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笛笙
摘要:日本動漫是世界現(xiàn)代文化中的瑰寶,對各國的現(xiàn)代文化帶來潛移默化影響。日本動漫中的妖怪源于日本宗教神道教,而動漫中的妖怪意象對于日本民族文化的發(fā)展也起到了推動的作用。本文將對日本動漫中的妖怪意象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guān)鍵詞:日本動漫;妖怪;意象
一、日本動漫中的妖怪文化的發(fā)展狀況
妖怪源于日本的本土宗教神道,神道的主要精神就是萬物有靈。古代日本人對于自然力量及自然現(xiàn)象感到不可思議,對自然力的恐懼使得人們對大自然進行崇拜和祭祀,日本人相信山石河川花草樹木,都有神明寄宿,最后發(fā)展成日本的宗教。神道中的神與妖怪就像硬幣的兩面,表里一體的關(guān)系,從正能量的方面去崇拜就是神,反之就是妖怪。日本的民俗學家柳田國男認為,日本動漫中的妖怪的最大特征是日本的妖怪具有兩面性,善與惡可以互相轉(zhuǎn)換。例如,冤魂如果好好供奉,也可以轉(zhuǎn)變成保護神[1]。日本動漫中的妖怪意象的轉(zhuǎn)換性與西方的妖怪意象是截然不同的。西方的妖怪是善惡分明的。因此西方文化人士認為,日本的動漫中的妖怪意象是讓人費解的,甚至有幾分神秘感。
在日本現(xiàn)代動漫文化中,妖怪的意象目前呈現(xiàn)一種兩極分化的態(tài)勢:一種動漫中的妖怪會產(chǎn)生極端的恐怖,而另一種產(chǎn)生以人親近之感?;仡櫲毡镜难值陌l(fā)展歷史,中國文化對日本文化有著源于流長的影響,日本的動漫中的妖怪也不例外,來到中國的日本使者將妖怪這一文化因素也帶回了日本,這促成了日本五分之四的妖怪意象打上了中國文化的烙印。中國《山海經(jīng)》是對日本妖怪文化產(chǎn)生了最大的影響力。日本的天狗就是最好的例證。日語有很多俗語是和妖怪文化有密切關(guān)系,和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guān)。例如,傳說中河童愛吃黃瓜,因此,海苔卷黃瓜這道菜就叫做“河童卷”;非常潑辣的媳婦,叫做“鬼嫁”。
二、日本動漫中的妖怪意象
(一)雨女
這個妖怪意象說的是如果有男子向一個在雨天站立雨中的女子微笑,并且暗示她一起使用一把雨傘,這名女子就永遠跟著這名男子走。這樣,這名男子就永遠生活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中,最終因無法抵制濕氣而死亡[2]。
(二)道成寺鐘
傳說一個寺廟的大鐘變成了妖怪,專門把人變成和尚,讓其不忘記過去的事情[3]。這個大鐘是源自下面的故事。古時候,一名女子叫做清姬,她深深地愛上了一名僧侶,他叫安珍。作為僧侶,安珍不能接受安珍的愛情,所以離開了清姬。但是,清姬為了自己的愛情,一路追尋。當她出現(xiàn)在安珍的面前的時候,清姬由于衣裝不整,頭發(fā)散亂,頗有幾分妖怪鬼神的感覺,安珍撒腿就跑了。后來,在安珍坐船逃跑后,清姬變成一條蟒蛇追趕著安珍,一直追到了道成寺這個地方。面對蟒蛇,安珍只能藏在大鐘里,可是清姬還是找到了大鐘,可是她不能搬動大鐘,最后清姬和大鐘一起自燃,和大鐘以及里面的安珍一同化作灰燼。
(三)飛頭蠻
飛頭蠻這一妖怪意象最早見于《百鬼夜行》[4]。這個妖怪本來是人,后來被妖怪附身,在他睡覺的時候,頭就會離開他的身體。而頭到處亂飛去嚇唬他人。這個附身的妖怪的名字是“梟號”。它是一種鳥的靈魂,如果這個靈魂附著在一些獵人的身上,那么這個人就會在7天之內(nèi)死掉,化成骨頭。飛頭蠻這一妖怪意象最早出現(xiàn)在中國于干寶的《搜神記》,這本書是晉代的奇聞,里面記載了落頭氏,其實就是一種長頸動漫中的妖怪。這個妖怪平時沒什么與眾不同就和一般人一樣,但是到了黑夜,人們都熟睡之后,妖怪的脖子開始伸長,最后頭和身體分開,然而身體卻依舊在床上睡覺,就和正常人一樣,可是頭已經(jīng)飛出窗外,直到第二天的早上頭才飛回來,和身體再一次組合在一起,言談舉止看起來和正常人一模一樣。
