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欣悅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fā)。面向未來,面對挑戰(zhàn),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p>
——習近平
1969年1月13日,北風掠過田野,帶來些許涼意。田野上的人們不禁將單薄的外套裹緊——他們在等待一群被稱為“知青”的孩子。
列車門緩緩開啟,來自大城市的男孩女孩們陸陸續(xù)續(xù)下了車,迷茫地站在了這片廣闊的土地上。在那一群學生中有一個男孩子,年齡最小,個子也不算高。但是,他的身板挺得足夠直,眼神足夠堅定,像是黑幕中的一顆閃爍的星辰,散發(fā)著屬于自己的獨特光芒。
他就是習近平。那一年,他未滿16周歲。
知青習近平到達梁家河以后,便像普通村民一樣耕種、勞作、生活。在辛苦而又不乏樂趣的每一個日夜里,他把自己看作黃土地的一部分,與村民們同吃、同住、同勞動,從不因自己年齡和身份而偷懶懈怠。他敢說、敢做、敢擔當,一心為民辦事又善于為民辦事,將為群眾做實事當作自己始終不渝的信念。
在梁家河,習近平從來沒有放棄讀書和思考。他喜歡學習、喜歡看書、喜歡寫東西。與他一同在梁家河插隊的戴明先生在采訪中說:“范文瀾先生的《中國通史簡編》對我而言,大概就是讀過了,了解了歷史,豐富了知識,而對于近平來說,他就會有思考、有借鑒、有批判??梢哉f,他的執(zhí)政理念,他的思想,就是在持之以恒的讀書生活中積淀下來的?!?/p>
在習近平的知青歲月中,他擔任了梁家河的村支部書記,領(lǐng)導村民們學用沼氣,建立了兩個大沼氣池;他組織村民打了一口井,解決了全村用水問題;他創(chuàng)辦了鐵業(yè)社、代銷店;他治理河橋,打了5大塊壩地……少時的習近平有擔當、有目標、敢嘗試、敢奮斗。成年后的他更是如此。當習近平肩負更宏大的歷史使命時,他依然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時光荏苒,悠悠歷史,道出多少凄惶而又悲痛的過往,又帶來多少迎難而上,終贏得勝利的希望。吾輩當上下求索,矢志不渝地學習習近平勇于探索、拼搏奮斗的精神,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
祝愿我們繁榮富強的祖國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