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學習和走路看風景以及學會愛人愛己,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每一步都不能少,每一步都非常重要,否則,我們終將把自己活成連自己都討厭的樣子,甚至是不中用的半成品。
因為你的氣質和姿態(tài)里,有你曾經讀過的書和思考;你的視野和格局里,有你曾經走過的路和看過的風景以及感悟;你的情懷和魅力里,有你曾經愛過的人和受過的傷。
我們的生命,要在短暫的時光里活得精彩有質量,從開始到結束,都需要堅持走在屬于自己的夢想路上,阡陌紅塵,尋一世芳華。
我們的團隊,要在激烈的竟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從起步到成長再到收獲,都需要全過程地不斷創(chuàng)新和學習,虎口奪食,唯智者勝出。
這些年來,因為工作原因,出差去過許多地方,走過不少路也領略過不少風景,過程中收獲頗多,身心得以修煉,也開闊了眼界。
自從被卷入創(chuàng)業(yè)大軍,就意味著必須和過去的職場說拜拜,也徹徹底底失去了以往來來去去的自由,每天睜開眼睛就是責任和壓力以及各種牽掛,除了拼命賺錢讓公司存活下來,讓大家有棲身之地之外,還需要帶領所有人系統(tǒng)性成長,并通過工作提升職業(yè)素養(yǎng)和能力,盡量讓每一個人都活得體面一點,更有尊嚴一些。
幸運的是,在我們的團隊里,在學習力這個問題上,已經達成共識和默契,但凡是主動學習需求,無論什么形式什么內容,永遠都是一路綠燈,甚至恨不得傾其所有資源予以支持,因為我始終堅信,沒有什么比一個喜歡學習的團隊更具有競爭力和生命力,唯有學習才能讓我們的團隊以及我們每一個人永葆青春。
有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shù)。所以,自創(chuàng)業(yè)以來,一直希望能有機會帶著團隊一起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但因種種客觀原因未能如愿。
直到今年12月初,在大家的謀劃下,與麻辣車事和百城百縣兩個團隊開啟了一段為期7天的日本學習之旅,多年來的小小心愿也總算實現(xiàn)。
我之前去過兩次日本,但這一次,和以往的感覺以及體會完全不一樣,因為這一次是花自己兜里的錢,帶自己的團隊,很充實,也很有成就感。
這次團隊的日本之行,時間雖短,但收獲滿滿。相信大家,多年后翻開這段旅程以及各種記憶,想起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景,一定會欣喜如初。
這些天,我們目睹和收獲了太多美景太多畫面,奈良公園梅花鹿的溫順、大阪古城四百多年的歷史、京都藝妓區(qū)祗園的雅致、名古屋機場的朝霞、富士山五合目的白雪與寒風、豐田汽車陳列館的老爺車、東京街頭巷尾甜得發(fā)膩的和服美人、東京鐵塔的璀璨以及中央大街的奢華等等。當然,每個人的視角總是不一樣的,體會肯定也是完全不同。
這些天,東京銀座周圍的商場和藥妝店里,有我們在用生命一路狂奔代購的身影,雖然略顯狼狽,但卻由衷的滿足與開心,割了肉流了汗卻幫了朋友。
這些天,復雜的東京地鐵里,有我們上錯車迷路的尷尬,也有我們暈頭轉向的囧樣,更有各種驚險刺激的奔跑,這也許才是在異國他鄉(xiāng)旅行的真正意義吧。 這些天,我們見證了日本滿大街跑的方頭方腦的小型經濟型汽車,而且是清一色的本土品牌。一個只有中國云南省面積大小的國家卻擁有差不多10個汽車品牌,而且還有不少品牌世界知名。日本發(fā)達的汽車工業(yè)文明和消費文化等等,值得我們近距離去觀察和研究,特別是作為汽車媒體從業(yè)者,這是不應該缺席的一堂課。
這些天,我們除了看景看車看城市之外,還領教了日本國的工匠精神與不急不躁的服務意識,以人為本、恪守規(guī)則的社會運轉體系,還有這個民族職人的認真和忠誠以及謙遜的人生態(tài)度,這個讓人又恨又愛的國度,對團隊以及每個人都是一種啟發(fā)和思考。
一個人一個團隊以及一個組織,能走多遠能飛多高,并不是由他們的腿和翅膀決定的,而是由內心格局和永不熄滅的學習能力決定的。
未來,讓我們一起努力,激發(fā)所有的潛能,一起走更遠的路,看更多的風景,這也許是每一個創(chuàng)業(yè)者深埋在心底的源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