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紅 張小衛(wèi)
摘要:目前獼猴桃生產中存在多種樹形,較為雜亂,往往造成修剪復雜且用工較多,生產中難以管理,生產成本明顯增加。近年來,通過不斷實踐和改良,總結出適宜獼猴桃生產的一干兩蔓、羽狀分枝樹形,樹形維護容易,修剪方法簡單,省力、省工效果顯著,被稱為“傻瓜修剪法”。
關鍵詞:獼猴桃;樹形;培養(yǎng);修剪
目前獼猴桃生產中存在多種樹形,有單干上架、雙干上架、多主干上架、多枝干上架,樹形有杯狀、傘狀等等,較為雜亂;往往造成枝條級次多,產生較多無用枝,結果部位容易外移,修剪復雜且用工較多,生產中難以管理,生產成本明顯增加。近年來通過不斷實踐和改良,總結出適宜獼猴桃生產的一干兩蔓樹形,該樹形主次枝干級次清晰,修剪方法較為簡單,即使不懂獼猴桃種植的農戶,通過簡單培訓也能完成修剪工作,被稱為“傻瓜修剪法”。
1獼猴桃一干兩蔓樹形
該樹形采用單主干上架,選留2個主蔓上架,沿中心鐵絲伸長;在主蔓上每隔25~30cm選留1條結果母枝,呈羽狀垂直排列于主蔓兩側固定在架面上。采用這種樹形后,主蔓、結果母枝、營養(yǎng)枝條理清楚,枝條在架面上分布整齊有序,枝條生長勢強旺,修剪方法簡單。
2獼猴桃一干兩蔓樹形的培養(yǎng)方法
獼猴桃苗栽植定剪后留2~3個飽滿芽,采用在苗旁插竹竿或利用棚架細繩牽引等方法,選擇1條生長最強旺的枝條作為主干,引導其直立向上生長,盡量避免產生纏繞。如果發(fā)現(xiàn)枝條生長勢減弱或纏繞要及時摘心,促使二次發(fā)枝培養(yǎng)強旺主干。選定主干以外的枝條保留3~4片葉摘心作為輔養(yǎng)枝,及時摘除砧木發(fā)出的萌芽。冬季將主干剪至飽滿芽處,主干上其他的枝條全部剪除。翌年春季從發(fā)出的新梢中選1條長勢強旺的枝條繼續(xù)向架面引導,其余新梢盡早全部疏除(有強風襲擊的地域可留備用枝條)。而后有2種方式培養(yǎng)主蔓:一是當主干高度超過架面30~40cm時,沿中心鐵絲彎向一邊綁縛作為1個主蔓,在架面下方主干彎曲部位發(fā)出的枝條中,選一條強旺枝條向相反方向沿中心鐵絲綁縛形成第2條主蔓;二是距離架面20~30cm處將主干摘心,在發(fā)出的枝條中選擇2個強旺枝上架,沿中心鐵絲以相反方向綁縛形成2個主蔓。主蔓上發(fā)出的枝條全部保留,垂直于主蔓呈羽狀排列,主蔓兩側固定在架面。冬季修剪時,將主蔓和枝條均在飽滿芽處修剪。主蔓長度不夠的可通過在主蔓上選留強旺枝繼續(xù)延伸的方式培養(yǎng),直至相鄰樹相互交叉后于冬季剪回到各自范圍,注意在主蔓的兩側每隔25~30cm留旺盛枝條作為下年的結果母枝。在以后的管理中,枝條管理的重心轉移到結果母枝和營養(yǎng)枝上,將主蔓發(fā)出的枝條與主蔓垂直呈羽狀排列于兩側,在架面之上延伸。至此,一干兩蔓樹形基本成型,當適宜數(shù)量的結果母枝布滿架面時果園進入盛產期。
3一干兩蔓樹形的修剪
獼猴桃一干兩蔓樹形的修剪主要分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
冬季修剪的主要目的是確定適宜的結果母枝,使結果部位始終保持在距離主蔓較近的區(qū)域,保證樹勢強旺,穩(wěn)產、豐產。采用一干兩蔓樹形培養(yǎng)出的結果母枝宜長放不宜短截,使整個樹體枝條相對少但有效芽數(shù)量多(被稱為“少枝多芽修剪法”),每1m2架面平均留結果母枝2條(主蔓兩側每隔約30cm留1枝,呈羽狀均勻垂直分布于架面),每1m2架面平均保留有效芽30~35個。修剪時首先剪除細弱枝、枯死枝、病蟲枝、過密枝、交叉枝、重疊枝及根際萌蘗枝等無效枝條,之后選留原結果母枝基部發(fā)出或直接著生在主蔓上的枝條作為結果母枝,將結過果的結果母枝回縮或直接剪除。未結果枝條,如果著生的位置接近主蔓,可剪留2個芽,發(fā)出的新梢可留作更新枝。
夏季修剪主要以摘心和抹芽為主,樹體萌芽后及時抹去主干上萌芽,保留主蔓上的萌芽培養(yǎng)更新枝。當新梢長至20cm以上,及時疏除細弱枝、過密枝、病蟲枝、雙芽枝及徒長枝等,新梢長至50cm以上及時綁縛,使新梢在架面上分布均勻。枝條開始出現(xiàn)纏繞時及時摘心,摘心后所發(fā)的枝條將頂端枝留3~4片葉反復摘心,其余的二次枝抹除。
現(xiàn)代園藝·綜合版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