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輯】18說不完的《紅樓夢》
《北京話》作者劉一達
如果說明代的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把口語化的北京話直接用于文學創(chuàng)作,還是一種嘗試的話,那么到了清代的中后期,用北京話來進行小說創(chuàng)作,已經(jīng)成為一個作家文學水平高低的標志。
因為這個時候,北京話不但被官方認可,而且也是各地的學子和文人墨客爭相學習的語言。您別忘了,雍正皇上發(fā)了狠話,不會北京話,您想?yún)⒓涌婆e考試?倆字:沒戲。
應該說這一時期,北京話已經(jīng)相當成熟了,它就是現(xiàn)在普通話的根基。當時的許多方言土語,一直到現(xiàn)在還在使用。
清代北京話成熟的標志,是曹雪芹寫的《紅樓夢》。《紅樓夢》讓中國古典小說創(chuàng)作,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因為如此,這本書被后人給“神話”了。當然,“神話”倆字是要打引號的。古今中外因為一本書,能產(chǎn)生出一個學派來的絕無僅有。而且“紅學”到現(xiàn)在仍然有考證不完的課題,也仍然有爭論不休的話題。
插圖李濱聲
魯迅先生說《紅樓夢》:“單就命題,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jīng)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睕]錯兒,人們站在不同的角度,對這本書賦予了研究不完的內(nèi)容,而這些內(nèi)容恐怕連曹雪芹自己都沒想到。一代偉人毛澤東也是“紅學迷”。他認為《紅樓夢》至少看五遍,才能看懂。自然,他自己看了不止五遍,才說這話。
我小的時候,是在我姥姥身邊長大的,記得我姥姥就是《紅樓夢》迷。她80多歲的時候,夜里總睡不著覺,白天孩子們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街坊四鄰跟她年齡相仿的老人前后腳都“走”了,姥姥連找個聊天的人都難。白天,院里就剩下她一個老人,她感到實在悶得慌?!拔以趺床凰滥??”姥姥越盼著自己死,卻活得越結(jié)實,90多了,她還拄著拐棍,穿著三寸金蓮到胡同口兒的小吃店,給我買早點。“給我找個伴兒吧。”她央告我說。她說的伴兒就是《紅樓夢》。我理解老人的寂寞,托朋友給她買了一套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紅樓夢》。
這套書分上中下三冊。老太太多了不看,就看第一冊,而且死啃這一本。天天捧著不撒手,看了20多年,直到102歲的時候,還拿著放大鏡翻呢。當時這本書已經(jīng)讓她翻得缺張少頁,快爛了。我姥姥是光緒年間出生的小腳老太太,活了104歲。她看《紅樓夢》純粹是為了解悶兒。不過,老太太雖然文化不高,卻對我說過一句話:“你寫東西應該多看《紅樓夢》,它是一本辭書?!蔽耶敃r對她說出的這句話,感到十分驚愕。老太太沒白看20多年《紅樓夢》,這句話多經(jīng)典呀!
在紅學家面前,我才疏學淺,不敢妄言,但我看了幾遍這本書,還真沒看出有多玄奧的思想來。我認為《紅樓夢》之所以是《紅樓夢》,它的經(jīng)典之處,就是語言。再進一步說就是曹雪芹在創(chuàng)作中,嫻熟地運用了北京話,或者說京味兒文學語言。
坦白地說,我之所以走上文學道路,曹雪芹算是我的啟蒙老師,《紅樓夢》便是我的文學教科書?!都t樓夢》代表著中國古典小說語言藝術的高峰。從這個角度說,曹雪芹堪稱語言大師。他的敘述語言有高度的藝術表現(xiàn)力,只需三言兩語,就可以勾畫出一個栩栩如生具有鮮明個性的人物形象。而且曹雪芹筆下的人物,都有獨特的個性,您只看他使用的語言,就能辨別出人物來。老實說,我看《紅樓夢》,主要是學語言。學人家曹老師怎么用北京話來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