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瑞霖
趕集,是外婆家古鎮(zhèn)的盛會,一般鄉(xiāng)里人都會隆重地對待這件事情。
趕集的那天,方圓一二十里以及十里八鄉(xiāng)的鄉(xiāng)親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地,那就是圩場。到圩場買些東西,補充一些日常用品,或者把自家富余的東西拿到圩場上交換,換點實用的東西,賺點錢,又或者是相約認識的朋友到圩場上走走,什么也不買,什么也不賣,只圖個熱鬧。當(dāng)然,小朋友們也是最開心的,在這一天里,他們能夠吃上好吃的零食,看一會兒小人書,又或者是買好玩的玩具,吃上一碗熱乎乎的米粉——盡管不是葷的,但還是吃得滿頭大汗,吃得卷卷舌頭,感覺意猶未盡。
村里人出發(fā)到圩場,時間不同,方式也不一樣,場面還是挺“壯觀”的。圩日那天,眾鄉(xiāng)親不約而同地從各家各戶走出門去,從山里村里的路口出發(fā)。質(zhì)樸的鄉(xiāng)民趕集寧可起早摸黑地收拾好,把東西準(zhǔn)備妥當(dāng),也不愿意遲遲才動身,這樣的利索,讓人想起就像他們?nèi)粘龆鳎章鋵⑾⒌膭趧右粯?,他們追求的是?guī)律和效率。那時候,東方微露晨曦,鄉(xiāng)親們就開始往圩場去了,有的坐著拖拉機,有的騎著自行車,有的步行,有的挽著籃子,有的挑著擔(dān)子,有的拉扯著孩子,有的成群結(jié)隊,反正,路上密密麻麻的人,聽到的是笑聲,看到的是笑容。
到了圩場,這兒好比是一鍋煮沸了的粥。川流不息的人群摩肩接踵。在菜市場里,幾條大魚躍得歡,蔥、蒜、芹菜擺得整整齊齊,煎炸類的油蔥餅香味飄得很遠很遠,還有棉花糖、炸糖丸等。那時候,菜市場賣的是自家種的蔬菜水果或地里采摘的野生植物和野菜,買家瞅瞅這個,看看那個,正在猶豫,卻被人群擁擠到別處。隨著時間往午時,圩場此起彼伏的吆喝聲和討價還價聲更響亮了……“新鮮清甜的活魚,剛從江里釣出來的。”“自家地里剛冒出的菜苗,新鮮著哪,您瞅瞅,能掐出水來,要不來點?”“土雞野鴨自家養(yǎng),鮮味好好味?!薄?/p>
人們隨心所欲挑選自己想要的物品,小朋友們穿梭其中,當(dāng)然,錢包沒有那么鼓的話,遇到自己心儀的東西只能看著“眼饞”,心里或者想的是“要好好地賺錢,才能把好東西買回家里去”。
集市上本來不是很擁擠,因臨街店鋪的主人把貨物擺到店面以外了,使十來米寬的街道顯得窄了許多。集市上人多的路段也只二百來米,可苦壞了推自行車的和進進出出的送貨小三輪。大人們總要在一個個小攤前,拿起一件東西看看,問問價,“貨比三家”。也有匆匆忙忙趕時間的也不討價還價,買好就走。不過,農(nóng)村人淳樸,絕對不會敲詐顧客,而且你砍的價格只要不低于成本,他們都是樂意賣的。
那邊有好多人圍成一個圈,好像在看些什么,還不時發(fā)出陣陣哄笑和掌聲,原來是耍猴呢!幾只小猴子既可愛又搞笑,它們穿著紅色的馬褂,瘦削的臉上一雙眼睛出奇地大,細長的尾巴在身后繞成了一個圈。它們不時地騰空翻跟斗,時而把前面的兩只爪子疊放在一起,然后身體微微向下彎曲,這是在給人們作揖呢,人們不禁哈哈大笑起來!擠出了人圈,這邊又發(fā)現(xiàn)有人在賣小兔子、小黃鴨。兔子身上的皮毛像雪花一樣潔白柔軟。小黃鴨毛茸茸的,很萌,煩躁地叫喚著。隨著人流往前擠,還會發(fā)現(xiàn)很多好吃好玩的。漂亮的布料衣服,新鮮的土特產(chǎn),自家腌的咸菜、葡萄酒等等應(yīng)有盡有……
