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和
摘要:組建一支高效的團隊,對于成功實施自帶設備(BYOD)是至關重要的,配合默契的團隊可以將BYOD學習不斷向前推進。因此,本文提出要確定實施BYOD所需要的團隊成員,并明確每位成員的工作職責,使所有的參與者都投入到實施全過程中。
關鍵詞:自帶設備;團隊體系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674-2117(2017)24-0111-02
在我國中小學信息化推進過程中,很多跨部門、跨業(yè)務領域的信息化工作因為不容易協(xié)調而難以有效推進,而自帶設備(BYOD)進入中小學以后,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將成為常態(tài),預期這一矛盾將會進一步激化。因此,學校必須正視并能夠解決此矛盾,進行自帶設備(BYOD)學習的團隊體系設計。筆者提出,BYOD團隊體系由三部分組成,形成以學校為核心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團隊網絡。其中,學校層面由決策層(學校領導)、執(zhí)行層(教師和學生)、技術層(技術專家)三部分組成,體系架構如右圖所示。
● 決策層——學校領導
自帶設備學習能否成功實施,學校領導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1)學校領導的工作職責。對BYOD項目進行宣傳與介紹。組建團隊,明確各成員工作職責;聘請專業(yè)技術團隊;定時組織召開BYOD教學經驗分享會;制定學校設備配置方案;制定設備管理制度與使用規(guī)范。
(2)順利開展自帶設備學習的方法。將工作重點放在與學生的學業(yè)成就相關的教學問題上,而并非技術工具;對于技術問題可以時刻保持理性;體恤其他團隊成員的感受;承認技術整合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不急于求成;確保每一環(huán)節(jié)可以高質量地完成,不允許偷工減料、濫竽充數(shù)的現(xiàn)象;即使遭遇困境,也不要不加區(qū)分地全盤否定;勇敢地面對瞬息萬變的技術前景。
(3)聯(lián)合其他學校建設區(qū)域共同體。當學校的領導力足夠強大,BYOD學習可以不是一所學校正在發(fā)生的事情,而是能夠帶動周邊其他學校,使各學校共同參與其中,獲得當?shù)卣呢斦С帧?/p>
● 執(zhí)行層——教師和學生
1.教師
教師的力量不可忽視,教師是真正開展BYOD工作的人,因此,教師的素質很大程度上決定了BYOD學習項目的成敗。教師應該與學生建立合作友好的平等關系,保證BYOD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教師應有運用技術的勇氣,正確認識到技術工具與教學的關系,將工作重點放在與學生的學業(yè)成就相關的教學問題上,而并非技術工具。教師要學會結合技術工具開發(fā)、設計和創(chuàng)造真實的、嚴謹?shù)膶W習情境,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此外,教師還要具備卓越的技術整合素質,促進課堂中學習的發(fā)生,并將其教給學生,使學生可以主動地利用技術工具創(chuàng)造知識、生成學習內容和資源,并進一步使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
教師的工作職責:參與相關專業(yè)技術培訓,不斷學習、分享,改進自身教學工作。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挑選合理恰當?shù)慕虒W軟件、學習內容和學習資源。學會使用教室中的硬件設備。搜集、整合、分析學生的學習數(shù)據,并給予每一位學生反饋。課堂上監(jiān)控學生的學習行為,確保所有的學生專注于學習之中。設計合理的課堂活動,培養(yǎng)學生深度學習和高階思維能力。與家長分享學生學習情況,讓家長參與進來。
2.學生
學生是教學過程的參與者,也是BYOD學習的直接受益者,通過BYOD學習,學生可以學會技術整合的深度學習能力以及高階思維能力,適應今后生活和工作的環(huán)境,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學生將設備帶入課堂,就是設備的直接負責人。
學生應該明確以下責任:仔細閱讀并了解設備使用規(guī)范和網絡接入方式。遵守學校的設備管理制度和使用規(guī)范。保證設備的更新和維護,軟件的下載和更新。
● 技術層——技術專家
實施BYOD學習項目的學校需要擁有一支技術團隊,需要聘請教育技術專家或BYOD教學助教、技術人員組成技術團隊,其任務是輔助并指導學生和教師使用軟件程序,幫助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當教師在教學技術問題方面面臨巨大壓力時,技術專家的存在可給予教師一定程度的安全感。如果軟件或網絡運行不穩(wěn)定,教師往往會不停抱怨,甚至喪失繼續(xù)推進BYOD學習項目的信心,因此需要有人保持積極的態(tài)度,解決偶發(fā)的技術問題。因此,技術專家不僅可以使全部的技術問題迎刃而解,而且可以在情感上提供支持并確保項目穩(wěn)步推進。此外,技術專家為教師的工作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持,教師則可以將精力更多專注在教學上面,而不是放在技術層面。
技術專家或助教應該明確以下工作職責:創(chuàng)建與BYOD學習相關的資源數(shù)據庫。明確學校對技術的需求,其中包括帶寬、設備、儀器、監(jiān)控、配置、技術培訓等需求。搭建校園網,更新基礎設施建設。建立智慧學習空間,搭建智慧學習云平臺,管理和維護實時更新的內容和資源。為課堂教學過程提供技術支持,輔助教師管理學生的課堂行為,確保所有的學生專注于學習之中。輔助教師完成基于軟件的評價工作,幫助教師收集和分析學生的數(shù)據信息,并在必要時可為教師提供教學設計方案改進的意見。對教師進行專業(yè)化培訓,分享教學實踐中好的做法。
● 配合者——家長
家長是BYOD學習項目的重要推動者,也是學校的重要合作伙伴,開展BYOD學習為加深學校與家長們的聯(lián)系提供了更好的機會。BYOD學習把更充足、更豐富的學生學習數(shù)據分享給家庭,為學生在家里上網創(chuàng)建更多額外的學習資源,使得學生的學習可以從課堂延伸到生活,使學校真正引領了一場教育變革。因為學生放學回家總是會告訴家長,他們在課堂上學習了什么軟件,利用軟件學習到了什么知識,或者在一款軟件里讀到了一本有趣的書,利用一款軟件制作一個視頻與同伴分享等,那么家長就掌握了學生充足的學習反饋情況,此時家長就可以參與到學校的BYOD教學研討會,將孩子在家時的學習情況反饋給學校,進一步完善BYOD的教學工作。此外,家長還需要協(xié)助學校監(jiān)控學生在家時的學習行為,幫助孩子完成軟件的下載和更新、設備的更新和維護等工作,監(jiān)督學生課外作業(yè)的完成。
家長應該明確以下工作職責:仔細閱讀并了解設備使用規(guī)范和網絡接入方式。監(jiān)控孩子在家中的設備使用情況。保證設備的購買、更新和維護。
總之,設計一個適合于本校文化和本校實際的團隊工作機制加上一支強有力的信息化執(zhí)行團隊,內外兼修,可以讓BYOD學習在學校真正落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