶不振;在經(jīng)歷了八十四次失敗之后,他也沒有退卻。因為老人始終堅信,在接下來的路上,必將會面臨更多、更大的苦難,而當前自己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迎難而上,堅持信念,永不退縮,最終取勝。現(xiàn)如今,人們堅持“揚長避短”的原則,遇到一點點困難就避之不及。而困難那么多,若不勇敢面對又怎么會迎來成功呢?
(二)直面自我、挑戰(zhàn)人生的奮斗精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人就像一幅有瑕疵的畫,你不能一味的去逃避它的缺陷,這樣并不能讓瑕疵消失,反而顯得你懦弱無能。只有正視缺點直面自我,才能一次次挑戰(zhàn)自己,獲得成功。桑迪亞哥老人在面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接受了八十四天兩手空空的事實,遭受到了同行的嘲笑,不得已的情況下,孩子也棄他而去。更重要的老人無論是在精力方面,還是在體力方面,都在逐漸衰退,并且還承受著失敗的巨大壓力。在這個時候,擺在老人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條是就此罷手,余生受盡他人的嘲笑與冷漠,另一條路就是爬起來繼續(xù)戰(zhàn)斗,充分挽回屬于自己的尊嚴。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與命運抗爭到底,錚錚硬漢的堅強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三)沉穩(wěn)平和,不急不躁的良好心態(tài)。海明威筆下的桑迪亞哥是一個豐滿而又鮮明的人物。在遇到事的時候,往往會縝密的去思考,并不是一個莽夫。當一個人在追求目標的時候,往往會遇到許多險阻,經(jīng)歷許多挑戰(zhàn),也許結(jié)果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怎樣去面對呢?在小說當中,告誡我們應該這樣做:始終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以不變應萬變。所以,當老人在出發(fā)打漁之前,他將一些都安排的妥妥當當,他堅信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當老人和大馬林魚戰(zhàn)斗的時候,老人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戰(zhàn)勝它。當老人繼續(xù)和鯊魚戰(zhàn)斗的時候,也是抱著必須要勝利的信念。但是老人最終卻清醒的意識到“斗也不會贏了”。當老人在失敗了之后,他認為是自己走得太遠所導致的,然后接著為下一次的捕魚,做著相應的準備。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始終貫穿于老人的整個捕魚過程當中。從這一角度上來說,海明威運用筆下的人物使得一個榜樣逐漸顯現(xiàn)出來。
(四)關愛人類,關注未來的博大情懷。可以說老人與海是一部面向未來的作品。該小說讓我們?yōu)橹畡尤莸木褪亲髡邔τ谌祟悺⑸鐣约拔磥淼乃伎?。以桑迪利亞哥為寫照,海明威希望我們?nèi)祟惸軌蛟诔砷L的過程當中,學會和命運、自然、社會的正確相處。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外國文學作品當中,蘊含著大量的人文主義精神。本文以《老人與海》為例,深入研究分析了該作品當中所折射出的人文主義精神。加強對外國文學作品中人文主義精神的研究分析,不僅能夠提升我們的境界,而且還能夠進一步促進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進步。
參考文獻:
[1]楊柳.外國文學作品中的人文精神與學生人文性的培養(yǎng)――以《哈姆雷特》和《老人與?!窞槔齕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