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奎榮、龔偉寧、楊小波、楊捷難忘的史家小學
1964年史家胡同小學的部分學生參加了《東方紅》的演出,他們對小學階段有許多難忘記憶,下學后的路隊是史家胡同小學的特色,他們放學路上有哪些收獲,史家胡同小學1959年畢業(yè)的演員王奎榮,1966屆畢業(yè)生楊小波、龔偉寧、楊捷到《記憶》節(jié)目現(xiàn)場,講述童年記憶。
王奎榮家住在內(nèi)務部街,就在史家胡同北邊的胡同,他家里的兄弟姐妹以及他的孩子都是在史家胡同小學上的學。
說到史家胡同小學就不得不說到史家胡同,這條被譽為“即富且貴”的胡同,曾經(jīng)住過很多名人,嘉賓龔偉寧就和其中的名人有過接觸。龔偉寧說他們班就有:“我們有同學父親是老紅軍,井岡山當年會師的重要成員何長工,我爺爺和他是留法同學。我經(jīng)常去他們家玩,也不知道這層關系,有一次家里給買了個紅纓槍就上他們家耍去了,兜里還揣著個奶瓶子,有拿奶的任務,一玩奶瓶子掉出來摔碎了。出來一個中年男人,一瘸一拐的,摸著我的頭說‘小鬼,闖禍了吧?’特別和氣。后來了解他的事跡后,對他肅然起敬?!蓖侍玫睦习鍢芳液妄弬幾≡谝粭l胡同里。
小時候?qū)ξ湫g和足球著迷的王奎榮并不是個學習很好的學生,所以他加入少先隊也比較晚。直到快畢業(yè)他才發(fā)奮讀書。作為史家小學的優(yōu)秀少先隊員有機會參加一些大型活動,嘉賓楊捷曾作為司儀,參加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中國少年先鋒隊成立15周年的活動,那樣的經(jīng)歷在楊捷看來是種榮譽。除了活動多,路隊也是史家小學的特色。
現(xiàn)如今一到早晚,學校周邊都會堵車,這是因為基本上家家都接送孩子,可在現(xiàn)場嘉賓的童年記憶里,沒有孩子是家長接送上下學的。在史家胡同小學的學生,他們有“路隊”,就是住家相近的學生結(jié)隊而行,上下學自然形成路隊,既安全又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
路隊這種方式特別好,到了上世紀60年代一直保持著,龔偉寧說往他家走的路隊只有三個人,有人檢查的時候是縱隊,排好了,過了檢查點就排成橫隊了:“我們一路上有很多享受,從東單走,到米市大街,我們這幾年都串遍了。我們出來第一站就是人藝排練廳,現(xiàn)在叫菊隱劇場了,看劇院的劇照。第二個是東安電話局旁邊的春風理發(fā)館,擺著沒人頭的發(fā)型好看,再挨著鐘表店看各種鐘表,小人書鋪是必看的,新的2分錢,舊的1分錢,但是沒錢啊,我就攢錢,我爺爺是高職,每天去給我爺爺拿牛奶,他給我八分錢坐公共汽車,我就為了省八分錢,每天走著去拿牛奶,然后請客看小人書。一本書得三人看,一分錢不能白花。有一天看書,把攢的錢丟了,回家發(fā)現(xiàn)錢沒了,哇哇的哭啊?!背巳バ簳鴶們海莻€年代,大家都有借書看的需求,買書沒有錢,誰家有好書都會借來看看。龔偉寧還記得他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兩只眼睛視力都是1.5,后來看了一假期書,視力變成0.2了,一假期看了1000多本書,后果是戴了50年的眼鏡。
楊小波說那個年代生活比較困難,能吃上鴛鴦冰棍覺得很幸福:“平時不舍得買一毛五分的鴛鴦冰棍,都買三分、五分的,解饞的時候,兩三個同學湊了錢買一根分著吃?!?/p>
最吸引龔偉寧的除了雙棒冰棍還有牛奶站里的酸奶:“兩毛六一瓶,那是奢侈,實在忍不住了,憋一禮拜,買一瓶,跟人要仨勺,三個人一起吃?!?/p>
