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任藝++宋剛
提名
宋剛 潛水攝影師
提名理由
宋剛,自由攝影師,PADI Dive Mater,PSAI技術(shù)潛水員。2010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水下攝影后,宋剛對繽紛多彩的水下世界從此著迷,使得他從一名自然攝影師搖身一變成為一名水下攝影師。他從自然類攝影到水下攝影,從寒帶到熱帶,從陸地到海洋,腳步遍及世界各地,獲得多項榮譽與獎項:美國國家地理獲獎攝影師,佳能十佳攝影師,班夫中國特約攝影師等。其作品曾獲Ocean Art、 Underwater Photography、視覺中國等多項國內(nèi)外大獎。近年,他連續(xù)多年前往南非拍攝沙丁魚大遷徙,在水下,把各種水中生物一幕幕或激烈或悲壯的生存大戲,用其獨特的視角和震撼圖片搬出水面,展現(xiàn)在人們眼前。
宋剛還期望將拍攝角度擴展至空中,通過航拍、陸地、水下全方位展現(xiàn)地球的美。他說:我希望我的作品可以使人們感受到自然界的偉大魅力,從而更加珍惜地球生靈的共同家園。
從北京出發(fā),近15個小時的飛行跨越了半個地球,飛機降落在約翰內(nèi)斯堡機場??绯雠撻T,零下7℃的室外溫度讓身著T恤的宋剛倒抽一口涼氣。想到接下來的10天都需要在這種溫度中漂泊在南印度洋的驚濤駭浪中尋找拍攝目標,絕對堪稱挑戰(zhàn)。
幾乎每年冬天,從南非最南端厄加勒斯角到東南部德班的漫長海岸線上,都會定時上演一部壯觀的生物大戲。
狂野海岸上的圣約翰港,是潛水攝影師宋剛此行的目的地。它位于Mzimvubu河口,處在沙丁魚遷徙的必經(jīng)之路,擁有南非最美麗的自然風(fēng)光,每到這個季節(jié),港口小鎮(zhèn)上就聚集了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觀鯨者、潛水客。在這里,沒有固定的潛點,也沒有固定的潛水次數(shù),甚至不能保證每天出海、每次出海都能看到沙丁魚。近年來的全球溫度升高,已使遷徙的沙丁魚數(shù)量大減,要想拍到大規(guī)模的魚群遷徙更加需要運氣了。各種不確定性超出了宋剛的預(yù)期。但這就是自然規(guī)律,和等待洋流的沙丁魚一樣,你無法左右,只能順應(yīng)。
天空中盤旋著上百只鰹鳥,耳畔充滿嘈雜的鳥叫,隨著沖鋒舟的接近,鳥兒也越聚越多。當宋剛和同伴們到達現(xiàn)場時,已經(jīng)有鰹鳥開始俯沖獵食。今天,水下的沙丁魚并沒有形成大的魚群,而是形成球帶狀在水中高速移動。經(jīng)驗豐富的船長明白這一次獵食時間并不會持續(xù)太久?!按┖醚b備的馬上下水!Go!Go!Go!”隨著船長一疊聲的催促,潛水員們爭先跳進海里。時間倉促,大家來不及裝備水肺,只能以自由泳浮潛的方式接近魚群。
在南非拍攝沙丁魚的日子里,每一天宋剛都緊繃神經(jīng),與海浪和寒冷的海水對抗著。然而,水下鏡頭中出現(xiàn)的一切,卻使這些不適與疲勞變得無關(guān)緊要—水下盛宴已經(jīng)開始。也不知是誰一聲令下,海豚們不約而同地發(fā)起了進攻。面對四面八方犀利的攻擊,本來依仗著龐大的數(shù)量滾成一團用以迷惑對手的沙丁魚早已亂了陣腳,在海豚的沖撞下潰不成軍。沙丁魚群為了逃生又聚攏;再被殺散,再聚攏,數(shù)量急劇減少著。鰹鳥也不示弱,它們利用空中優(yōu)勢把兩只翅膀背到身后,旋轉(zhuǎn)身體加速俯沖。潛水員們甚至在水下就能夠聽到它們沖破水面的呼嘯。
