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2011年,利比亞武裝動亂。2月15日從利比亞第二大城市班加西發(fā)生反利比亞前領(lǐng)導人的游行示威,然后向周邊城市蔓延,17號蔓延到首都的黎波里,開始打砸搶燒中資公司,并開始大規(guī)模游行。
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通信電力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師張明亮說:“20號得到卡扎菲倒臺消息后,經(jīng)與公司總部聯(lián)系,我們馬上準備撤離工作,連夜開會,當時老黨員朱建民說了一句話,我記憶猶新。他說:‘考驗黨員的時刻到了。當晚就定了撤退方案,沒結(jié)婚的、年齡大的先走,兩名黨員和我留下來最后撤離。
“我們22個人分成了四組,晚上輪流值班,整個駐地不允許開燈,值班人員手持鋼管木棒,隨時觀察營地外的動靜,我們?nèi)齻€人都給家里寫了遺囑。幸運的是,經(jīng)過歷道關(guān)卡,最終擠進了機場,連續(xù)折騰了52個小時,終于平安回家了。當一下飛機,看到前來接機的領(lǐng)導和同事時,特別激動,特別欣慰,當時只有一個想法:回家的感覺真好!”
2011年,利比亞動亂,中國建筑1萬多名中國員工和外籍員工,一個不少全部撤回祖國。
2011年2月26日,北京,首都機場。一支排列整齊的隊伍出現(xiàn)在機場出口。隊伍的前面,高擎著兩面藍色的布,上面用毛筆書寫的“中國建筑,感謝祖國”八個大字格外引人注目。他們是中建利比亞分公司首批撤離回國的269名員工。
2011年2月16日,利比亞狼煙四起,一萬多中建人迅速地動員起來,他們掩埋電腦、保險柜,封藏汽車,弄來大米、白面、礦泉水儲存起來,為應對危機做好準備。
部分人員通過游輪順利撤往希臘克里特島。在海路運力不足的情況下,中國建筑決定從陸路撤離一部分人員,在征得中國駐利比亞大使館的同意后,從陸路往埃及撤離。
24日早8點,時任中建利比亞分公司哈德拉項目實驗室主任王守合接到一項任務,要他帶269名工人去埃及,從埃及回國。
時任中建利比亞分公司總經(jīng)理、中建八局副總經(jīng)理張作合丟給王守合一句話:“老王,我把這269個人交給你了,安全帶到埃及,一個都不能少。出一點問題我拿你是問!”
從槍林彈雨的利比亞班加西向東輾轉(zhuǎn)至埃及開羅機場,全程1600多公里。利比亞東部地區(qū)已經(jīng)被反政府武裝占據(jù),能不能加到汽油都是未知數(shù)。班加西東部的手機信號被屏蔽,通訊出現(xiàn)了真空狀態(tài)。租來的十五輛車,破破爛爛,千瘡百孔,最大的能坐24人,最小的只能坐11人。
路上很冷,在班加西項目營地上,老王和同伴們已經(jīng)被洗劫多次,衣物所剩無幾,冷風陣陣襲來,雨水透過車窗的縫隙不時打在身上。
路霸、天冷,難纏的還有司機的趁火打劫。原先說好給司機預付一半車費,到達邊境一公里處再付清余款,司機提出加錢,不給錢就威脅掉頭回去。
老王好說歹說,才做通了司機的工作。從班加西到埃及邊境,800多公里的路程經(jīng)過了十幾個關(guān)卡。關(guān)卡武裝人員荷槍實彈,坦克、裝甲車列陣在路旁,有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之感。
25日凌晨一點半,車隊來到了利比亞與埃及的交界處,這里聚集了上萬的難民,氣氛緊張而混亂。
在大使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大家開始辦理入關(guān)手續(xù)。放行過境的指令下達時,中建隊伍被混亂的人群擠散了。情急之下,王守合舉起了一面五星紅旗,中建人立即向他聚攏過來。
埃及邊境的警官疑惑地說:“他們都是中國人?”“會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人都是中國人?!?/p>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雄壯的隊伍唱響雄壯的國歌,歌聲回蕩在這片遭過洗劫的國境線上空。
在撤離期間,中建隊伍又遇到吉林石化公司的7位同胞,他們歷盡艱難從大漠深處走到這里。中國駐埃及大使館的參贊說:“老王,能帶上他們嗎?”眼睛里充滿信任和期待。王守合二話沒說就接受了任務:“同是中國人,一家人還說兩家話!”在開羅,又有兩名在埃及探親的老父親加入了隊伍。
下午四點半,撤退隊伍到達開羅。重新清點人數(shù),隊列整齊,一個也不少。
在中建勞務人群中,來自越南和孟加拉國的勞務工人分散居住在10個項目部和營區(qū)里。
張作合在槍聲中去巡查工地和營區(qū),面對孟加拉員工,他說:“請放心,我們一定安全地將你們撤離回國。你們不走,我就不走!最后一個離開這個國家的一定是我張作合!”
在班加西港,最后一批撤離的中建人開始上船。希臘船長拒絕越南人和孟加拉人上船。
張作合與希臘船長交涉,船長態(tài)度非常堅決。談判進行了7個小時,在中國駐希臘大使館、中國外交部的緊急斡旋下,終于讓希臘船長做出讓步,同意越南和孟加拉人上船。
船載著3000 多名中建人行駛在蔚藍色的海洋上,告別利比亞,遠離戰(zhàn)火,向和平的克里特島駛?cè)ァ?/p>
當?shù)貢r間2011年2月26日晚上,當中央電視臺記者在船上采訪孟加拉工人時,他們異口同聲地高喊:“China,謝謝!”
到達希臘后,中國建筑為越南和孟加拉籍員工購置機票、派出包機。不拋棄、不放棄,中國建筑成功地將723名孟加拉籍員工和233名越南籍員工全部平安送回家。
孟加拉MidEast集團在發(fā)來的感謝信中說:“一位獲救工人攜帶妻子和孩子拜訪我們達卡辦事處,小孩含淚走近并擁抱著我們。那一刻我們覺得,受得起這個擁抱的,是為平安送他父親回家而做出不懈努力的所有中建員工?!?/p>
2011年2月26日凌晨兩點半,空客A330包機帶著277 名中建員工和中國同胞,騰空而起,飛向祖國首都北京。
首都機場,中建八局員工陳孔瑞背著背包、臉上洋溢著喜悅,面對攝像機激動地說:“一腳踏上祖國的土地,我激動的淚水立馬就涌出來了。我們打著的‘中國建筑,感謝祖國,是我們在克里特島登機前寫的,這是我們一萬多撤離的中建人共同心聲。”
2011年3月5日23點15分,上海虹橋機場,最后一批中建員工撤離回國。
當時,中建八局董事長黃克斯說:“我們在利比亞有10100人,承建利比亞班加西2萬套住宅工程,這次我們一個不少地從利比亞撤回一萬多名員工,這是偉大祖國的勝利。從這次國家行動中,看到了祖國的力量和偉大,更加堅定了我們走出去的信心。我們隨時準備重返利比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