我最喜歡的就是趕集了。當(dāng)然,很多時候,作為小孩子,我是沒錢買任何東西的,跟隨著父母的腳步,我只是好奇地看著山里人籠子里不知名的小鳥。還見過小小的狐貍、貓頭鷹、穿山甲等,不過,這些名稱全是從大人們嘴里說出來的,或者書上看過的圖片。許多和我一樣還不懂事的孩子,都圍在山里人的身邊,瞪著眼睛看那些奇怪的小動物……
小時候,偶爾能吃上一碗原汁原味的豆腐腦,在百花冷飲里能吃上幾個晶瑩剔透的雪球,那就是最好的享受了。豆腐腦,味道甜絲絲的,細膩的口感,滑溜溜地融入口中;雪球,綠綠的是獼猴桃果汁,紅的是西瓜汁,黃的是芒果汁,冰凍制成,讓人垂涎欲滴。閉上眼,那醉人的香甜味似乎還留在唇齒間。
運氣好的話,父母還會帶著孩子們到點心攤邊,挑一些好吃的點心。集市上的點心都是一家家自制的“特產(chǎn)”,譬如松脆爽口的花生餅,韌性十足的燈芯糕,入口即融的蓮蓉酥糖等。對鄉(xiāng)下的人來說,“點心”還包括野果,那些并未完全熟透不知道名兒的酸甜可口的野果,熟得發(fā)紫發(fā)黑可以吃又可以釀酒的山捻子是孩子們特別愛吃的,買上一捧,剝開紫色的皮,輕輕地放到嘴里,吸一口里面的汁,回味無窮。
在圩場上轉(zhuǎn)悠,會有貼在顯眼地方的海報吸引人們?nèi)リP(guān)注。為吸引四面八方的人,舊電影院門前、政府禮堂門前都張貼有告示,告訴人們近期有什么活動。圩日里常見的活動是電影下鄉(xiāng)、戲班子舞臺表演、街頭政策宣傳、節(jié)日舞獅、體育比賽等,最常見的體育比賽是籃球比賽,一般就選擇在圩鎮(zhèn)邊的高中校園,人們可以自由地進入校園看熱鬧,觀看激烈的賽事。遇上有大型活動的圩日,那時,集市上鑼鼓喧天,聲樂震天,熱鬧非凡,真正成為城鄉(xiāng)交流的平臺。
臨近下午四五點,到了散圩的時間。多數(shù)人賣完東西后換了其他所需用品陸陸續(xù)續(xù)回家,少數(shù)人到附近親朋好友家吃飯——他們會留點東西不賣,那是送給親朋好友的,這些東面往往與這餐飯價值相當(dāng),這樣,吃的人心安理得又不欠人情,請的人也不吃虧,更重要的是長期來來往往,交流了感情,密切了關(guān)系。
想起鄉(xiāng)下的趕集,似乎回到了童年時的圩場?;貞浿?,我似乎在人群里穿過山貨琳瑯滿目的攤點,穿過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tǒng)小吃鋪面。這些趕集的日子呵,像鄉(xiāng)愁一樣,總在夢里浮現(xiàn)……
(指導(dǎo)老師:鄭麗娜)
★鄉(xiāng)土人情圖
鄉(xiāng)下的趕集,如今已不多見,作者能以此為題材,實屬難得。在一眾稿件之中,可謂異常耀眼,令人想起《邊城》當(dāng)中的茶峒集市,想起自己小時候跟隨大人去集市的情形。一個集市仿佛一個大大的舞臺,當(dāng)?shù)厮械娘嬍筹L(fēng)土文化,都有所展現(xiàn)。在作者筆下,不加修飾地將這一切白描出來,讓我們仿佛在看當(dāng)?shù)匕姹镜摹肚迕魃虾訄D》,販夫走卒,各行各業(yè),紛繁卻不雜亂。其中所展現(xiàn)出的集市買賣情形,鄉(xiāng)人走親戚時的人情世故,細膩真實??梢哉f,這一篇《趕集》,可以作為一個鄉(xiāng)村生活閱讀指南了,城里的孩子,怕是要神往了。(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