這一次,宋剛甚至還有幸遇到了打掃戰(zhàn)場的布氏鯨(Balarnoptera brydei)。這些十幾米長、近20噸重的龐然大物常常從魚群底部的深海中突然一躍而起,將整個魚群一口吞沒。在10天的潛水拍攝中,宋剛只遇到了一次捕食的布氏鯨。鯨魚的捕食行動迅猛無比,當感覺到一股強大的水流夾雜著呼嘯聲迎面撲來時,張開巨口的布氏鯨的頭部已經(jīng)近在咫尺了。不到兩秒的時間,鯨魚已經(jīng)結(jié)束進食,就像呼嘯而過的巨大火車頭一般,搖頭擺尾瞬間又消失在深海中,回過神來的攝影師這才按下快門連拍。布氏鯨一口能吞下近萬尾沙丁魚,一天的捕食量可以超過一噸,它的出現(xiàn)為這次??章?lián)合捕襲畫上了一個句號,眼前沸騰的海水重新恢復(fù)了平靜,渾濁不堪的海水中只剩下了零星的沙丁魚殘肢和閃著慘白色泛光的鱗片。
一切都結(jié)束了。這時,宋剛才能稍稍平抑心中的興奮和緊張,喘口氣。為了拍攝非洲狂野海岸沙丁魚產(chǎn)卵遷徙途中,鰹鳥、海豚、鯊魚與鯨魚圍繞它們而展開的盛宴,宋剛在五六年之中多次奔赴南非,而在2017年,終于遇到一個完美的獵殺沙丁魚場景。這些年宋剛流連于世界各大洋,他曾三次探索尤卡坦半島神秘莫測的水下洞穴,用藝術(shù)化的拍攝展現(xiàn)天然水洞獨特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深入墨西哥南部邊境與野生咸水鱷魚在水下面對面親密接觸;在達爾文《進化論》的起源地—加拉帕格斯群島與數(shù)百條錘頭鯊?fù)危臄z那里的獨有物種;與雪山中的冰潛者深入冰雪覆蓋的瑞士阿爾卑斯山,也會潛入冬天冰冷的挪威海,只為了尋找海洋頂級掠食者殺人鯨的蹤跡……從寒帶到熱帶,從陸地到海洋,宋剛的腳步遍及世界各地。每一張水下攝影作品的背后,都是常人難以想象的時間、工作量和成本。
“海洋占地球表面積的71%,海面下的世界豐富多彩。也就是說,如果選擇深入水下的世界,那你接觸到的,是陸地29%景色之外的另外71%的極致精彩?!彼蝿傉J為,藍色大洋就像是另一個世界,這里不屬于人類?!昂5椎纳锸悄敲吹莫毺兀粋€個猶如外星來客,且身懷絕技。海底的風(fēng)光也是絢麗多彩,和陸地截然不同。其實和陸地野生動物攝影師一樣,我最喜歡拍野生的大型海洋生物。因為在陸地上野生動物一般都非常警覺,所以往往攝影師都要保持較遠距離,用長焦鏡頭拍攝。而在水下,很有可能你能在非常近的距離內(nèi)接觸一些大型海洋生物。有時候近到你甚至可以看清它身上的一個痦子或一個鱗片。如果你可以想象一群野生海豚圍著你轉(zhuǎn)圈,或者數(shù)十噸重的座頭鯨在你面前翻滾時的心情,就可以理解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吸引力了?!?/p>
當你看到宋剛的潛水攝影作品,那震撼的視角、奇幻的光影、超出人類視角的夢幻般的水下世界,我想你也能夠理解,為什么他會樂此不疲地奔走深潛于世界各大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