楊小波記得,那時候?qū)W習小組特別好:“下了課都到同學家做功課,但是都自己做自己的?!饼弬幍酵瑢W家學習,看見高級的果子醬,家里大人舍不得吃,時間長了上面結(jié)了一層硬殼,他們就從邊上掏一洞從底下往外掏著吃,每次吃點,從外面看不出來,時間長了家里大人想吃,一拿出來看都吃完了,挨頓打?!?/p>
在上世紀60年代看電影是件奢侈的事,原來金魚胡同東口有個紅星電影院,平時大家基本只看海報不看電影,5分錢的電影票都舍不得看,等著電影開場后有退票的,買三分錢的退票。只看了下半場電影怎么辦,就等電影散場以后進廁所等著,看下一場的前半場。龔偉寧還記得紅星電影院旁邊有一個副食店,副食店旁邊有個糧店,孩子們還肩負著排隊的任務,來了豆腐、排骨、白薯等緊俏商品,一個哥們先排隊,剩下哥倆兒回家拿本去,大家互相幫襯著。
那個年代的孩子玩具很少,基本上都是自己動手做,比如彈弓、沙包,還會玩玩玻璃彈球,王奎榮印象中最深刻的是扇洋畫。節(jié)目現(xiàn)場,王奎榮折起了紙三角,他說兒時的玩意兒是吃到肚子里的活計,不會忘的。龔偉寧說,他和同學去王府井的利生體育用品商店,看彈球棋,那個彈球棋一個五塊多錢,買不起,后來有一天他們看見一個農(nóng)村老大爺買了五副彈球棋,就跟人家要彈球,老大爺給了他們?nèi)齻€彈球,他們特別高興。
除了玩,體育活動也是那個年代大家比較喜歡參加的項目,比如冬天滑冰、夏天游泳,楊小波記得那時他和同學一下課,就去工人體育館游泳,家里給一毛錢,不舍得花,每次下課跑著去,每次走到橋邊上的菜市場,還想著用這錢給家里買點賣剩下的撮堆兒菜,便宜。
孩子都愛玩,那時家長管得少,有時候就會出現(xiàn)意外,楊小波說有一次到景山,小孩就玩瘋了,有個同學從景山上滾下來了,然后大家就雇了三輪車把受傷同學送到父親是醫(yī)生的同學家里,找她爸爸給治療。
1964年10月2日,由3700人參加的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首次在人民大會堂演出,不僅創(chuàng)造了大型音樂史詩的神話,也成了中華民族揮之不去的歷史記憶。50多年過去了,當年參加《東方紅》演出的史家胡同小學學生代表,回憶起這一難忘時刻,依舊記憶猶新。楊小波、龔偉寧、楊捷節(jié)目現(xiàn)場帶來了當年被毛主席接見合影的原版照片、節(jié)目單,還有歌本,參加演出的綢子領巾,這是他們非常美好的回憶。他們?yōu)閰⒓印稏|方紅》演出,大概進行了半年時間的排練,到最后他們幾乎每天排練到晚上九十點,排練時他們最糾結(jié)的事兒,是怕被刷下來。楊小波和龔偉寧都被刷下來了,龔偉寧還記得最后進人民大會堂排練的時候,有人在衛(wèi)生間悄悄告訴他他可能被刷下來了,他哭著去問大隊輔導員怎么回事,下午得到通知沒被刷下來,但聽說后來別人被刷下來后,他也覺得很遺憾。楊捷也覺得有遺憾,演出時他們唱的是最后一場歌唱祖國中的歌曲《我們是共產(chǎn)主義接班人》,后來拍電影《東方紅》時,劇情要求變化了,變成吹少年先鋒號,把合唱取消了,看紀錄片時是沒有他的:“我們從頭到尾參加排練,最后沒有我。但最后拍合影的時候,還是留下來珍貴的照片。”《東方紅》演出時間特別長,所以當年排練也就需要更長的時間了。排練時最難忘的事兒,是排練時喝汽水,那時的汽水是香精和糖精做的,可孩子們就惦記這個。整個演出最令他們激動的事兒還是受到毛主席、周總理接見。
據(jù) BTV《記憶》整理
史家胡同小學作為市重點小學,一直被蒙上了神秘的面紗,就連50多年前畢業(yè)的66屆畢業(yè)生,談起小學時期的生活也是贊不絕口!
左一龔偉寧、左二楊小波、左三主持人、左四王奎榮