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昕
家里的木書柜塌了。
那精致的鏤空花紋,那小巧而高貴的紅木架子,仍是抵不住一本本鎦金邊鑲封皮的書之厚重。“砰”一聲巨響,木板七零八落散落成一地狼藉。我輕輕嘆息著,撿出木板,掃開木屑,重新整理被驚擾了的書,也重新整理心中一份遺失了許久的心情。
書柜旮旯處稀稀疏疏地藏著幾沓報刊,我用手輕輕撫摸,書頁很多都泛黃壓皺,卷邊而殘破,可四個溫厚的大字卻依舊亭亭立于封面——幼兒畫報。翻開書頁,溫馨可愛的彩繪圖案映入眼簾,顯得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層層疊疊的回憶漫上心頭,漾起溫暖的漣漪……依稀記得小時候,臨睡前小小的我都會纏著媽媽陪我看《幼兒畫報》。那時的我識字不多,卻總能在畫報精美細致的插圖中找到不一樣的樂趣。
輕輕地把畫報放在桌角,一摞秀氣的書進入我的視野。定睛一看,我的嘴角不禁上揚一個好看的弧度。是老朋友——一摞小學(xué)讀物。小學(xué)時,忽然戀上了圖書館安靜閑適的格調(diào),放學(xué)后總拉上幾個小伙伴到圖書館看書,大家各自靜默,偶爾抬頭望望,好友眼眸低垂,專注于文字,時而舒展眉梢,巧笑倩兮,時而淚光瑩瑩,睫毛輕翕,友誼的藤蔓在心中瘋長,抽芽,開花。書香,是年少“臥看牽??椗恰睍r最美的映襯,它如一只絢麗的畫筆,為友誼涂上濃墨重彩。
不知不覺,書柜整理了大半部分,剩下的是我不愿搬動的厚重的大部頭。壯麗的文字史詩和經(jīng)典名著,成了我青春年華最好的陪伴。
枯燥而緊張的學(xué)業(yè),常常使我的夢境干枯而失卻顏色。我便常常在深夜完成了繁重的作業(yè)后,偷偷讀上幾頁。萬籟俱寂的深夜,窗外夜色漆黑如墨,星星掙扎著發(fā)出微弱的光。勞累了一天的人們都進入了甜美的夢鄉(xiāng),只有我房間里小小的臺燈還執(zhí)拗地發(fā)著光。我寧愿克制住困倦的睡意,也要讀一讀書。大概是每個女孩心中都有一個未了的公主夢吧,我鐘情于《簡·愛》里那個聰慧過人、獨立自尊而敢于打破世俗去追求愛情的簡;我沉醉于《巴黎圣母院》里在篝火邊舞蹈的精靈愛斯美拉達;我惋惜于《呼嘯山莊》里在愛情與金錢的抉擇中背叛了自己的凱瑟琳;我欽佩于《飄》中在戰(zhàn)火里成長、打拼、撐起整個家族的亂世佳人郝思嘉……經(jīng)典的歐洲文學(xué)作品不僅勾勒出王室貴族優(yōu)雅高貴的生活、禮節(jié)文化,更孕育出一個個有著冒險、善良、勇敢等美好品質(zhì)于一體的女主人公,這對青春年少的我而言,更是潛移默化的教誨和啟迪。
可我更懂的,是中國詩詞歌賦。我會在閑暇時撩撥古箏琴弦,在輕揉慢捻的指法中輕和一句“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我會因“疑怪昨宵春夢好,原是今朝斗草贏”的童趣之心笑出聲來;又因“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而暗自垂淚,為李清照的物是人非之感而嗟嘆。我為“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的發(fā)問而深深感慨辛棄疾的英雄氣慨,又為沙場名將“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而靜靜沉思。
悠悠詩詞無聲的浸潤與感染,讓我在十五六歲的年紀對己、對國、對民族大業(yè)有了自己的認識和志向,那是我青春歲月里肩負夢想與使命、勇敢前行的激昂贊歌!
書整理完了,那一頁頁塵封的心情,似乎已經(jīng)找到了最溫暖安心的歸宿。什么是保存記憶最好的方式?攝影,繪畫,旅行,我想都不是。書香才是時光這棵參天大樹最美的年輪,它的味道有著樹木的氣息和葉子的嫩綠,有陽光和雨滴輕拂的痕跡。最重要的是,我們在書香中留下了自己最為隱密而寶貴的記憶,那就是我們的成長,我們的青春,我們的人生。
‖廣東省汕頭市金園實驗中學(xué)‖指導(dǎo)教師:林紅嬌
文章的開篇與眾不同,一句話就將讀者的注意力吸引住了——家里的木書柜塌了。正是這個偶然的機會,給了小作者一個必須整理書架的理由,于是,那些散亂于地的書刊們都重又出現(xiàn)在作者眼前,而每一本書所附帶的獨有記憶,也隨著它們浮現(xiàn)在作者的心海,那么多與讀書有關(guān)的時光閃回,昔日重來——在媽媽溫柔的聲音里聽完的《少兒畫報》;在圖書館明媚的心情里共讀的友誼;在寫完作業(yè)的深夜里頂著困倦讀完的一本本大部頭名著……書整理完了,心情卻依舊激蕩,原來,“書香才是時光這棵參天大樹最美的年輪,我們在書香中留下了自己最為隱密而寶貴的記憶,那就是我們的成長,我們的青春,我們的人生?!?/p>
【適用文題】帶著書香出發(fā);一書一世界;書香彌漫的青春……(小風(fēng))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