(四)獺貍
它也就是人們所說的獺貍,在日本民間流傳著許多獺貍變成人去感恩的民間故事,當然,獺貍原來是一種動物而已,它的最初原型就是浣熊。后來居然成為了古時候老百姓留給后人的一種妖怪意象。有人傳言說,由于獺貍實在是餓的受不了,就在夜色之中,偷偷摸摸地去最近的村莊里或者田地里去覓食。后來,人們才發(fā)現(xiàn)那些農(nóng)作物或者糧食不知道跑哪去了,而且谷物也經(jīng)常丟失,自然就懷疑有妖怪出沒。后來,還有人傳說,在半夜有人看到猶如孩子一樣的妖怪在村莊的房子來回出入,發(fā)出奇怪的聲音,使得大家緊緊關(guān)閉自家大門。人們猜測是某一個妖怪出沒才弄出的可怕的聲音。實際上,日本民間關(guān)于貍有很多傳說,例如“文福茶釜”的故事。傳說居住在山中的一家貍,生活清苦。某人家里終于沒有任何吃的了,貍夫和貍妻商量,將自己變?yōu)椴鑹睾笞屫偲弈玫绞袌鋈ベu掉后換些吃的回來(當然本意是騙錢啦,賣掉,再變回來。)之后,貍妻按照他的計劃成功地賣掉了“茶壺”,買主是寺院的住持。到了晚上,貍夫打算變回真身逃離,卻怎么也變不回去了,成了半壺半貍的樣子。就在這時,它被住持發(fā)現(xiàn)了。住持對其欺騙行為進行一番唐僧式教育后,也試著幫他變回真身,但無濟于事,最后只得建議他不如就作為茶壺留在寺院中,不僅可以受人膜拜,而且供品還可以拿回去給家人吃,解決妻兒們生活清貧的問題。久而久之,貍夫漸漸成了真正的茶壺而一直被供奉在寺院中。后來它索性變?yōu)椴桢仯凰律脕碇蟛?,以至終于成為后來的“文福茶釜”(“文?!笔菬崴诓鑹刂兄蠓袝r的聲響。)
三、日本動漫中的妖怪的意象特點
(一)動漫中的妖怪意象的漸變性
任何事物都是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發(fā)生一定的變化,日本的動漫中的妖怪意象也是如此。在遠古時候,人類的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很有限,一開始就是無知的狀態(tài),甚至人們對自然世界感到恐懼,所以,人們想象出一些原始的妖怪元素,比如鬼怪,天狗,河童。這些想象后來得到人們的尊崇。日本的江戶時代,老百姓對于自然世界不再如以前一樣依賴,妖怪意象也從過去的惡煞變成了各種舊的東西,比如雨傘,鍋,甚至是樂器如琵琶等。《百鬼夜行繪卷》中的妖怪意象就恰恰說明了這一變化。當然,隨著日本社會的進步,社會關(guān)系發(fā)生了進一步的變化,作為社會和文化的一個附屬品的妖怪意象也再一次出現(xiàn)了變化。這一次妖怪意象換做了人?!端墓裙终劇肪褪沁@樣妖怪意象的最典型的表現(xiàn)。因此,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日本社會的不同階段對于日本的民眾的內(nèi)心世界的影響也是不同的,進而人們內(nèi)心的妖怪的意象也是不同的。這些各種不同的鬼怪意象成為日本民俗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這些不同的妖怪意象也恰恰是反映了人們內(nèi)心對于外界世界特別是自然世界的恐慌,是內(nèi)心世界無助的一種表現(xiàn),暗示出人們控制自熱能力的有限性,也讓人們意識到自己在面對強大的自熱世界,人類是多么的渺小。這樣的一種內(nèi)心世界或者意識的形成對于日本民族的性格特征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
(二)動漫中的妖怪意象的善惡對立性
