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
古人玩神轉(zhuǎn)折,段位有多高
◎VV
很多時候,我們只猜中了故事的開頭,卻猜不到結(jié)局。但高級知識分子們研究發(fā)現(xiàn),猜不到結(jié)局不一定不好。于是他們發(fā)明出一種優(yōu)雅風騷九曲十八彎的詩體,專門制造意外驚喜,讓人有一種“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的刺激感,那就是——逆挽詩。
逆挽詩最大的特點就是,先作得一手好死,在你感覺無藥可救奄奄一息時,突然起死回生,生機勃勃。
比如風流才子唐伯虎和秋香爬山度蜜月時,曾隨手先寫了兩句: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秋香聽到后幾乎暈厥:我是誰,我在哪里,我為什么跟這么個傻帽在一起?哪知唐伯虎莞爾一笑,緊接著就從袖子里抖出了下句:舉頭紅日白云低,萬里江山都一望。
什么是欲揚先抑?這就是欲揚先抑。什么是氣勢?這就是氣勢。秋香頓時站得筆直并伸出了大拇指:老公今天兩米八。
但說到逆轉(zhuǎn)氣勢,我最喜歡的一首逆挽詩是小學沒畢業(yè)的朱元璋寫的,題目是《雞叫》:一叫一勾勾,兩叫兩勾勾。讀到這里,你可能想到了那個一生作詩四萬首的乾隆,心想皇上怎么都這副德行。但請等一等,雞還沒叫完。閱卷老師請看背面:三叫日出滿天紅,驅(qū)散殘星月朦朧。前兩句讓人感覺作者是一個逃學小霸王,但后兩句就給你來了個一代帝王朱元璋的揮斥方遒、大氣磅礴。
但逆挽詩不光講究氣勢。好的逆挽詩,更講究深情,一開始死不正經(jīng),但甩手就給你一張過去的CD,聽聽那時我們的愛情。
一代德藝雙馨段子手紀曉嵐其實也有深情的時候。他曾經(jīng)作了一首詩,詩的前半段是:東邊一帶楊柳樹,南邊一帶楊柳樹,西邊一帶楊柳樹,北邊一帶楊柳樹。讓人感覺他接著就要來一句“東西南北中,好酒在張弓”。結(jié)果卻是:愿借碧絲千萬條,綰住斯人心不走。我伸出千萬只手,呼喚你不要走。
有人問了,那逆挽詩的終極奧義無非就是,一開始很傻最后很牛,或者一開始不正經(jīng)最后很深情嗎?不是的,逆挽詩最大的魅力其實在于,反敗為勝,逆轉(zhuǎn)成王。
明成祖朱棣和大才子解縉就曾上演過一場精彩的對手戲《句句驚心》。朱棣:皇后昨天生了個孩子。解縉頭腦一熱:恭喜恭喜,帝王昨夜降金龍。朱棣明顯有些不高興:可惜啊,是個女孩。一般人估計早就嚇得跪下來,說一句“微臣該死”。但解縉眼睛都不眨一下,脫口而出:化作嫦娥下九重。朱棣:但她已經(jīng)夭折了。解縉趕緊懸崖勒馬:料是人間留不住。朱棣:早丟到池塘里去了。大才子解縉不緊不慢接道:翻身跳入水晶宮。
所以,一句不慎不一定滿盤皆輸,高手之間玩的就是心跳,關鍵還得看下一句。
在這次生死博弈后,解縉明顯愛上了這項360度回環(huán)大轉(zhuǎn)身的詩歌運動。他給一位老太太祝壽,吟詩以賀,在生日歌的伴奏下,解縉劈頭蓋臉就來了句:這個婆娘不是人?!癊xcuse me?”教室最后排的老太太舉著手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并從課桌里緩緩抽出一把刀。
誰知,解縉殺了一個回馬槍:九天仙女下凡塵。現(xiàn)場頓時爆發(fā)出杠鈴般的笑聲。笑不過三秒,解縉的第三句又出人意料:兒孫個個都是賊。課桌里的刀再次蠢蠢欲動。命懸一線的時候,解縉來了第四句:偷得蟠桃奉至親。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刺不刺激?
小聰明后面其實是大智慧,逆挽詩看起來只是文字游戲,但真正想告訴我們的是:“上半句”不好沒關系,我們有很多機會去救場,只要書寫好“下半句”。彪悍的人生,玩的就是大落又大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