在日本傳統(tǒng)的人們意識中,妖怪就是可怕讓人感到不寒而栗的東西,例如,惡魔撒旦的意象就是讓人感到恐怖。但是,與西方的妖魔鬼怪不同的是,日本的動漫中的妖怪雖然是恐怖,可是他們并不去傷害人類的動漫中的妖怪意象不是很多的,有些動漫中的妖怪甚至是可以和人類交朋友或者進行惡作劇的意象,例如,有一個妖怪是喜歡出其不意跑出來嚇人的 “けらけらおんな”笑女。
關(guān)于日本動漫中的妖怪的這一特點,日本民俗家折口信夫認為,妖怪也是具有人類一樣的本能和天性的。為了證明妖怪自己的存在,妖怪進行惡作劇的搞怪行為,以期待人類記住他們這些妖怪意象。動漫中的妖怪文化的這一形成是和日本民眾把妖怪進行了神話分不開的。人們對待妖怪就像對待神靈一樣供奉和崇拜。日本傳說中有一個在深山老林生活的妖怪,她就像老婆婆似的,人們稱之為“山姥”。人們供奉她的原因就是為了祈福豐收,希望賜福給人類,甚至是監(jiān)管人類的行為。另外日本傳說也有這樣的妖怪意象,如:河童和天狗,同樣地,這些妖怪意象得到是和神明一樣的崇拜,人們對其供奉尊重勝過其他任何事物。因此,我們不得不說妖怪的意象在人們掌握了現(xiàn)代社會科學知識的情況下,過去的的妖怪意象在恐怖的基礎(chǔ)上多了一層正能量的色彩,形成了與西方與眾不同的動漫中的妖怪文化。
(三)動漫中的妖怪意象的長久性
日本文化與西方人們對于動漫中的妖怪的理解和認識是不同的,日本動漫中的妖怪擺脫了西方的妖怪本身的恐怖可怕血腥和殺戮,日本動漫中的妖怪被賦予了人的性格,甚至多了幾分親近感,日本民眾對日本動漫中的妖怪十分愛戴。這一點可以在日本民眾的日常生活中顯現(xiàn)出來,也恰到好處地滿足了日本民眾的心理世界。日本以動漫中的妖怪為原型的其他文藝作品比如小說,電影等都對動漫中的妖怪文化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日本的妖怪原型以明治為界,土佐光信作為妖怪畫的鼻祖是明治之前妖怪原型的重要的設(shè)計大師;而其后,妖怪博士水木茂,漫畫《陰陽師》的創(chuàng)作者岡野玲子都以漫畫的形式把妖怪的意象進一步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使得妖怪意象深入人心。日本漫畫中的妖怪意象在后來的其他媒介傳播中再一次得到了還原,日本傳統(tǒng)的妖怪文化不但在大眾得到廣泛的傳播,而且日本的妖怪文化邁出了國門,讓世界認識了日本的動漫中的妖怪文化,全世界也重新審視了日本與眾不同的妖怪意象,宮崎駿,黑澤明都是這一另類的文化元素的有利的推動者。妖怪意象從遠古到現(xiàn)代社會,不但沒有因為人類科學知識的進步而消失,反而人們卻進一步將其發(fā)展和提升,使其妖怪意象具備了民族性和世界性,更使得妖怪意象具備了長久性,讓人們內(nèi)心世界永遠保存著這些妖怪意象。
四、結(jié)語
縱觀日本的動漫中的妖怪文化的發(fā)展歷史,人本民眾通過動漫中的妖怪這一特殊的意象折射出人們對于身邊自然世界的理解和認識,最初人們對自然世界充滿了恐懼感和自身的無助感,后來人們對自然世界中動漫中的妖怪意象的崇拜和尊重,反映出人們對信仰的執(zhí)著的追求,當然也包括了人們對于世界萬物的敬畏之心。這對于日本現(xiàn)代社會的人們熱愛自然和保護自然的意識的形成產(chǎn)生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柳田國男.妖怪學談義[M].講談社,1977.
[2]李秋波.日本動畫中的妖怪文化[J].吉林藝術(shù)學院學報,2007.
[3]江馬務(wù).日本妖怪變化史[M].中央公鍝社,1976.
[4]鳥山石燕.図説百鬼夜行[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作者單位:吉林大學公共外語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